扶贫工作总结范本.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333772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工作总结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扶贫工作总结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扶贫工作总结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扶贫工作总结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扶贫工作总结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扶贫工作总结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工作总结范本.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贫工作总结范本扶贫工作总结范本xx 乡位于泰顺西北部,与 xx 县交界。全乡面积 45 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万亩,耕地 1320 亩,人口 1263 户,4559 人,原有 10 个行政村,经去年辙并为 5 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为全省 211 个欠发达乡镇之一。近年来 xx 乡在省市县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XX年以来共争取扶贫资金 110 多万元,启动扶贫项目 5 个,人均收入低于 1500 元以下的农户从 XX 年的 463 户 1327 人,XX 年减少到 306 户 805 人;其中 1000 以下从 131 户 342 人减少到 32 户 98 人;全乡农民

2、纯收入从 XX 年的 1995 元提高到 XX 年的 2235 元,文秘部落年增长 6%,如今农业生产初显产业化格局,农民逐年致富,农村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1、深入调查,摸清致贫原因。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农民脱贫致富作为一个难题来解,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下决心下大力去完成。首先调查致贫原因,把它作为破解难题的着手点。经调查分析,全乡农民致贫的原因主要有:上有老人、小孩未长大,家中缺少劳动力致贫;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仅种点责任田家庭收入单一而贫困;想发展又缺少资金缺信息缺技术,难以启动发展项目而贫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和缺少有效的市场服务而难以脱贫。其他原因还有:好吃懒做,因

3、赌博贫困,以往做生意或搞生产亏本欠债而贫困;子女读书、学手艺负担重而贫困。在摸清农民致贫原因后,紧接着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把各贫困户的基本家庭情况,贫困原因等等一一立卡建档,同时做好动态的跟踪调查,及时掌握情况。2、多管齐下,多方位扶贫。针对农民致贫原因多,有客观条件造成的,也有主观因素引起的,因而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综合解决。(1)培育主导产业,进行产业扶贫。一是发展毛竹产业。立足当地人均拥有 3 亩毛竹的优势,下大力发动农民毛竹低改,提高毛竹的产量和质量。近两年全乡毛竹低产林改造 3500 多亩,新发展 500 多亩,同时引进毛竹加工厂两家,拉长毛竹产业链,使毛竹收购价每百斤提高 34

4、元。二是建立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实施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食草食动物养殖业。去年山羊存栏 2800 只,农家鸡出栏 1 万多羽,被列为我县的食动物养殖基地。(2)建立下山扶贫点,实施下山扶贫。在乡政府所在地村尾村建下山扶贫点,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远山的农户搬迁下来,目前已有 15 户 142 人安居入户,13 户正在建房。(3)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扶贫。通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在乡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市场意识等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外出农民组织参加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市场营销培训,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 20 多次,培训农民 1000 多人次,有1

5、200 多人参加劳动技能等培训,有效地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自主脱贫的能力。(4)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创业,实现异地脱贫。根据本乡可用资源有限的现实,大力引导农民外出创业。乡里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提供劳务用工信息,建立外出劳务人员档案,加强外出人员的跟踪服务。目前我乡外出创业人员达 2600 多人,占全乡人口的一半多,他们主要在太原、温州、泉州等地从事服装、木材、泥水工等行业。大批农民外出创业,大大缓解了本地扶贫压力,是一条见效快的扶贫捷径。(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近年来加大了以交通、教育、通讯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共投入 550 多万元,完成通乡通

6、村康庄工程计 17公里的路面改造项目。教育方面正动工兴建中心校教学楼,改善师生学习办公条件,通讯方面建立通信基站两处,安装了闭路电视线。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卫生整洁,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1)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需要,今年初 xx乡对乡机构进行了调整。其中设立驻村指导员中心,对各行政村乡里专门派驻村指导员。这些驻村指导员吃住在农村,日常工作以村为中心,脱离乡里的一般事务。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指导工作中去。(2)实施一户一册干部制度。扶贫工作不仅要在面上作努力,还要在点上下功夫,进行一户一户地扶贫,一年一年地坚持下去。实施好县委提出的一户一册一干部制度。即乡班子成员每人每年结对 3

7、户贫困户,乡中层干部二户,一般干部结对一户,每人对自己的联系户每月至少走访三次以上,任务是帮助制定脱贫思路,帮助解决生产与销售中的难题,实行不脱贫不脱钩。去年全乡干部结对 55 户,至年底有 23 户实现脱贫,效果较为明显。(3)出台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了规范使用和发挥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乡里于 XX 年专门制定了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程序、扶持标准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并对扶贫资金作专户管理。1、完善一户一册一干部制度。在继续坚持去年做法的基础上,今年一是在县信用联社专门设立扶贫基金帐户,第一期已注入资金 3 万元,计划总基金 8 万元。对挂钩户给予 10003000

8、元的无息贷款,作为发展项目的启动资金,现已对 12 户发放万元。二是对扶贫挂钩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作为年终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2、深化农民知识化工程。农民知识化工程实施两年来切实提高了山区农民致富的能力。如何用好用足这一好政策,去年底我乡在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过年之际广泛向他们征求意见和建议。他们主要反映只在泰顺培训存在受时间、地点所限,培训工种少的问题。鉴此我乡及时推出了劳动技能培训券的措施,即只要是我乡农民不管在何地参加市级以上劳动技能、市场营销等培训后,可凭培训发票、技能证书到乡政府最高领取 500 元的培训补贴。采用劳动技能培训券大大方便了群众,目前有近百人在外地主动参加了培训。(3)着力推进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已向农民广泛宣传,得到了农民的支持。(4)实施“千百工程” 。今年在完成全乡土地整体利用、生态旅游发展、生态乡建设三个规划的基础上开展村庄整治、溪道清理,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也为今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做好前期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