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1275549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土壤水地貌生物大气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土壤水地貌生物大气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土壤水地貌生物大气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我国西北内陆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A、每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用。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土壤水地貌生物大气我国西北内陆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土壤水岩石生物大气发育差 肥力低河流少 内流河风积、 风蚀地貌少数 耐旱植物干旱我国西北内陆2012年上

2、学期制作人: 周伟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活动:如果图中植被遭受大量破坏, 地理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 大、含沙量增加、易发 生洪涝灾害动物:失去栖息 地、物种减少地下水: 水量减少 水位下降土壤: 水土流失 土壤贫瘠植被破坏B、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 变-牵一发动全身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黄土高原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对黄 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会产生哪 些影响?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

3、地的整个自然地理 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 影响。如黄土高原: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黄 土 高 原 水 土 流 失中 游 含 沙 量 加 大下 游 泥 沙 淤 积形成地上河洪涝灾害频繁土壤盐渍化形成冲积平原地下水位升高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下水风化壳岩石圈土壤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土壤联系了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 ,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所以,土壤成 为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土壤的 形成过程就可以反映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为例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2、

4、影响因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1、成土过程:裸 露 岩 石成 土 母 质原 始 土 壤成 熟 土 壤风化作用 低等生物高等植物人类活动耕 作 土 壤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 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阅读教材,思考: 1.何谓成土母质? 2.成土母质和土壤有何区别和联系?答:1、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 肥力,与土壤有本质区别。阅读课文,思考回答: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比较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物, 不具备肥力;区 别阅读课文,思考回答: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

5、土壤形 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氮除外)的最 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极 其重要影响。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成土母质粒度土壤质地颗粒较细颗粒较粗残积物和坡积物 洪积物和冲积物成土母质化学成分土壤化学元素和养分 基性岩母质 酸性岩母质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成土母质粒度土壤质地颗粒较细颗粒较粗残积物和坡积物 洪积物和冲积物较细,含粉砂和黏粒较多, 含砂粒较少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 和黏粒较少 含石块较多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成土母质化学成分土壤化学元素和养分 基性岩母质 酸性岩母质钙、铁、锰、镁含量高 硅、钠、钾含量高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二)气候与土壤黑

6、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 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 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 土壤。是在寒冷湿润的 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荒漠土有机质含量少,土 壤水分缺乏。主要分布在内 陆腹地和干旱地带,属干旱 的大陆性气候。 东北黑土南方红壤西北荒漠土红壤呈酸性 ,肥力较低, 有机质含量在 2%以下。原 因是分布在高 温湿润的热带 和亚热带南部 ,微生物活动 旺盛,有机质 被大量分解。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 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下,哪个更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温暖条件下,化合物的分解速度远大于寒冷条件。 寒冷条件

7、下,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物积累 ; 温暖湿润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 机质,使有机质含量减少. (土壤有机质含量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多)(二)气候对土壤的影响: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有人说,热带地区的土壤层厚度要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要大,这种说法对不对?说明你判断的理由。试从土壤形成的气候条件上,分析:阅读课文,思考回答: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三)生物与土壤土壤的表层为有机质(腐殖质),它 是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最主要 原因,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思考回答: 土壤的有机质是怎么形成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 以枯枝落叶和残体形式,将有机养分 归还

8、地表活动: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高于还是低 于草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什么?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1) 在山区,土壤的成分和性质为什么发生 显著的垂直分化?(四)阅读:地形与土壤(2) 坡度陡缓对土壤的发育有什么影响?(3) 坡向如何影响土壤的发育?坡度 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土壤厚度 陡坡 平地坡向光热状况水分状况 阳坡 阴坡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1) 在山区,土壤的成分和性质为什么发生 显著的垂直分化?阅读:地形与土壤(2) 坡度陡缓对土壤的发育有什么影响?(3) 坡向如何影响土壤的发育?坡度 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土壤厚度 陡坡 平地较快 较慢薄 深厚坡向光热状

9、况水分状况 阳坡 阴坡好 好差 差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比较说明在下列土壤类型中,哪一类发育程度较好: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江南丘陵红壤活动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耕耘改变土壤结构、保水性、通气性灌溉改变土壤水分、温度状况收获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施肥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人类是通过哪些活动影响土壤形成的?阅读:人类活动与土壤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土壤退化: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合理的耕作经营不合理耕作经营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农业土壤):水稻土人类是通过哪些活动影响土壤形成的?阅读:人类活动与土壤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10、周伟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 资源的综合利用n1.整体性的意义: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 统、改善环境质量。n2.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依据: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 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 成一个整体系统。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 合,也影响其他的要素。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1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 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 和养分 D基性

11、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2. 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 强度 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 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练习:2012年上学期制作人: 周伟3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 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4目前我国农民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肥来增加土壤的肥力,某些 地区单位面积可耕地上的氮肥使用量甚至高达5000千克公顷。而 有机肥的施用量却明显不足。化肥过多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表现在 ( ) A.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含量 B土壤矿物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增大而使土壤板结 C破坏土壤团粒,减少土壤中空气或水分的含量 D使土壤团粒更好,土壤中各成分比例接近理想土壤 5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 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 ) A.土壤 B植被 C地貌 D水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