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动作频频是雪中送炭还是垂死挣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7568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4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业动作频频是雪中送炭还是垂死挣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光伏业动作频频是雪中送炭还是垂死挣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伏业动作频频是雪中送炭还是垂死挣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业动作频频是雪中送炭还是垂死挣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虽然光伏产业冷得刺骨, 但地方政府与新能源公司签约大型电站的消息却是屡屡传出。近期有消息称, 我国光伏“十二五”规划装机目标基本确定为21GW ,而这一目标最早的版本为 5GW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其实20GW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规模。”多家券商新能源行业研究员也表示,从长远来看,光伏电站以其节能环保、可再生的优势将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在加快推进光伏电站的建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月度市场监测分析报告显示, 2011年青海实现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1GW ,在此基础上, 2012年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已向国电电力青海新能源、黄河

2、上游水电集团等多家企业发放了总量为1GW 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路条,这些项目将于 2012年年内建成并全部实现并网发电。今年7月17日, 新疆某合作交流会上签下了6个新能源项目 450多亿元的大单,其中仅通威集团就拟投资300亿元在 1GW 并网发电项目和 1GW 光伏电站项目上。此外,江苏聚能硅业也于 7月初在乌鲁木齐签订了 200MW 光伏电站合作项目,公司拟投资 24亿元。对此,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近期则表示,青海、宁夏、甘肃、西藏等地建设了一批大型光伏发电站,其他地方建立发电站的积极性也很高, 但近期不宜大规模集中建设大型光伏电站。能源局的隔空喊话, 也给外界带

3、来大型光伏电站审批将收紧的猜想。事实上,包括航天机电、拓日新能、中材国际、阳光电源、综艺股份、中利科技等诸多上市公司也在近年来纷纷涉足光伏电站项目,近期更是频频出手。前瞻产业研究院光伏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对于目前出现的大单潮现象,肯定有消化一部分自有产能的因素在里面。拓日新能在 7月18日公告称,将投资 2.6 亿元在新疆投资建设 20MW 光伏电站,3个月前,公司刚刚斥资 72亿元在陕西投建 480MW 光伏电站。拓日新能表示,通过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建设,将消化公司部分太阳电池组件产能。而意图在“十二五”期间打造140亿元新能源光伏产业的航天机电近日接连对外发布,拟建设光伏电站的消息。7月

4、11日,航天机电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将在甘肃省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50MW 的光伏电站,投资总额约为16亿元,其中20% 由公司自有资金投入,其余的80% 通过商业贷款解决。就上述公告发布前一天, 航天机电还公告称, 已经与宁夏招商局签订光伏产业合作战略框架协议, 计划在 2012-2015年在宁夏投资建设 600MW 光伏电站项目,预计总投资 60亿元。早在 2011年,公司曾拟在嘉峪关成立光伏发电公司,并在5年内完成 500MW 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就在航天机电接连发布光伏电站大单后不足一周,其再度宣布, 获国家开发银行20亿元长期贷款用于支持光伏产业建设。为何航天机电等公司会顶着巨大资金压力执意进军光伏电站领域?航天机电公司表示,通过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建设,可以极大的带动航天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产能释放。“十二五”期间光伏规划装机容量从5GW暴增4倍至21GW ,各地方政府及企业动作频频, 让人看似行业探底回暖, 而事实上, 仅仅是在全行业普遍收缩的背景下,小小的动作也被放大再放大而已,并不代表行业已走出寒冬。本文作者:贺重阳(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前瞻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