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与放射防护的基础知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259515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的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的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的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医学与放射防护的基础知识(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adiological Radiological H Healthealth(RadioprotectionRadioprotection)放射卫生学(辐射防护)放射卫生学(辐射防护)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outheast University Tang, Meng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唐萌18951915568(mob.) 025-83272564(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2、ENVIRONMENT FROM THE EFFECTS ENVIRONMENT FROM THE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OF IONIZING RADIATIONStockholm, Sweden 6-10 October 2003Organized by the IAEAIn co-operation with UNSCEAR, the EC and the IURHosted by the Government of Sweden through the Swedish Radiation Protection AuthorityMailing add

3、ress & information under: http:/www.iaea.org/worldatom/Meetings/200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Organized by the IAEAIn co-operation with UNSCEAR, the EC and the IURHosted by the Government of Aust

4、ria through the Austrian Radiation Protection AuthorityVienna, Austria 6-7 May 2004Mailing address & information under: http:/www.iaea.org/worldatom/Meetings/2004绪 论核医学与放射防护的基础知识核医学的发展史(1) 1934年 Enrico Fermi发明核反应堆,生产第一 个碘的放射性同位素。 1936年 John Lawrence 首先用32P治疗白血病 ,这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疾病的开始。 1937年Herz首先在兔进行碘12

5、8I半衰期(半 衰期T1/2 25分)的甲状腺试验,以后被131I( 8.4天)替代。 1942年Joseph Hamilton首先应用131I测定甲状 腺功能和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943年至1946年用131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 核医学发展史(2) 1946年7月14日,美国宣布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进行 临床应用,开创了核医学的新纪元 1951年Benedict Cassen 发明线性扫描机 1958年Hal O.Anger发明Anger照相机 1959年Solomon A.Berson 和Rosalyn S. Yalow发 明放射免疫分析等对影像核医学和体外测定的发 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6、 50年代,钼99Mo-锝99mTc (99Mo-99mTc)发生 器的出现 70年代单光子断层仪的应用和80年代后期正电子 断层仪进入临床应用,使影像核医学在临床医学 中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原子核一、核的组成二、原子核的能级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粒子。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分子在化学 反应里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可“ 分”。原子的内部结构 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 原子 (带正电)(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关于原子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 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

7、不显 电性。故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 数。 (2)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 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 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一、核的组成 原子核(atomic nucleus):由两种质量几乎相等的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原子核的结构及相互关系 二、原子核的能级 一般情况下 最低能量状态(稳态 )放射性核素衰变 高能量状态(激发态) 或高能粒子轰击第一节 核物理基本知识 一、元素、核素、同位素和同质异能素 二、放射性核素与核衰变 三、放射性衰变规律 四、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元素(Element)元素:凡质子

8、数相同的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因此具有相同的 化学特性,是组成不同物质的基本单位。 但其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可以不同,因而物 理特性可有某些差异。 目前,人们已发现的元素有109种,其中 原子序数为61,95109为人造元素。(二)核素(Nuclide) 核素:不仅质子数相同,而且中子数也相同 ,因而质量数相同,并处于同一能量状态的 原子,称为一种核素。每种元素可以包括若干种核素,目前已知的 核素有2300多种,分别属于100多种元素。核数的表示方法如下:X是元素符号,Z表示质子数目(即原子序数 ),A表示核子数。 上右图某些核素左上角质量数之后加m ,表示该核素处于激发态,如9

9、9mTc(三)同位素(Isotope)同位素:凡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 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同的位置,质 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称为元素的同位 素。(四)同质异能素(Isomer)同质异能素: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相同但核所处能态不同的核素互为同质异能素。同质异能武器-第三代、 第四代武器-“伽玛弹” 元素、核素、同位素和同质异能素的异同点 二、放射性核素与核衰变 (一)稳定性核素和放射性核素 (二)核衰变公式和衰变图三、放射性衰变规律 (一)几个概念 (二)放射性活度单位和与质量的关系 衰变常数()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原 子核数与当时存有的原子核总数成正比, 每一种放射核素都有

10、自己固定的单位时 间内衰变百分数,这个百分数叫做衰变常 数(),是放射性核素的重要物理特征参 数。 放射性活度(I)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量。物理半衰期(T1/2)放射性活度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减少 ,其减少至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作物理 半衰期。生物半排期(Tb)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经由各种 途径(生物代谢)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 要的时间。有效半减期(Te):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从体 内排出(生物代谢)和物理衰变(放射 性衰变)两个因素作用,减少至原有放射 性活度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活度(简称活度)过去惯称放射性强度。 现用国际制单位的专门名称是贝可(Bq), 定义为每秒一次

