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6929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Several Frontier Issues in the Corporate Strategy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2012-3-6 10:41:06 来源:上海管理科学2011 年 3 期宋波,徐飞伍青生(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与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本文梳理了战略管理八大前沿理论:虚拟经营战略、动态能力理论、战略风险管理、知识管理战略、战略网络理论、战略变革理论 ( 包括 “战略转折点”理论和边缘竞争理论 ) 、 非市场战略以及战略生态理论(包括企业 D

2、NA 进化理论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并通过结合管理学科前沿特征的分析强调指出,在动态和高度竞争为特征的不确定性环境里,企业战略如何应对关系复杂、急剧变化的外部不确定环境,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ategorizes the frontier issue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introduce eight frontier issue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 Virtual operation strategy, dynamic c

3、apability theory, strategic risk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strategic network, strategic change(include s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 and competing on the edge), non-market strategy and strategic ecology theory(include enterprise evolution theory and business ecosystems). Then connecte

4、d with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subject frontier, we emphasize and point out that how enterprise strategy answer to the complicated and variational uncertain environment which is labeled with dynamic and unlimited competition becomes the critical driven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5、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关 键 词】战略管理 / 不确定性 / 动态能力 / 变革 strategic management; uncertainty; dynamic capability; change 一、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前沿问题( 一) 虚拟经营战略20世纪末,虚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影响和改变着世界,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虚拟经营战略(Virtual Operation Strategy)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市场需求、技术范式、管理理念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20 世纪 90 年代初,出现了虚拟经营这一新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

6、论,并迅速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一个时代造就一种经营模式,网络经济时代虚拟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使得虚拟经营战略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1)虚拟经营战略的研究虚拟经营战略是从战略管理的视角下,通过资源重组、功能组合、并行协作而形成功能突变满足动态需求的一种柔性经营模式。其基本精神在于突破企业有形界限,延伸企业功能界面,借用外部资源非产权整合的策略。企业采取虚拟经营战略一般只保留其价值链具有优势或关键的功能,也即保留其核心能力,而其他功能则依托虚拟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非产权合作的方式获得,称之为企业虚拟化。戈德曼、内格尔和普瑞斯将企业采取虚拟经营战略的原因视为“灵捷竞争的需要”

7、;肯特(1994) 从传统企业的弊端出发,探讨了企业采用虚拟化经营战略的原因;斯凯姆将虚拟企业的成因归结为采取虚拟经营战略所能获得的好处;Venkatraman 和Henderson(1999) 认为虚拟经营战略适用于各种行业的各个企业,Preiss 等(1994) 和 William 等(1999) 也对企业虚拟经营的理论依据都有所研究, Malone(1992) 、Byrne(1993) 、Hodge(1996)、Applegate(1996) 等先后从技术、产品和组织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虚拟经营给出定义。虚拟经营是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满足市场动态需求所需功能的新的模式,其精髓是将有限

8、的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能力上,而将其他非企业核心能力的功能虚拟化,采取虚拟经营战略的企业,也就是理论界和实业界平时所提的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2)虚拟经营战略的本质从竞争角度来看,虚拟经营战略是典型的竞合模式,通过合作创造客户价值,然后通过竞争实现利益的分配,追求的是竞合互动系统中的企业的“共同进化”;从合作角度看,虚拟经营战略是介于市场交易和内部一体化之间的非产权合作,与市场交易相比,虚拟经营是功能创造型合作,能够通过合作创造出全新的功能,与内部一体化和产权并购相比,虚拟经营由于不受产权约束,而能迅速获得灵活优势。一般来说,采取虚拟经营战略的企业利用虚拟技术和信

9、息技术依靠外部资源临时聚集成为利益共同体。虚拟经营合作方的利益均衡和分配是其合作的核心内容,虚拟经营从系统的角度看,要实现各方最优功能的整合,还要考虑各方的绝对和相对收益是否达到均衡。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虚拟经营战略强调资源利用而非资源控制,其内向配置的高附加值价值活动与外向配置的低附加值价值活动连接密切;从竞争优势角度分析,虚拟经营战略强调合作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势而非个体优势,通过加强与价值链上各成员协同运作意识, 共同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系统。随着虚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虚拟经营战略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虚拟经营战略“借势”的思维方式可为每一个企业所借鉴。就目前阶段来说,企业经营模

