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7434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 程 名 称矫治社会工作授 课 学 期2011 学年至2012 学年第二学期学院法 学 院专业法 律 硕 士学号2011011208 姓名陈 卓任 课 教 师石大建交 稿 日 期2012 年 6 月 5 日成绩阅卷教师签名日期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2 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一、关系的建立阶段基本资料姓名: 杨某性别: 男出生年月 : 1967 年 8 月文化程度 : 初中婚姻状况 : 已婚( 刚领结婚证书不久 )家庭成员情况 : 妻子徐某,安徽籍外来打工妹,现无业父母亲均为征用土地退休工家庭地址:上海市XX 区 XX 镇 XX 村犯罪及处罚情况:1985 年 4 月 7

2、 日,杨某因犯强奸罪、抢劫罪和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因杨某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 2003 年 7 月 11 日被假释,假释到期日为2007 年 1月 29 日,剥夺政治权利7 年,附加刑到期日为2012 年 7 月 10 日。背景资料家庭背景 : 父母亲以及兄弟共5 人, 杨某现与父母一起居住生活, 父子和母子关系都比较融洽。生活经历: 杨某家住农村, 1985 年杨某犯案前家中有5 人。父母以务农为主,兄弟两人都在读书,相对而言,家中生活较为拮据。杨某本人初中未读完就中途辍学,家处城乡接合部的杨某从小就有着对繁华生活的梦想,他为此努力过,但收入总是微薄。为了改变现状脱贫致富

3、,他竟然数地、数处行窃,做起了不劳而获快快发财的美梦来,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并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越陷越深,直至犯下了强奸罪、抢劫罪和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矫治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对象的性格杨某性格内向,从小孤僻,不善交友,平时闷声不响,但易急躁,鲁莽,行事草率。读书时他每天从家门到学校门,又从学校到家门,不在外面玩耍,沉默寡言。他平时的所思所想不外露, 别人看不出, 也掌握不了。 因此,杨某案发时人们感到很突然。对象的心理杨某犯罪已受到法律制裁,长期的狱中生活使本来就内向的杨某越发趋于沉闷。假释回来后,自认低人一等的杨某所想所思羞于向亲朋故友交流,甚至也不向自家兄弟吐

4、露半句。自卑感与日俱增,心态已不正常。家庭和社会关系杨某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杨某假释回来后,兄弟二人已有家室,造新居另行居住。兄弟二人新居造得较好,兄弟二人的收入也较好,这些不能不对杨某有所触动,既可能激励杨某,也可能使杨某造成心态不平衡。杨某的父亲、母亲均已退休,每月各有几3 百元的退休金。杨某的父亲闲不住,每天替人家洗油烟机,挣的钱用于家中生活还可贴补杨某。杨某已与一位安徽籍外来打工妹徐某领了结婚证书。现徐某无业,对杨某可能有负面影响。经济基础与事业发展杨某假释回来后,很快报上了户口,又拿到了劳动手册,并被推荐到大卖场超市配售中心收货处工作,就目前而言,基本上解决了本人的生活问题。据分析

5、,杨某经济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 一是新婚的妻子还没有工作; 二是存在快速致富的思想和动机,与同时出来的狱友盲目攀比,认为自己经济与他们比差距很大;三是杨某无专业技能,且文化水平又低,缺乏竞争能力;四是杨某就业的超市大卖场配售中心准备搬迁异地,杨某面临着失业与重新就业的可能。三、社区矫治计划认知与领悟一个长期陷入失意、困苦的人,或者重复陷于困扰处境的人,需要进一步强化其认知与领悟,才能使其摆脱无法消解的症结和自己看不到的矛盾,才能摸索到得以改善的方向。让杨某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犯罪的思想根源,解决错误的思想问题,面对现实,勇敢地接受人生的挫折和不幸,与过去错误的思想、行为彻底

6、决裂。有针对性地对杨某提供个别化的服务杨某犯罪时还不满18 周岁,属于未成年犯罪,文化低下,知识贫乏,且父母忙于生计,放松了对杨某的教育,加上他本人性格内向,行事鲁莽,这些因素对他的犯罪有着一定的催生作用。因此,需要对其恶习劣根进行综合治理,有针对性地对杨某进行个别化、人性化、社会化的服务,做到因人施教。跟踪服务,动态管理事物在不断的发展,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何况案主的情绪处在不稳定,心态处于不正常的情况下,因此,及时、尽快、详细地了解、掌握案主的家庭、就业、工作、生活、居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修正方案,制订措施,因势利导。点面渗透杨某固执、

7、暴躁、孤僻的性格, 决定了他不善与人交往, 也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简单地说教,对他来说,只能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但这种人自尊心很强,往往人敬他一尺,他敬人一丈,因此,从信任他,接纳他,尊重他的价值和尊严,运用探索、描述、宣泄的方法,让他主动敞开心扉,以便我们对症下药。母亲介入,亲情感化,攻心为上杨某从小就非常爱他的母亲,母亲在他的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特别是杨某在狱中服刑4 期间,杨某母亲每年数次不辞辛劳探监,省吃俭用给他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支持,使杨某刻骨铭心,感激涕零,母亲在杨某心中的位置至高无上,无与伦比。邀请母亲介入到对杨某的矫治工作中来,对杨某实施心理战术,亲情感化,定能收到成

