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议论文说明文中考答题知识集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1876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议论文说明文中考答题知识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议论文说明文中考答题知识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议论文说明文中考答题知识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议论文说明文中考答题知识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议论文说明文中考答题知识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议论文说明文中考答题知识集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江苏扬州(三)阅读下文,完成14 17 题。 (17 分)方块汉字前途之争汪品先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 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 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

2、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 往往有着论证不严、 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 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 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 万,在应对新概念大

3、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 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 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 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选自 2015 年 2 月 27 日文汇报,有改动)14. 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4 分)15. 指出第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

4、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 分)16. 推敲词句,回答问题。 (5 分)第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3 分)2 细读第段,说出加点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2 分)17. 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4 分)“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 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 ng) 。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百度百科2、黑龙江齐齐哈尔(二)阅读下文,回答15-18 题。 春天来了,万物生长,空气中飘荡的霉菌、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一下子多起 来了,这些物质与对其过敏的人体接

5、触,就可以诱发接触部位的炎性症状或过敏反应。跟食物过敏不一样,春季过敏多为吸入性或者接触性的,尤其是花粉树粉过敏,表现 出很强的季节性,而且比食物过敏更难以避免。避免过敏,理想的做法是找出过敏源,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接触。花粉树粉和尘螨,是 春季常见过敏源,对此过敏的人就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对花粉过敏的人,花粉浓度高的时候避免在户外停留太久,在户外时戴上口罩;在家关闭门窗并开启空调。回家后及时淋浴 并更换衣物、鞋子。浴后尽快涂药膏,涂药后过一小会儿再加涂润肤霜,日常要注意皮肤保湿。如花粉引起喷嚏、鼻塞、流鼻涕,可用适当比例的盐水冲洗鼻子。如果对尘螨过敏,太 长时间不用的空调首次开启之前注意清洗滤

6、网,以防螨虫从出风口飘散出来。衣物及床上用 品清洗后使用烘衣机干燥而不是悬挂在外;注意床垫、床底、被子、枕头、沙发、地毯、窗 帘、毛绒玩具等所有容易积尘的地方定期吸尘清洁。最好选用纯棉高支床上用品或专门的防 螨床上用品。 以上方法仅适用于预防和轻微症状者,如果过敏症状较为严重,请及时就医。15. 从说明对象来看,这是一篇说明文,采用了顺序。16. 文章第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7. 第段加点的词语“多”能否删除,请简述理由。18. 请你依据全文内容为本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 个字)3、2013 连云港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 题。 (12 分) 不求甚解

7、邓拓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3 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

8、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 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 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 咬文嚼字, 而要前后贯通, 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

9、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选自燕山夜话 ,有删改 ) 15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述思路。(3 分) 16阅读第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4 分) 17第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分) 18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为什么

10、 ?(2 分) 6、辽宁沈阳(三)阅读选文,完成2126 题。 (20 分)让人,乃众妙之门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 星斗其文, 亦慈亦让, 赤子其人。”每 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4 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

11、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 ”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让人, 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

12、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 几被世人遗忘。 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 忍了,让了,既不悲观, 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 ,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 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 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

13、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选自思维与智慧 ,有删改)21 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让人,乃众妙之门。B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C 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D让人,并不是懦弱。22选文第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13 分)23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24选文第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 分)25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 分)26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3 分)(1)是可忍,孰不可忍?(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