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五点你也能成大人物:张澜“四免一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7447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到这五点你也能成大人物:张澜“四免一戒”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做到这五点你也能成大人物:张澜“四免一戒”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到这五点你也能成大人物:张澜“四免一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到这五点你也能成大人物:张澜“四免一戒”(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到这五点你也能成大人物:张澜“四免一戒”文/ 罗日荣张澜先生一生都在为国“陶铸人才,以为国用”。他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楷模。在张澜的纪念馆里,我看到了张澜先生写的一段话:“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予也年逾七十,静坐自思,辄愧悔丛集。近读论语、孟子诸书,爰取其言,作四勉一戒,以期补过于桑榆。”这是张澜先生于 1942 年在成都写的,此时的张澜已经是七十高龄。对于 自爱 ,张澜有这样的见解:“惟自爱者必养其仁义之良心,既不贪不义之生,亦不羡不仁之富,其有所欲,则欲己之立。欲己之达也。己立,是能得合理的生存,而为善自乐;己达,是能受良好的教育,而行

2、义咸宜。必己立、己达而后谓之能自爱,能自爱斯能爱人,故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 1911 年至 1918 年,张澜在四川从政八年,始终两袖清风,改革吏治,兴办教育,张澜能造福一方,赢得了四川人民的尊重。对于 自修 ,张澜说: “所谓自修者, 就所学之已知已行者,而加以省察克治之功也 ,人能自修,则日进于圣贤;不能自修,则日流于非辟。”的确,一个人要善于反省自己,只有保持“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的心态,才能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对于 自尊 ,张澜说:“自尊是不安于凡陋,而以远大自期,即孟子之所谓尚志,高尚其志,不肯同乎流俗,就是自尊。”张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53 年,当

3、梁漱溟因顶撞毛泽东,被毛泽东公开指斥为“反动透顶”时,81 岁的张澜就此事给毛泽东写了封信,为梁辩诬:“反动透顶,一贯反动,其言重矣,其论失公正矣。”在集体失语的前提下, 张澜的仗义执言,让人联想到了中国士大夫骨子里那种威武不能屈的宝贵传统。尽管生逢乱世,但张澜始终保持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本色,所以张澜说:“能不以富贵而荡其心,不以贫贱而变其节,不以威武而挫其志,即是自尊。”对于 自强 ,张澜说: “自强之要,在于为善,故必本于学,自强之功,在能不息,故必坚其志。” 张澜自幼随父耕读,25 岁考中秀才,补廪生,后在南充乡塾和广安紫荇书院执教。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澜目睹了当

4、时大清帝国的日渐落魄与衰败。熟读四书五经的张澜希望能够改变国家的命运。面对列强环伺、豆剖瓜分的国家现状,张澜在1903 年选择了扬帆日本,作为官派留学生在日本东京洪文书院学习。对于 自欺 ,张澜说:“治人者必开诚布公,治心者必去私存诚。诚与欺相反,诚者无妄,欺则妄,诚者无伪,欺则伪。故不开诚者必欺人,不存诚者必自欺。欺人者,人多知而相与恶之;自欺者,则恒习焉而不自察也。”张澜在治理川北时,开诚布公,信不赏必罚,循名责实,虚伪不耻。并也确曾做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奋,道不拾遗,风化肃然”。张澜曾说:“人惟不自欺而后可以明一己之明德,而推之以善天下;不自欺,而后可以扩仁、义、礼、智之端,而充之以保四海。苟不善养其自性本有之良,自知而自昧之,不能治心,安能治人?于是始而自欺,继而欺人,终则人不能欺,而只成为其自欺。欺人者,见恶于广众;自欺者,有愧于神明,俯仰皆怍,何以为人?尤当时时反省,而念念切戒者也。”当时, 南充军阀石青阳欲倒张澜,曾派人乔装暗访其家,但见“环堵萧然, 一屋空空,家人庵居素食,无可窃物。”暗访者以实相告,石叹曰“川北圣人之誉,名不虚传也”。其高风亮节, 连政敌都这么佩服他。张澜不愧为 “川北圣人” ,他一生 “立德、 立功、立言” ,足可以称为 “完人” ,张澜的“四勉一戒” ,既是他的座右铭,也应该是后来人行动的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