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25007 上传时间:2017-08-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来 源课件 5 Y K J.Com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认识乘法本课初备2课时共三课时, 本课第 1 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在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点难点: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课前准

2、备: 挂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教学例 1。 (1 )出示例 1 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 2 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 3 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 3 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

3、有多少只,就是 4 个 3 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 4 个 3 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1) 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摆,边摆边说 1 个 2,2 个 2最后填在书上。 (2)第 2 题 让学生直接摆出 3 个 4 根,然后指着小棒 4 个 4 个地数一数,最后填一填。 三、认识乘法 1、教学例 2 (1 )出示例 2 图 观察图,并说一说: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4电脑吗?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 :4 个2) (2) 、认识乘法 老师说明: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4 个 2 相加得 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

4、,写成 22=8,像 24=8 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 )叫乘号(板书:乘号) ,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 。“24”和 2 乘 4”。 (4 )4 个 2 相加得 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 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 2 + 2 + 2 + 2 = 8 (加数) (加数)(加数) (加数) (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 2 = 8 (乘数) (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 24=

5、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 4 个 2 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 ,读作:“2 乘 4”,4 乘 2“,等号前面的叫成熟,等号后面的叫积。 2、教学第 2 页“试一试“ (1 )学生观察图,数一数有几个 4,并填一填。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 (3)讨论;求 4 个 5 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完成“想想做做 “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 1 小题图,提问:1 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

6、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第52 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 2 个,摆 4 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 4 个,摆 2 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3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板书设计: 认识乘法 4 个 2 相加,可以写成: 4 2 = 8 或

7、2 4 = 8 乘号 乘数 乘数 积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6课题:认识乘法本课初备课时共三课时, 本课第 2 课时个人复备栏7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强对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并能灵活运用乘法。 2、进一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能自觉地在练习中把两者有机结合统一。 3、能熟练读、写乘法算式,并加强对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和理解。重点难点: 加强加法和乘法之间的沟通,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熟练运用。课前准备: 光盘、小棒教学过程: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乘法,你们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下面老师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记性最好,通过一

8、次见面就记住了新朋友的特征,谁愿意试试? 一、复习旧知,导入练习 1、学生介绍,老师适时板书回顾要点 (1) “几个几相加”可以写成简便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的意义 就表示“几个几相加” (2 )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3)计算乘法算式的积时可以想加法算式。 2、小结:小朋友友真厉害,记住了新朋友的这么多特征。我们知道了这个新朋友原来是以前的老朋8友“加法”变来的,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 ,下面我们和加法、乘法这两个好朋友一起来做游戏好吗? 二、实践操作 摆一摆 3 个 2 (1)学生独立摆,同桌检查 (2)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 (4)追问:你是怎么

9、计算出乘法算式的结果的?(为什么只要想加法算式就可以呢) 2 个 5,5 个 2 每题过程同上, 讨论:为什么摆出的小棒不一样,写出的加法算式也不一样,可是写出的乘法算式却一样呢? 读一读写的乘法算式,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 2 题、第3 题。 (1)四人小组: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分别是如何得到的?进一步结合图分析两个算式的意义。 2、出示练习一第 4 题 (1)四人小组: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这题和第 2、3 题有什么区别?没有了加法这个好朋友,怎么得出乘法算式呢?说说每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3、出示第 5 题 (1)独立完成 (

10、2)同桌检查:读一读乘法算式,说说各部分名称以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板书设计: 练习一练习设计: 9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认识乘法本课初备10课时共三课时, 本课第 3 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11重点难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能列出乘法算式解决问题。课前准备: 光盘教学过程: 一、沟通加法

11、、乘法的联系 第一组练习: 3+3+3+3= 5+5= 6+6+6= 4+4+4+4+4= 完成算式,并说说等号左右两边算式表示的意义。 你发现了什么(形式不同,意义相同) 小结:乘法是由加法而来,是比加法更简便的形式,它们表示的意义都相同,都表示“几个几相加” 第二组练习 3 个 5 相加 7 个 2 相加 2 个 4 相加 (1)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 )追问: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为什么可以通过加法来计算? 二、练习 1、出示第 6 题 第(1)小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2 )完成图右边的填空; (3)完成算式:23=6(个)或 32=6(个) ; (4 )提问 2

12、、3 、6 分别表示什么?23 或 32 表示什么? (5 )6 是怎么得来的呢,除了看图还有别的方法吗 第(2 )小题,步骤同上,同桌交流,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以及是如何得来的。 2、出示第 7 题 (1)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图意 (2)追问: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呢 (3)独立列式:1224=8(个)或 42=8(个) 。 (4)分析乘法算式 3、出示第 8题 ( 1)独立完成算式 (2)汇报交流 4、出示第 10 题 (1)小组讨论:找出“几个几”并完成在书上。 (2)汇报交流:板书 2个 64 个 2 (3)猜一猜:几个几分别表示图上的什么? 根据黑板上的“几个几”分别列出乘法算式。 (4)全班交流:结合图意说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练习一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13来 源课件 5 Y K J.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