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1254636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二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实验二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实验二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实验二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实验二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二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二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二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 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2.学习微生物制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法及无菌操作技术; 3.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实验原理:1、染色原理: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类。碱性染料的离子带正电荷,能和带负电荷的物质结合。因细菌蛋白质等电点较低,当它生长于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时常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或孔雀绿等)使其着色。酸性染料的离子带负电荷,能与带正电荷的物质结合。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因此易被伊红

2、、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等酸性染料着色。中性染料是前两者的结合物又称复合染料,如伊红美蓝、伊红天青等。简单染色法:是只用一种染料使细菌着色以显示其形态的染色法,简单染色不能辨别细菌细胞的构造。2、显微镜油镜工作原理: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是能增加数值口径,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是由其数值口径决定的。所谓数值口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为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所得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表示:NA=nsinNA:数值孔径n:介质折射率 :镜口角的半数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辨别两 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它与接物镜的数 值口径成正比,与光波长度成反比,因此

3、接物镜的数值口径愈大,光波波长愈短, 则显微镜的分辨力愈大,被检物体的细微 结构也愈能明显地区别出来。能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 1/2光波长度数值口径 = 1/2NA 三 、实验器材1、活材料:培养18-24h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 2、染色液和试剂:复红、美兰、二甲苯、香柏油。 3、器材:载玻片、接种杯、酒精灯、擦镜纸、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涂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在载玻片的左、右各加一滴蒸馏 水,按无菌操作法取菌涂片,左边涂金黄色葡萄球菌,右 边涂芽孢杆菌,做成薄的涂面,注意取菌不要太多。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示范无菌操作技术)2、干燥:让涂片自然晾干或者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文

4、火烘干。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让菌膜朝上, 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4、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加复红或美兰染色1-2min。5、水洗:用水洗去涂片上的染色液。6、干燥:将洗过的涂片放在空气中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7、镜检: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将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仔细调焦观察细菌的形态。 8、绘图:9、实验完毕后的处理:将浸过油的镜头按下述方法擦拭干净:a.先用擦镜纸将油镜头上的油擦去。b.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擦23次。c.再用干净的擦镜纸将镜头擦23次。 看后的染色玻片用废纸将香柏油擦干净,再 用洗衣粉清洗。五、结果与

5、思考题1、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应注意些什么?2、按比例绘出你所观察到的细菌的形态,并显示两菌的排列方式。六、注意事项1、油浸物镜的工作距离(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到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很短,一般在0.2mm以内,再加上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油浸物镜没有“弹簧装置”,因此使用油浸物镜时要特别细心,避免由于“调焦”不慎而压碎标本片并使物镜受损。2、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冲洗后,应吸去玻片上的残水,以免染色液被稀释而影响染色效果。简单染色实验步骤涂片 干燥 固定 染色水洗 干燥 镜检结果与思考题: 1、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应注意些什么? 2、按比例绘出你所观察到的细菌的形态,并显示两菌的排列 方式。复红或美蓝1-2min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实验报告必须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按照指 导书的要求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应该简明扼要、叙述准确、数 据完整、绘图清晰且写实,应有讨论、有分析,结论明确。一 般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 实验项目名称;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 4. 实验材料; 5 实验步骤; 6 实验结果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