11、衰变。为了更好地表示各种物质中的放射性核素 含量,通常还采用比活性及放射性浓度这二个 参数。 比活性:指单位质量物质的放射性活度,单位是 q/g。放射性浓度:为单位体积溶液内所含的放射性活 度,单位是/l,亦有用单位摩尔物质的放 射性活度来描述比活性的,单位是/mol。贝可与居里之间的关系 四、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二)X、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三)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电离作用 2激发作用 3散射作用 4韧致辐射 5湮没辐射 6吸收作用 7、带电粒子的射程 电离作用是指射线使物质中的原子失去轨道 电子而形成正负离子对,它

12、是某些放射性 探测器测量射线的物理基础,又是射线引 起物理、化学变化及生物学效应的主要 机制。激发作用指射线使某些原子的轨道电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当该电子退激时,能量以光子或热能形式释出。激发作用也是一些放射性探测器工作的物理基础,是射线引起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之一。散射作用指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库仑电场作用而发生方向偏折。散射作用对测量及防护都有一定影响。- 粒子的质量远小于粒子,它引起物质电离和激发的同时,本身有明显的散射。韧致辐射 -粒子在介质中受到阻滞而急剧减 速时能将部分能量转化为电磁辐射,即 射线。在防护上值得注意,即-粒子的吸收 体和屏蔽物应采用低密度材料,如有

13、机玻 璃、铝等。湮没辐射 当+粒子与物质作用,能量耗尽时和物质中的自由电子(e-)结合,正负电荷抵消,两个电子的静止质量转化为两个方闽相反、能量各为0.511eV的光子而自身消失,这叫做湮没辐射或光化辐射。吸收作用射线使物质的原子发生电离和激发的过程使射线的能量逐渐消耗,当能量全部耗尽,该射线则不再存在,称作被吸收。带电粒子的射程带电粒子在物质中沿着最初入射方向所能穿行的最大直线距离称为带电粒子的射程。(二)X、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子引起初级电离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 : 1光电效应 2康普顿效应 3电子对生成效应 光电效应光子与物质原子相撞时,其能量全部 交给原子的一个轨道电子(主要是内层)

14、使 之脱离原子而释放出来,此电子称作光电 子,这种现象称作光电效应,光子在此过 程中消失。康普顿效应入射光子仅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 核外电子使之释出而本身则发生散射,这 种现象称作康普顿效应,释放出的电子称 作康普顿电子,入射光子经散射后称为 康普顿散射光子。电子对生成效应当光子能量1.02时,其中1.02的能量在物质原子核电场作用下转化为一对正负电子,是为电子对生成。余下的能量变成电子对的动能。(三)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子不带电荷,不能直接引起电离,但中子可以与物质原子核碰撞,使原子核受到反冲而运动,这种反冲核可引起物质的电离作用(弹性散射)。中子也可能直接进入物质原子核而使之发生反应(核反

15、应)。第二节 电离辐射量与单位 一、照射量和照射量率 二、吸收剂量及吸收剂量率 三、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率 四、照射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了解) 五、有效剂量当量和集体剂量当量照射量(X) 1照射量(X) 是表示中等能量的光子或射线在空气中致电离能力的物理量。 2照射量率( ) 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称照射量率。照射量和照射量率 二、吸收剂量及吸收剂量率 1吸收剂量( D)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它表示物质吸收射线能量的电离辐射量。 2吸收剂量率 ( ) 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称吸收剂量率。吸收剂量及吸收剂量率 三、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率 剂量当量(H) 是在吸收剂量的基础上考虑刭 生物学效应的不同而设置的一种电离辐射量,它 是直接反映各种射线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学效 应强弱的电离辐射量。剂量当量实为经过适当 修正后的吸收剂量。 剂量当量率( ) 指单位时间内的剂量当量 剂量当量单位 国际制单位是希沃特(),旧的 专用单位为雷姆() 1S=-=100 rem 剂量当量率单位为-或-。五、有效剂量当量 有效剂量当量(HE) 当所考虑的效应是 随机效应时,在全身受到非均匀照射的情 况下,受到危险的各组织或器官的剂量当 量与相应的权重因子乘积的总和为有效 剂量当量。 建议, HE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