8、效。四、矫治介入介入理念杨某犯罪性质严重, 但我们认为, 杨某犯罪时还未成年, 应属文化知识极其低下的 “三失”青年,是在缺乏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情况下实施犯罪的,当时他的思想还不成熟,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形成。现已在监狱服刑改造多年。现能够假释回来,说明杨某在狱中表现良好,现已不至于危害社会,他又具有同其他矫治对象不同的状况,以平等的观念对待杨某,接纳他、尊重他的性格,以个别化、人性化的观念对其开展矫治工作。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花上一定的工夫,杨某是能够矫治好的。介入层面和过程:1. 建立档案与签订合同,实施目标管理。2. 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从杨某犯罪的性质、矫治的期限难度、收效等方面

9、综合考虑,特为杨某聘请了四名社区矫治志愿者。从亲情易于突破这一点出发,也特聘请杨某的兄长为社区矫治志愿者。志愿者采取访谈、疏导、激励等方式对杨某开展了“几帮一”的帮教。事实表明志愿者成了社区矫治中一支有效的力量。3. 对杨某进行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有的放矢。(1)制定全年的集中教育学习计划,进行目标控制。每月对杨某等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学习,以学习法律为主要内容。每次授课后组织对象们进行讨论,双方互动,当日消化,特别注重启发、引导杨某发言讨论。杨某学习较为投入,在学习日常行为奖罚的规定文件时,杨某提出将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复印给他们,这一较好的提法,当即给予肯定,又如,有一次集中学习正逢杨某上班,

10、几天后,杨某到社工办公室来主动要求给他补上一课。(2)每周组织杨某到镇敬老院进行公益劳动,旨在培养和确立杨某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的观念。公益劳动基地的联络员对杨某的劳动表现评价很高,杨某每周总能保质超时参加公益劳动,杨某对社工说:“通过无偿的公益劳动,我多少能赎回以前所犯的罪孽,多少能回报一点社会,我人感觉充实了,轻松了。”(3) 要求杨某每月按时交一份思想汇报,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重点是反映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4) 每月至少对杨某进行个别教育谈话两次,谈话前事先构思好谈话的目的、内容、方式,并提前两三天通知杨某。每次朋友式、和风细雨般的语言,一张椅,一杯茶,5

11、 深深打动杨某残缺破碎的心,触动他麻木的神经。并有目的地让杨某进行情绪宣泄,在交流中,对杨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4. 请出杨某的兄长和母亲来对杨某进行教育和感化,杨某对母亲的亲情刻骨铭心,孝敬有加,杨某曾郑重其事地对妻子说: “今后你亏待我可以,但千万不可亏待我娘。”请出杨某的母亲介入矫治协助社工做杨某的思想教育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五、矫治评估与跟进矫治评估通过一段时间的社区矫治工作,矫治收到的效果比较明显,杨某能够自愿接受社区矫治, 自觉遵守矫治中的规章制度,主动服从日常行为的管理,具体表现在:1. 杨某的精神已振作起来,自卑的心理已基本消除,心态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谈对象到现

12、在已领取结婚证书,同该女子走过了相识、交往、恋爱到缔结良缘的几个阶段,这一过程不仅仅被认为是该女子对杨某的一个认可,更重要的应该被认为是杨某自己思想境界的一种升华,是他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一张结婚证书向人们展示的不仅仅是杨某婚姻成功,而是证明杨某重新做人的开始,是社区矫治工作结出的硕果。2. 杨某的性格也有所改变,以前遇事暴躁,语粗声高,态度恶劣的状况基本得到遏制。也能较好地控制住、把握住自己的感情,稳住自己的心态,以达到了超我的境界,大有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意味。3. 自觉参加社区矫治的日常管理活动积极性较高,表现在集中学习时认真听讲,互动中联系思想实际及时消化,按时交自己的思想汇报,自

13、觉参加公益劳动,在劳动中积极主动。初步确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思想。矫治跟进虽然对杨某的矫治工作有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一些方面需要继续探讨,需要跟进。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社区矫治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执法工作,依法矫治正是我们对对象进行日常行为管理的基本准则,研究、把握和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提高矫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社区矫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1. 进一步融合社会资源,充分运用社会的一切资源,形成社工与社区与职能部门共同作用的矫治体系,共同构筑一个资源网络。增强对象取得资源和运用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矫治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发挥社区矫治志愿者对杨某的帮教作用。2. 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对杨某有针对性地适当增加分类教育学习,开一些小灶,充分体现个性化、有效性的原则,使杨某在浓重的政治氛围中受到熏陶,在感化中得到矫治的效果。3. 让杨某等人参加镇劳动保障所举办的技能培训,让他多掌握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增强他的社会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6 4. 引导杨某关心、关爱他人,多做好事、益事、善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