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第6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6340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  第6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散文  第6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散文  第6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散文  第6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散文  第6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 第6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 第6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体验与探究1.(2009全国)彩色的荒漠(文章见第3节)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解析 第6段文字中对石油工人的工装作了描述,对此内容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层上,要挖掘作者的真正用意。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对这类题目的分析要结合全文的内容来进行,并把作者的主观感情融入进去,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答案 (1)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2)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3)工装的红色如共和国旗帜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2

2、.(2009重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瓷器的意味池莉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 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修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

3、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

4、期唐代。 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贡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

5、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品,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为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

6、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作者认为“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 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结合全文,请分析、 评价作者的观点。 解析 此句出现在文中第段段末,作者由“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 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 得出了这一结论,显然作者强调了“俗”是“雅” 的根基,“雅”则是“俗”的升华,俗与雅是相互 依存,辩证统一的

7、。但作者由瓷器得出的根本“意 味”还不在于“俗雅”,而在于超越俗雅,尽自己 的本色。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的能力要抓住关键的词、句、段,抓准有效 信息,根据题目中的指令,从文中提取信息,阐述 自己的见解。答案 (1)分析:俗与雅是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超越俗雅,尽自己本色。(2)评价:作者从日常生活中的瓷器品味出了艺术和做人的至高境界,不是脱离大俗,追求大雅,而是能认识到俗与雅的辩证关系,从而超越俗雅,尽自己的本色,自成一层清凉境界。此观点新颖独到而又深刻辩证,拨开了许多人思想上的迷雾,使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不愧为大家手笔。真题探究1.解读读考点所谓“评价”,就是读者在阅读

8、、分析、理解作品之后,站在一定的立场上,运用一定的观点方法,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品的写作艺术、风格流派等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发表意见和看法,评判作品的是非、优劣、高低,衡量作品的阅读、欣赏价值,评价作品的社会教育意义等等。考点中所说的“评价”与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阅读要求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对文章中“已有的东西”进行主观性的评价。得出的结论,不是文章原来固有的,而是读者加上去的主观性较强的东西。而现代文阅读的其他项要求则是对文章“已有的”东西进行理解、筛选、分析和综合,得出的结

9、论应该客观,因此“评价”已突破了单是文字的意义和内容的理解,进入了阅读能力最高层次的要求,它比其他能力更加注重阅读者的个体参与,更加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在这里也有了更为充分的展示空间。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阅读评价过程的两分法。通常,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难以彻底分开。考纲之所以分开表述,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客观上存在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不完全等同的情形,二是主观上要求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有相对独立的两分法。2.命题规题规 律(1)对思想内容(主旨)的评价。即对文章记叙描写的事物、阐释论证的观点、介绍说明的

10、道理以及抒发表达的感情能有比较全面的概括、认识、分析、判断等,进而对文章的思想作出是非、优劣、高下的评价。(2)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即通过文章的语言把握一句、一段中的重要话语或全文的观点态度的评价。知识整合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赅全、主观片面等问题。2.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 表看 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

11、内涵 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 价。3.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 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 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 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 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 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 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 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对古典文 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 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和 外国作家。现场批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瓦尔登湖的遥想刘晓娟这是一池清澈的湖

12、水,水里的草木鱼石天光云影,尽收眼底;这是一方宁静的宝地,林中鸟鸣嘤嘤、松风阵阵,尽在耳畔。阳光的明媚、世外的宁静召唤着渴望远离尘嚣的大卫梭罗,于是他借来一把斧头,来到了这里瓦尔登湖畔。瓦尔登湖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壮观,甚至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标记。不常来游玩的人,不住在岸边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可是它深邃澄澈远离尘嚣。梭罗就在它的岸边用斧头伐木造自己的房子,独居于林中,方圆一英里之内没有任何邻居。就这样他每天出去打水,然后阅读、倾听、种豆、生火、做饭,孤独了920天。温暖的黄昏,他常常坐在船里吹笛,看着鲈鱼在周围游来游去,仿佛笛声已将它们迷住。月光映照在螺纹条状的湖底,湖底零星散