10、式将是虚拟经营与实体经营虚实结合、共生进化、互为补充,共同为企业在动态的市场环境和全球竞争环境中,实现持续竞争优势服务。( 二) 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 (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 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其整合了企业能力理论与动态演化理论。在战略管理领域,企业竞争优势的寻求以及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管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在动态环境下,关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日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1)动态能力理论的内涵动态能力理论是指组织为使产品快速地上市、有效地掌握变化万千的商机,以及能否持续地建立、调适、重组其内外部的各项资源与智能来

11、达到竞争优势的一种弹性能力。它诠释了企业是如何创造商业价值的。Teece等(1997) 的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把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模型和“资源观”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动态能力理论”的框架。这个框架强调战略研究一直忽略的两个关键问题:首先,“动态”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胜任的能力;其次,“能力”是指战略管理在更新自身技能、资源以满足环境变化方面所具有关键的作用。动态能力理论认为,如果像“资源观”那样认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是利润的源泉,那么诸如技能的获取、知识和诀窍的管理以及学习就随之而成为根本性的战略问题。“动态能力理论”是当代战略管理领域中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

12、前沿,它集中探讨企业组织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把组织能力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以组织知识为基础的能力,而如何发展、保持和增强组织能力对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具有关键作用。“能力观”和“资源观”具有一定的异同点,两种观点都是从企业内部的因素中寻找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两者之间的相异之处在于,“资源观”导致竞争优势的因素包括有形资产,而“动态能力理论”将导致竞争优势的因素集中于无形的知识和能力上,因而更加强调组织性的因素,而且两种观点的理论基础也不同:“基于资源”的战略观以均衡分析为基础,而“动态能力”战略观主要以反均衡的演化经济学为基础,“动态

13、能力理论”正是把对竞争优势源泉的探讨集中在最具组织性的知识和能力上。(2)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框架Teece等(1997) 以三个关键要素组织过程、位置和发展路径来构建其动态能力战略框架,而且特定企业的组织能力是难以被复制和被模仿的。因此,他们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嵌入在组织过程中的能力,即在企业内部运行的、由过程和位置所决定的高绩效的惯例。但组织过程的惯例及其发展机会,都明显地由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企业演进的路径共同塑造。“动态能力理论”认为战略选择在静态时点上是有限的,企业在未来获取竞争优势的原因部分是由于企业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源和能力,因此强调管理层需要具备不断重构已经拥有的资源和

14、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内部的过程上,以增强技能、胜任和特定资产为战略基点,通过投资决策决定企业组织能力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的学习。“动态能力理论”目前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知识、资源和能力的内生创造上。 Helfat和 Raubitschek(2000) 在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时候,把产品带入能力观的框架中,提出一个知识、能力和产品三者共同演化 (co-evolution)的模型,进一步深化了Teece等(1997) 提出的“动态能力观”; Winter(2000) 则提出一个关于能力学习的概念模型,以及影响学习和能力发展的中心变量“抱负水平”(aspiration level);

15、Adner 和 Helfat(2003)综合考察了各类资源要素,认为动态能力会受到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和管理层认知三个潜在因素的影响;Adams和 Lamont(2003) 强调了组织学习能力对于企业动态能力, 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影响; Wooten和 Crane(2004) 认为人力资本会对动态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而 Blyle 和 Coff(2003)则认为社会资本是动态能力的核心。动态能力理论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首先,动态能力理论假设市场的环境不确定,而现实中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的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其次,企业不存在可持久发展的核心能力;最后,认为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是短暂的,忽略了存在关系契约的企

16、业。因此,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前沿的学者们正转向经验性研究,通过过程性的详细案例来验证能力与企业竞争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Helfat,2000)。( 三) 战略风险管理基于快速变化的外部生存环境,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战略风险管理(Strategic Risk Management) 首先出现于 Miller和 Kent(1992) 的文章国际商业中的综合风险管理架构,其发展经历以下阶段:(1) 试图完全控制风险的战略规划与产业竞争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产业界限清晰,内外部变化缓慢、可预测,因此环境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寻找的,风险是可以通过数字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或通过经验等进行定性分析的,风险是可以认识并加以避免的。(2) 以不变应万变的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相关的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企业的资源与核心能力是应对各种风险的基石,加强资源基础和核心能力建设,以“不变”的核心能力来应“万变”的风险,避免企业面对各种快速的变化措手不及。(3) 以变制变的动态能力理论。 Teece(1997) 等学者秉承熊彼特的创新性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