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PPT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126200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PPT(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龚定扬,邱良志 苏巷中学 2011/9/21课题名称: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课题编号:CJG08009 执行时间:2008.10_2011.9龚定扬: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组管理工作 。邱良志: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组全面工作 。李国诚:课题组成员,负责教学研讨。罗德中: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组研讨工作 。陈培付: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组研讨工作 。朱家选:课题组成员,实验班教师,负责实验班教学工作。杨殿军:课题组成员,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张运兵: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研讨工作。沈晓理:课题组成员,实验班教师,负责实验班教学工作。乔华伟: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研讨

2、工作。汇报提纲v一、研究背景v二、研究的理论依据v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省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v四、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v五、指导思想v六、课题研究的目标设计和研究对象v七、课题研究的内容v八、研究的过程与方法v九、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v十、课题研究效果与成果v十一、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一、研究背景v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很多对数学学习不感 兴趣,他们认为数学难学,学起来枯燥 无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不高,所以 都不愿意学数学。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v1.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

3、意 义的、富有挑战性的。”v2.“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 境、教育的工具,都可以大大增加”。 3.建构主义理论v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 在一定的情境下(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 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人 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4.情境学习理论v获得知识建构意义必须在“真实”的情境 中展开,因此教师要不断为学生创设含 有真实问题或真实时间的情境,使学生 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其同体成 员之间的互动对话、主动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省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v(一)、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v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4、兴趣和积极性,是我们 学校教育中必须的课题。 v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对数学学 习缺乏兴趣。v和学校教育相反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v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学校 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使命 v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研究 的永恒的课题 v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锻炼和提高我校中青年 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提升我校的“校本教 研”水平。v(二)、省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v研究缺乏地域性,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 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及如何培养他们学习数 学的兴趣没有最佳答案。 四、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v兴趣是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 的倾向。v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

5、学习对象或参与 某活动的倾向,由于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 感联系的,因此,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 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所 以能够长期坚持,全神贯注,甚至达到废寝 忘食的地步。五、指导思想v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v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原有的教育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而提出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设计和研究对象v(一)研究目标:v(二)研究对象:苏巷中学2008级3班 和4班学生。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v1、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 研究;v2、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 素;v3、探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

6、学习数学兴趣的策 略。八、研究的过程与方法v(一)研究的主要过程v1可行性论证阶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 )v2、前期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2v3、后期实施阶段(2009、32010、2)v4、总结鉴定阶段(2010、32011、9)(二)研究的方法v1、文献资料法。v2、行动研究法。v3、经验总结法。v4、调查分析法。九、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v1、分层教学,便于统一指导,充分发挥学生 自身潜力。2、注意情感因素,通过合作学习的 方式,达到生生互动。3、运用好教师的表情和语言v4、实施预习、迁移实验,训练良好学习习惯 ,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信

7、心。v(1)、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2)、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数学学 习情景。(图为实验班教师沈晓理用多媒体上公开 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分散难点,降低坡度,减少学 生学习数学的障碍,尊重学生的水平 ,让学生在自信中学习。5、组织各类竞赛,营造数学学习的 氛围。6、开展数学兴趣小组。十、课题研究效果与成果v(一)课题研究效果v1、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开始喜欢数学。具体表现在:v(1)、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v(2)、课余充满了数学气息。v(3)、完成作业的浓厚气息。2、促进学生对知识和生活的理解v(1)、对数学知识的理解。v(2)、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3、培养了学

8、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 神及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可 持续发展。4、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 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二)课题研究成果v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转变,促进了教师的专 业化成长v(1)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学生的世界 无边无垠,要教育孩子,还需心理学、教育学等知 识的随时积累、更新、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 、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使我们的教学能力得到 了提高。课题组的所有老师无论是课题研究的能力 还是课堂教学的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课堂授课理念实现更新,课堂 效益得到新突破。v全体课题组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变,主要表现在:v一是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深入课堂更新自己的

9、教学 观念;v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远程教学资 源,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现 有现代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v三是教师课堂授课艺术得到极大转变,教师成为学 生学习的引导者交流者合作者,对学生是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使得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 要学”,课堂的45分钟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45 分钟。(3)老师们的实验也日渐成熟,先后有十多位老师 的阶段性论文发表获奖以及辅导学生竞赛获奖。v邱良志老师的论文探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 有效途径获省三等奖,v邱良志老师的论文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原因 分析获滁州市二等奖,v杨殿军教师的论文也谈如何

10、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获滁州市二等奖,v陈培富老师的论文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几点体 会获滁州市三等奖,v李国诚老师的论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措施获 滁州市三等奖,v沈晓理老师的论文浅谈数学操作活动提高课堂有效性获 滁州市三等奖,v乔华伟老师的论文让学生“动”起来获滁州市三等奖,v朱家选老师的论文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忧患与希望” 获明光市一等奖。v邱良志老师于2009年5月荣获“滁州市第三届教坛新星”称号 ,v陈培富老师于2008年荣获“明光市教学能手”称号,v沈晓理老师于2008年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获分会二等奖。v邱良志老师的课件反比例函数获滁州市三等奖,v课题组所有教师在

11、校首届数学小论文评比中获指导奖,v邱良志老师于2008年12月被推荐到分会上示范公开课。v李国诚老师的课件平行四边形于2010年获明光市三等奖 。十一、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v1、学生的学习意志不强,存在反复性 。v2、学校受到升学的压力还很大,课题 研究步伐跨度不敢太大,影响一部分教 师的教学思想仍然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 ,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没有明显效果 。v3、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本课 题研究成果推广面不广,主要以本校数 学组应用为主,向其它学科和其它学校 推广的力度在得到专家论证后应加大推 广力度和范围。以达到资源共享和共同 提高的更高层次应用。v课题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课堂,面对学 生。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教学方式的改革不可 能一蹴而就,越深入其中,就发现有更多的问题需 要继续探索。当面对同样的材料,不同学生获取信 息、发现问题的能力差异巨大,如何拉近差距,减 少学习障碍?怎样落实预习,复习的实效性?如何 引导学生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每堂教学的吸 引力?这是我还需努力的方向。教学是一和谐、完 美与超脱,纵然今天难以实现,总有明天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