13、落着林木碎片。深更半夜,月色皎洁,梭罗坐在船里,一连钓了好几个小时的鱼,成群的银色小鱼在月光下尾巴一扫一扫,把水面撩起层层涟漪。泛舟湖上听猫头鹰和狐狸的小夜曲及一些不知名的鸟儿的吟唱,这些对于梭罗来说弥足珍贵。他说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自然中,黎明来临,自然透过宽宽的窗户,凝视着室内,神态安详,心满意足。在这个湖光潋滟的地方,他细心观察体验,看到了人类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亲自体会了一餐一饮的艰辛。梭罗独居于瓦尔登湖畔,但并不能视他为隐士,他的宁静不是一潭死水,不是独善其身,他是 在探索人生。在瓦尔登湖结束语中他说:如果 一个人按照梦中指引的方向勇往直前,过他想过的 日子,那他就会获得平时意想不到的成

14、功生活 越简单,宇宙法则就越不复杂,孤独不成其为孤 独,贫困不成其为贫困,软弱不成其为软弱。可见 他对人生有着异样而深刻的感悟。梭罗很自然地让 我想起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 明,他的生活理想是落英缤纷、良田美池、阡陌交 通而又鸡犬相闻的桃花源,那里没有战争没有黑 暗,有的只是和谐安乐。陶潜看似在逃离社会,但 他的文字中流淌的却是一种大胆的斥责和无畏的反 抗,一种深沉的人生追问。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不管有多大,它们在 人生的探寻上似乎是血脉相通的。柏拉图借苏格拉 底之口描绘了一个具有清晰统治原则和丰富管理手 段的理想之国,托马斯莫尔借神秘旅行家拉斐 尔希斯拉德之口讲述了一个没有贫穷

15、、人民安居 乐业丰衣足食、花草果木令人心旷神怡、一切财产 共有的乌托邦,当然还有詹姆斯希尔顿在失去 的地平线中描写的一个在中国西南部深山中的乐 园,一片充满和平、安宁与幸福的人间乐土香 格里拉。桃花源最终无迹可寻,理想之国也不过是 幻想。乌托邦本身的含义就是乌有之邦,香格里拉 意为心中的日月,如何看得见?而唯有梭罗勇敢地 拿起斧头孤独地来到瓦尔登湖畔,亲自去探索人 生,体会生活,他是我们未来的引路人,是寂寞的 高歌者。但寂寞不是保守,不是隐退,不是与世隔绝,寂寞是脱离复杂而廉价的人际关系的沉思,是心与心默契的对话。他以选择宁静的方式选择瓦尔登湖,选择那远离尘嚣的恬静,选择春日湖畔那份好心情,在

16、湖边,在林中,在瓦尔登湖澄明的月光下,在小舟上从容不迫地生活,聆听生活的教诲和真谛! (摘自西安日报,有删改)请结合文章的题目“瓦尔登湖的遥想”和本文内容,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6分)【现场答案】作者以瓦尔登湖来展开对生命的思索、探究 人生、体会生活,表达了对梭罗勇敢而坚毅的举动 的赞美及对梭罗那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作者想呼吁读者、世人远离纷杂、嘈杂,寻觅 生活的宁静与灵魂的宁静,不要受世俗的污染。 【评分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即 探究本文的主旨。该题答案要点有三:一是赞美了 什么,二是观照现实,三是提醒读者。该答案答出 了第三点,而对第一点,虽说出了“赞美”之义, 但角度过窄,只集中在梭罗身上,未能明白作者对 人生、生活的思索。故得3分。失分原因在于忽视了 题干提示。 【正确答案】作者“遥想”瓦尔登湖,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梭罗勇于远离尘嚣、甘受孤独、拥抱自然,并从中思索和窥探人生、洞悉人生真谛等行动的赞美之情。作者渲染瓦尔登湖的澄澈宁静,强调梭罗渴望远离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