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27614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2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2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12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12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最后一课笑傲高考前言高考考查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对 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 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考试心态调节状况是软件 。一个考生的失利可能失在知识的掌握上,也可 能失在答卷的策略和技巧上,还可能失在心态上 ,这其中的任何环节都是成功的必要保证,不可 忽视。笑傲高考-语文最后一课 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应试常规 第二部分:逐题分解 第三部分:作文预测第一部分:应试常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天生 我材必有用,沉着冷静定成功! 感谢高考,是高考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 才华的舞台,使我们走向新生活的征程! 笑傲高考心态策略 高考是紧张、激烈的脑力劳动,需

2、要考生 全身心投入,且处于最佳状态,以保证每 分钟都能积极思维。考试开始前,考生应 像运动员竞赛前先做准备活动一样,摒弃 与高考无关的一切杂念,排除种种可能在 考场中分散注意力的因素,适当热身,提 前进入“角色”。考试中要克服六种不良心 态。1、偏急心态。 考试时,有些考生为了抢时间,刚拿 到试题,情绪急躁,没有审清题设条 件,慌忙答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 态。正确的做法是:拿到试题,先大 致浏览一下,做到心中有数。每做一 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清题设条件 ,挖掘隐晦信息。根据条件,设计出 先什么,后什么,再什么,使做题有 顺序地进行。2、犹豫心态。一接触到试题,好象有不少思 路,但对每一种思

3、路又感到模糊朦 胧,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定,迟 迟不下笔,此谓犹豫心态。正确做 法: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到 比较适合的思路,进行解答操作。3、烦躁心态。 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 心情烦躁不安,再尝试,再失败,烦 躁更甚。这种烦躁心态,堵塞了思路 ,失去了灵感,妨碍了能力及水平的 发挥。正确做法:静下心,不急躁, 将这个题目打上记号暂时放一下,继 续做下面的题目。4、固执心态。考试时,久攻不下的试题 ,又不愿意放弃,又不愿意转 换思考角度,苦思冥想,徒然 浪费时间,此谓固执心态。正 确的做法:遇到事情想得开, 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不要为了 个芝麻丢掉个大西瓜。5、懊丧心态。考试进行中,有

4、的试题久攻 不下,不得不放弃时,出现一种 惋惜心理,形成懊丧心态。正确 做法:来点“阿Q 精神”,可以 观察周围考生,认定“我难他们 更难”、“我没有做出来的题目 他们也可能做不出”。6、冲动心态。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忽然来了灵 感,豁然开朗,心情异常兴奋,思 维失控,产生冲动心态。正确做法 :告诫自己必须冷静,不要被胜利 冲昏头脑。越是临近高考,心态的调节越重要,因此 可以说,调节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 如何调整好心态,概括为16 个字:强化 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走进考场,大多数考生都会紧张的,这时要注意平衡 心绪,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 不达”,“不要着

5、急,按时交卷就行了”;然后通过浏览 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数量、分值和试题的难 易,进而确定题目相应的作答时间。分配时间要服从 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 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 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 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 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 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笑傲高考时间安排策略记住: 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你必须精打细算,其核心是让 时间为你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 的服务。

6、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 卷40分钟以内,卷四六 题40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不得 少于50分钟。第二部分:逐题分解 (一)考试内容、题量及赋分情况 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7题,27分 2.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1题,5分 3.古诗文阅读,5题,27分 4.现代文阅读,7题,31分 5.写作,1题,60分 (二)各类题型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 30分占20% 2文言文翻译题 3填空题 4简答题 5写作题 (2-5四项) 120分占80%第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字音、字形再看几遍我们的题库; 2.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简单回顾) 3.病句辨析题现在主要凭语感,考前

7、再看看试题 库。(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语句衔接与连贯: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话题 是否一致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57题)这不是在考你的语文素养 而是在考你的细心和思维 的逻辑性。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 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 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 似是而非。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 造成

8、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 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 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 、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 (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 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 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 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 ,目前;将要,尚未等 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 ,如果,未必等 正

9、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 位置错乱。 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 果”错位。 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 关系。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 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 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 “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 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 思。

10、。如何读懂科学类文章 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 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 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认真读懂第一 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 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 题目相互应证。 科学类文章总体解题技巧 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有“根据”、“ 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 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 内容保持一致。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 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

11、的选项要 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 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 词语理解题和句子理解题 词语理解题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 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 境义。 句子理解题 答题技巧: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 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 较的重点。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 照、比较。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 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信息筛选题 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 。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

12、因果 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 质特征。 要点概括题答题技巧: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 论抒情的句子。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 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 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 错。 推断想象题 答题技巧:找出推断的根据。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 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偶然、未然与 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总之,所有的判断都必须来自原文,切切不可以 主观臆断,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 握全文意思。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对全文有一 个整体的把握再做其余二道选择题

13、。找到题干中 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 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810题) 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 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 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 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 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 下文进行推导。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 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 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二道题。8.文言实词 答题技巧:分析字形,

14、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 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解释不通的字 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极其陌生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 9.文言虚词 答题技巧:把这个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 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 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 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 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9.性格表现题: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 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1

15、0.内容归纳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 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 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 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 所选文章如果是史传类,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 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 ,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 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好了,客观题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了。(注意一下 时间!)第卷 非选择题(共120分) 【友情

16、提醒】 第卷填完后,拿出草稿纸,准备进入 卷主观题的作答阶段。深呼吸之后,就开 始吧!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草稿,千万 不要在卷上圈点作标记。 要求字迹工整、文面整洁,看清题意、多 想想、多回顾,一定不写错别字四、(23分)(1113题) 11.文言文翻译题(10分): 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 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 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 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 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 ,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 原文。 先将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