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26918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2年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2年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2年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2年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十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一、知识网络二【易错易混 】 误区1: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只起积极影响。 注意:错误。大众传媒以其广阔的触角、极快的传 播速度,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 好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具有积极的 影响;但同时,大众传媒也传播了低俗的文化,使 一些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得以扩散, 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对此,我们不能只看到其有利 面而忽略其危害性。更不能因其潜在的危害而因噎 废食、裹足不前,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误区2:大众文化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文化。 注意:大众文化是就文化传播的广泛性而言的

2、。在历史 上,文化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只能在少数人中传播,那 种文化状态是很有局限性的。随着近代工业和大众传媒 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生产 的规模化和传播的快速化,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广泛接 受和参与,被称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并不界定文化内 容,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则要强调两方面:第一, 文化要贴近人民大众,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第二, 文化的内容必须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而不能是庸俗 的、低级趣味的。可见,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 所说的大众文化在内容上是有差别的,不宜将二者混同 。 误区3:流行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注意: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经典文化。经典文化是经 过历史考

3、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中华 民族精神最好的阐释。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 流行并不一定是经典。 误区4: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也有优秀和落后之 分。 注意:我们的倡导的大众文化是指面向人民,反映 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 主义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 误区5: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是一样的。 注意: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本质区别。共同点:落后文化和 腐朽文化都是文化中糟粕的东西,对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都 应当加以抵制。区别:含义不同:落后文化是指各种带有迷 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势表 现出来;腐朽文化是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

4、腐朽思想,殖民 文化,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态度不同:对待落后文化, 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待腐朽文化,必须 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误区6:传统习俗属于落后文化。 注意:传统习俗不等于落后文化。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 形式表现出来,但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也并非都是落后文化。我国传统 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存在糟粕性的内容,我们应当 保留传统习俗中的精华部分,改造其中的落后部分,在批判继 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误区7:文化生活出现的令人忧虑的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注意:文化生活出现的令人忧虑的现象是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5、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 ,但不能将它们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必然产物。问题的出现不在于是否发展 市场经济,而在于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 法律意识和有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监管调控 的力度。四【拓展延伸 】 1、大众文化、时尚文化、先进文化之间的关 系 (1)究竟什么是大众文化,不同的学者在理解上存在着差 异。一般认为,所谓大众,就是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按照市 场规律进行运作,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的文化形态 ,包括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和广告等。可见,大众 文化中既有文化中的精华,也可能包含着庸俗和糟粕的成分 ,不能将大众文化等同于先进文化。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 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

6、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 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当然是先进文化。 (2)时尚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在 短时期内特定社会群体所崇尚的文化消费或文化体验。时尚 文化并不等于先进文化,有些时尚的东西往往是披着时尚的 外衣宣扬落后甚至是腐朽的文化。 2、怎样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 响 (1)在个人方面: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提 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 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 值观、人生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 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要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要有人文精神;等等。 (2)

7、在国家方面:依法管理,正确引导。文化上:加强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 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 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 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大 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政 治上: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 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 制不健康的文化。

8、做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经济上:加强 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增强我国文化产业 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引导人们进行科学的文化消费。等等 。只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园中不懈耕耘, 人人都能享有充满阳光的文化生活。四【真题剖析】 1(2011高考北京卷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 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 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

9、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2、(2011高考江苏卷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 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 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 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 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求同存异,时尚 流行 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各具特色,渐趋 融合 A. B. C. D. 3、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 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 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 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 为中外文化交流的

10、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 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 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 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 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 解。(12分) 【解析】(1)用文化的作用来分析,我们 要阐明理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 社会发展的有深刻影响, (2)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对中国综合国力, 中国的国家形象有重要的作用; 4、(2011高考北京卷40)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 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

11、主题是“共建生态文 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 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 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 ,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 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 推动者。 (3)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 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9分)一、知识网络二【易错易混】 误区1、:先进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回事。 注意: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相适 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 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误区

12、2: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即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会妨 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会妨碍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注意:不会的。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 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 主旋律,又要提倡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 化。 误区3: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 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体系。 误区4: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13、思 想道德建设。 注意: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 育“四有”公民。 误区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的科学 是指自然科学。 注意:这里的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 哲学社会科学。 误区6: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一回事。 注意:文化事业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 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文 化产业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 。 误区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 注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人民 群众的参与,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三【拓展延伸 】 1、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1)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 借鉴和吸纳一切人

14、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变 化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在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继 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 (2)先进文化应该是开放的。坚持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 原则,既反对盲目的排外主义,又抵制“全盘西化”,博采众长, 开拓创新。 (3)文化具有继承性,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古为 今用,推陈出新,自觉地汲取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精神养料,用 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同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 (4)总之,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文 化观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 发,批判地继承中外历史文化的成果,从

15、而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 色的无产阶级文化。四.【真题剖析】 1、(2011高考江苏卷22)为了中国共产党 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 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 “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 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 的是 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C.培养爱过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2、(2011高考福建卷25)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 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 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 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 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 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3、(2011高考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 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 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 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 叫停。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