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组织学讲课演示文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275619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内膜组织学讲课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子宫内膜组织学讲课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子宫内膜组织学讲课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子宫内膜组织学讲课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子宫内膜组织学讲课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宫内膜组织学讲课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内膜组织学讲课演示文稿(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宫内膜组织学和诊断基础一.子宫内膜的细胞成分二.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的观察方法三.正常周期的形态学一、子宫内膜的细胞成分上皮成分(表面上皮和腺上皮)间质成分(子宫内膜间质,支架和脉管)1.1上皮成分上皮成分包括四种形态的上皮: 基底层细胞 增殖细胞 分泌细胞 纤毛细胞1.1.1基底层细胞和增殖细胞这两种细胞具有相似 形态:高核质比,核 深染,呈长形,核仁 不明显。细胞质稀少 ,嗜碱性至双染性。 在增殖期,功能层腺 体的组成细胞常见核 分裂,呈假复层排列1.1.2分泌细胞分泌细胞不产生黏液排卵后,增殖细胞出现核下空泡,然后向 核上移动,最终排入腺腔因而形成两种分泌细胞:有空泡;无空泡1.1.3纤毛

2、细胞可能由基底层细胞分化而来子宫峡部较多,增殖期更明显核圆形、外形光滑,空泡状核,染色质细 腻腺体前述细胞组成腺体,单层,立方至柱状上 皮,增殖期形成假复层 早增殖期,腺体直、腺腔小 中增殖期,腺体开始卷曲,随后卷曲程度 不断增加,但不形成分支。最终形成分泌 晚期和月经期的锯齿状腺体。 表面上皮:顶浆分泌样细胞和纤毛细胞1.2间质成分细胞成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淋巴造血 细胞)支架脉管1.2.1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整个月经周期中,形态变化很大 增殖早期,细胞小,染色质稀少,核卵圆 形至梭形,深染 随后,逐渐变长,细胞质增多 晚分泌期:前蜕膜化 妊娠期:蜕膜化;蜕膜是特化的妊娠期子 宫内膜1.2.2

3、淋巴造血细胞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细胞圆形,细 胞质淡染,含嗜酸性颗粒。其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正常基底层可见淋巴滤泡浆细胞:产后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大量)雌激素、异物刺激:间质泡沫细胞1.2.3支架网状纤维支架1.2.4血管成分弓形动脉-放射状动脉-基底动脉-螺旋动脉 (激素调控)血管生成即新血管生成(激活因子和抑制 因子):月经周期,胎盘植入(血管改建 ),妊娠。二、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的观察方法病史肉眼观察镜下观察全面分析,分类2.1病史姓名,年龄,婚姻生育史月经周期,LMP激素,细胞毒药物,放疗临床诊断,刮宫原

4、因2.2肉眼观察量,颜色,质地 血块多少,有无膜、水泡、胚胎少:内膜萎缩,不活跃 中:正常,内膜炎,黄体期缺陷 多:子宫内膜增生,紊乱增殖,腺癌,息 肉,妊娠2.3镜下观察功能层,基底层表面上皮,间质细胞和血管淋巴细胞,炎症细胞,其他细胞2.3.1低倍发育一致或多样;腺与间质比;腺形状与腺腔大 小;间质特征 发育一致:正常增殖期,早中分泌期,避孕药 发育多样化:内膜炎,晚分泌,妊娠,息肉,子 宫内膜增生1:早-中分泌,子宫内膜增生,癌,妊娠直管:早中增殖,避孕药,孕酮治疗,萎 缩 盘绕:晚增殖,早分泌 扩张:中分泌,息肉 锯齿状:妊娠,晚分泌 分枝:紊乱增殖,子宫内膜增生,癌腺大小轮廓规则:正

5、常,内膜炎 腺大小轮廓不规则:紊乱增殖,子宫内膜 增生,癌,妊娠间质细胞梭形:月经晚期,早增殖期,内 膜炎(罕见)间质细胞密集:中晚增殖,早中分泌,萎 缩前蜕膜变:晚分泌,避孕药,激素替代完全蜕膜化:妊娠,孕酮治疗2.3.2高倍上皮层次,胞浆分化,核形态,核分裂(腔)分泌情况,间质浸润,血管发育2.3.3分析巨检+镜检低倍+高倍临床+病理2.3.4分类增殖性形态:增殖不足、增殖过度(紊乱 增殖、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癌) 分泌性形态:分泌不足(黄体期缺陷、不 规则脱卸、膜性月经不良)、分泌过度( 妊娠、非妊娠) 其他:医源性改变、流血期改变、妊娠、 炎症、癌、间叶性肿瘤、混合性肿瘤、滋 养叶细胞

6、疾病三、正常月经周期形态学以28天月经周期为例 增殖期:早5-7,中8-10,晚11-14 间期(排卵期,14-15) 分泌期:早15-19,中20-23,晚24-28 月经期(1-4天,与早增殖期重叠)增殖期从上次月经期末直到排卵 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子宫内膜的腺体、间质、 血管同步增生。增殖期的前1/3阶段(增殖早期) ,这三种成分生长速率协调一致,因此血管和腺 体没有弯曲。 几天后,腺体和血管生长超过了间质,管状结构 变得弯曲(增殖中-晚期) 这三期变化是一个连续逐渐增生过程,其特点是 腺体由少、直到多而弯曲;间质由致密到中等密 度,核分裂像增多;螺旋小动脉增生、增厚,有 弹力纤维围绕。

7、早增殖期第57天内膜厚1-2mm 腺体:间质50%腺细胞有核下空泡(排卵证据)假复层更明显,核分裂多第17天 腺:间质=1:1,腺卷曲,核分裂少 核下大空泡 核居中,整齐第18天 腺:间质略1:1 腺卷曲,腔略大,无核分裂 核下小空泡,核周和顶端空泡 螺旋动脉开始簇集第19天 腺:间质略1:1 腺腔扩张,开始有分泌物 核回基底,核上小空泡 间质致密,血管不明显中分泌期第20-23天分泌性腺体显著扭曲 核圆,略呈空泡状 无胞质空泡 间质水肿第20天 腺:间质1:1 腺形状简单,腺腔扩张 腺上皮低柱状,核基底 间质水肿第21天 腺:间质=1:1 腺为扩张管状 有的腺体出现锯齿状 间质水肿,血管扩张第22天 腺:间质5mm 腺体形状复杂,螺旋动脉较明显 间质细胞核增大晚分泌期第24-28天累及个别血管的血管周围前蜕膜聚集提示 为23天 ; 多血管的桥接聚集为第24天; 表面下方聚集见于第25天; 表面下方连成线片状为第26天; 表面继续向下在功能层之间扩展为第27天 。月经期第1-4天与早增殖期重叠 流血期改变:腺体和间质崩解;纤维素性 血栓;间质浓缩成球;凋亡 多种假象:假腺体增生;假间质增生;乳 头状结构(假的;真的;乳头状增生;表 面微乳头状结构;乳头状合体细胞化生; 乳头状增生;浆液性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