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S《29、清明节的由来》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1275620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S《29、清明节的由来》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三年级下语文S《29、清明节的由来》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三年级下语文S《29、清明节的由来》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三年级下语文S《29、清明节的由来》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三年级下语文S《29、清明节的由来》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语文S《29、清明节的由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S《29、清明节的由来》(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导语v打开中外文化的宝库,v里面珍藏着 各民族的精神财富:v有引人入胜的传说,v有浓郁的民族风情,v有发人深省(xing)的寓言,v有风趣动人的童话。v各种“珍宝”,目不暇接,v仔细聆(ling)听,谨(jin)记心中。29 清明节的由来(公子重耳 )民族 大臣 偷偷 熄灭割下 坟前 鞭策 袖子国君 派人 安葬头昏眼花 狼吞虎咽 治国安邦 荒山野岭 你懂吗?v一行:v狼吞虎咽:v治国安邦:v国君:v回绝:v祭奠:v鞭策:v座右铭:v井井有条:v安居乐业:v祭祀:v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受感动。v流亡:逃亡。v头晕眼花:头脑发晕,两眼昏花。v语重心长:言语诚恳,情意深长。v荒山野岭:指很荒凉,

2、人烟稀少。v执政:掌管国家政事。v勤政清明:勤于政务,为人公正。v不居功劳:居:占有。不占有功劳。一群(指同行的人)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治理国家使国家安定 国家的统治者 答复对方,表示拒绝 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比喻督促 激励、警戒自己的格言 形容条理分明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备供品向神灵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读一读中华民族 传统 感人肺腑 头昏眼花 狼吞虎咽 语重心长 治国安邦 贤明 回绝 荒山野岭 熄灭安葬 祭奠 鞭策 执政 座右铭 勤政清明 寒食节井井有条 安居乐业 不居功劳 不图富贵 祭祀 扫墓绿枝千条 随风飘舞自读课文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介子推对晋文公的希望是什么

3、?v 两千多年前,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公子重 耳流亡到了国外。 v 流亡途中,重耳一行(xing)在一座大 山里迷了路。重耳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饿 得头昏眼花,全身无力。随臣介子推偷偷地 割下了自己腿上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送给 重耳。重耳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问:“这是 哪儿来的肉?”介子推把真实情况告诉他。 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你这样待我你这样待我 ,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语重心长 地说:“我不求报答,但愿主公不要忘记我我不求报答,但愿主公不要忘记我 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 位贤明的国君。位贤明的国君。” v

4、流亡途中,重耳一行(xing)在一座 大山里迷了路。重耳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 ,饿得头昏眼花,全身无力。随臣介子推 偷偷地割下了自己腿上一块肉,煮了一碗 肉汤送给重耳。v重耳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问:“这是哪儿 来的肉?”v介子推把真实情况告诉他。v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你这样待你这样待 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v介子推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求报答,但我不求报答,但 愿主公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愿主公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 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贤明的国君。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贤明的国君。” 读一读v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v我不求报答,但愿主公不要

5、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贤明的国君。品一品,体会带点字表达的感情。 v我不求报答,但愿主公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贤明的国君。(带点字词突出了 介子推割肉的动机和希望,以及 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精神。)v重耳流亡了十九年,终于回到晋国做了国君 ,他就是晋文公。v他念着介子推的好处,想封他做个大官。 于是,他几次派人去请介子推。v介子推不愿做官,都一一回绝了。v晋文公又亲自上门去请。可是到了介子推 家,只见大门紧锁。v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亲躲到山 里去了。 晋文公:知恩图报,非常有诚意。介子推:坚决不做官,不居功劳、不图富 贵。v晋文公派人

6、前去寻找。可是荒山野岭, 找一个人哪儿那么容易呀!有个大臣献 计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 一面,介子推肯定会走出来的。晋文公 同意了。v大大烧了三天三夜,却不见 介子推 出来 。大火熄灭后,人们进山寻找,发现介 子推和老母亲坐在一棵烧焦了的老柳树 下,已经死了。 拒绝做官 死于树下v晋文公见状,放声痛哭。当他派人来安 葬介子推的时候,发现那棵老柳树的树 洞里有一封介子推的血书,上面写道:“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品一品v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v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我忍受着割肉的痛苦,来表明我赤诚的心,只 希望主公能做一位贤明的国君。v 从中可以看出介

7、子推对国君的从中可以看出介子推对国君的忠诚忠诚,对晋国的,对晋国的 热爱热爱。纪念恩人,定清明节v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 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每年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前一天 做好的冷食。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去祭奠介子推。他们 走到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 随风飘舞。晋丈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见了 介子推一样。祭扫之后,晋文公把这棵老柳树命名 为“清明柳”,又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 v介子推的愿望实现了吗?你 是从哪看出来的?v 晋文公一直把介子推的血书带在身边 ,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 清明,把

8、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们 安居乐业。 v安居乐业的百姓们对不居功劳、不图富贵 的介子推非常非常怀念。每逢清明节,大家都 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他。慢慢地,清明 节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介子推 : 割肉煮汤 回绝做官 退隐山里被烧死 留血书晋文公:寻介子推做官 放火烧山 祭恩人命名“清明柳” 定 “清明节”纪念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 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政治清明,百姓安 居乐业社会)v晋国公(重耳)是一位怎样的 国君?v介子推是一位怎样的人?v(重耳是一位知恩图报,勤政清明知恩图报,勤政清

9、明的国君 )v(介子推是一位不居功劳,不图富贵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人 )v点明清明节是传统节日(1)v 1.割肉煮汤,激励主公。v交代传说由来: ( 2 - 8 ) 3.纪念恩人,定清明节。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2.拒绝做官,死于树下。你知道嘛?介子推庙,位于山西省晋中灵石县境内的张蒿村, 称英毅圣王庙。介庙所建处,有母子相、母子碑。传 说母子柏所生之处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介 庙周围原来环境清幽,浓荫十里,风景秀丽,气候温 凉。也由于这个原因,这里也被人称为“神林”。可惜 1942年日本侵略者侵华时,这里的山林庙宇均被火 焚毁,现仅存寺庙的偏院一处,院内还存有原庙基的 石墩和五通石碑。习俗

10、一:荡秋千v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 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 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 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 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 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 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 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 特别是儿童所喜爱。v鞠是一种皮球,球皮 用皮革做成,球内用 毛塞紧。蹴鞠,就是 用足去踢球。这是古 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 的一种游戏。相传是 黄帝发明的 习俗二:蹴鞠(c j)学习链接v 关于清明的由来还有这样的说法:我们的祖先根据地球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 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 的一个,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四日、五日或 六日。这时候,天气已经渐渐转暖,楊柳 返青,百草抽芽,空气清新,万物都显得 格外洁净鲜明,所以叫清明。想一想,填一填。传统节 日时 间习 俗春 节(农历)正月初 一元 宵 节清 明 节节四月五日前后扫墓端 午 节(农历)五月初 五中 秋 节重 阳 节贴春联,放鞭炮 (农历)正月十五吃汤圆赛龙舟 (农历)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 (农历)九月九日登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