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暑假作业2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24126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暑假作业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历史暑假练习(二)高二历史暑假练习(二)1唐朝法律允许百姓以击登闻鼓、拦御驾、街衢拦官、投匦方式等非常规方式申诉冤情,如所述属实,则不会受惩罚, “如有不实者,各合杖八十” 。这主要说明( )A唐朝政府借此使民情上达 B “街衢接诉”成为政府肃贪重要手段C唐朝司法腐败和法律苛严 D政府利用街道的公众效应教化百姓2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任出征军队的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这一变化反映了( )A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B军事指挥系统的紊乱C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 D中央权势集团的消长3唐代曾盛行修撰谱牒(记述氏族世系的

2、书籍)638 年唐太宗在修氏族志时标榜说:“诚欲崇树今朝冠冕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 ”659 年唐高宗改氏族志为姓氏录 ,收录姓氏大大少于前者,只限时任五品以上官员。这反映了( )A传统门阀贵族力量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B唐朝门第观念进一步增强C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依然保持特权地位D唐朝社会上下流动性减弱4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折奏事,甚至是风闻奏事,皇帝朱批后迅速发回,既快又保密。密折制度的实行( )A意在解决决策依据与驾驭官僚队伍问题 B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社会作用C表明奏折上报的渠道被堵塞 D目的是弥补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5明代皇帝在处

3、理密疏时,既不需内阁的票拟,又不必司礼监太监代为批红,批答后也不必经过六部驳正发抄。这反映出( )A明朝处理奏折的程序混乱 B明朝皇帝用“密疏”监督官员C明代强化君权的措施多样 D内阁充当了内侍、顾问角色6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 ,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2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 )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C “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D “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7古罗马的等级制把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起来。第一等级的公

4、民人数少,社会地位高,他们交税最多,尽的军事义务也最多,所获政治权利也就最大。这样( )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有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C体现了“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的原则 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8古代雅典城邦,会于每年冬天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举产生一百多名官员包括步兵及骑兵指挥官、财政官员、及主管宗教事务的官员,之后会对这些官员进行职前训练及测试,好在古希腊仲夏新年时使这些官员顺利投入工作。这说明古代雅典( )A坚持代议制民主原则 B注重部分官员的专业化发展C带有贵族政治的色彩 D在城邦内部实行直接民主制9在古代雅典,因为控辩双方的言辞差别,陪审法庭会判处无辜的人有罪;也会因恻隐

5、之心或辩护人的雄辩而把事实上的有罪之人释放。这说明( )A辩词在法庭具有决定作用 B陪审法庭的辩论忽视事实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公民的法律专业素养缺失10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指出:“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 ”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 A以自然法精神治理国家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奴隶主企图掩盖他们对奴隶的暴政 D王权与族权的结合11有人抱怨说,法国 1875 年宪法只有两条,第一条:总统具有一切权力;第二条:总统不得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该观点认为法国 A共和制确

6、立历经曲折 B内阁凌驾于总统之上 C议会制约总统的权力 D内阁独掌国家行政权121878 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后生效。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3A成为名副其实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B首相有权力解散议会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D联邦议会没有立法权13自 1789 年到 2003 年,美国总统共用了 1484 次常规否决,国会推翻的否决为 106 次,大约有 75%的总统否决被国会推翻。这表明A美国总统权力不断扩大 B美国难以实现权力制衡C政府遵循美国宪法原则 D联邦

7、总统维护选民利益14公元前 4 世纪,雅典官员在任职前要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还要在一年的任期内接受公民大会 10 次的信任投票,在任期结束时还要接受账目审计。这些规定直接目的是为了A维护民主制度 B体现法治精神 C防止权力滥用 D实现轮番而治15有学者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时指出:“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实质是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B容易产生多数人的暴政C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D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权力16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

8、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这表明(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利 D “主权在民”的观念在不断强化17据统计:18781887 年间,英国政府议案占去下院 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 年增加到 845%。在 1900 年前后,英国内阁已经合法占用了下院五分之四的议事时间。这表明英国( )A议会核心地位丧失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内阁的权力在膨胀 D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8材料一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以御史监察和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

9、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至八品之间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并且要求严格。明代要求“(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 ,且“新进初仕,不许除授御史” 。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职4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常驻与巡察,例行与不定期巡察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 摘自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材料

10、二 清政府 1908 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 “上自朝廷,下至庶民,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 ;“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 ,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 。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清末新政以后,逐步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等新式传媒工具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 “庶人不议”的禁令被解除了。 摘自简析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材料三材料三 美国的建国者从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制衡体制,以

11、防止某一分支的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监察体系,行政的监督任务被分散到各个行政部门分别执行。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系统、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11分) 5(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清时期与近代西方监察制度的异同点,并简析其共同影响。 (14)19 (12 分)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 君主

12、集权的帝国体制: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620 (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唐僧取经的典故,由于明朝西游记的渲染,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尽人皆知的故事了。 西游记突出地描写了唐僧的宗教热诚和旅行艰苦方面,至于学术成就,根本没有提到。不止如此,唐僧的性格,如西游记所描写的,忠厚老实,优柔寡断,偏听偏信。但历史人物的唐僧是虔诚的佛教徒,是非常坚强的,勇敢的,不怕困难,不怕艰险,百折不回,是个仁慈、厚道、博学多

13、能、辩才无碍的英雄人物。 吴晗杰出的学者玄奘 材料二 僧玄奘, (隋)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广阅博览,接触了各派佛教经典和理论著作) 。尝谓翻译者多久有讹谬,帮就(想去)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玄奘既辩博出群(深通佛学,擅长辩讲) ,所在必为进释难(宣讲佛经,参加辩证会) ,蕃人远近咸尊之。在西域十七年,经百余国,悉解其国之语,仍采其山川谣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记十二卷。贞观十九年,归至京师。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于是诏将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于弘福寺翻译。 (注:古之西域包含今中国新疆大部及中亚部分地区) 旧唐书玄奘传 (1)根据材料概括小说与历史记载中唐僧的不同。 (6

14、 分) 7(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僧西游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9 分)8高二历史暑假练习(二)参考答案高二历史暑假练习(二)参考答案15 ADAAC 610 CABCB 1115 CCCCB 1617 BC18 (1)特点:“以小驭大” 、 “位卑权重” ;选任御史、谏官有严格的制度和要求;拥有相对独立的行使职权的权力;重视对地方的监察。 (8 分) 成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3 分) (2)相同:都体现了分权色彩;都加强了社会监督;加强立法监督,维护了法律的权威。 (6 分) 不同:西方监察制度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范畴,是近代民主制度;晚清的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君权。 (

15、4 分) 影响:有得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本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胡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4 分)19增加内容一:明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2 分) 理由:朱元璋明朝建立后,相权严重威胁皇权(皇权受到制约) ,为加强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朱棣建立内阁制度,都折射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4 分) 增加内容二: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 分) 理由: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基础上) ,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在此条件下稀疏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计日受值”的商品货币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4 分) 增加内容三:明朝活跃的思想和科技成就(2 分) 理由: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早期民主思想产生,代表人物为李贽;明朝中后期,陆王心学得到发展和传播。明朝总结性科技成就突出,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代表。 (4 分) 其它言之有理亦可给分20 (1)不同:小说认为唐僧只是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