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24102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海南中学海南中学 201620162017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理科)高二历史试题(理科)第一卷第一卷 选择题(选择题(6060 分)分)本卷共本卷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60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目要求,请选择。请选择。1.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 “儒术 ”指( )

2、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3.大力宣扬 “宇宙便是吾心 ”、“心外无物 ”观点的理学家是( )A、王守仁 B、朱熹 C、程颢 D、程颐4.明末清初 “离经叛道 ”的思想 家是( )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5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B.对自然界的研究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D.对人性的研究6右图引发了( )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农民战争7.关于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B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

3、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2C后者强调“理性”,是对前者“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 D都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8.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 罗盘针 B. 地动仪 C. 造纸术 D. 雕版印刷术9. 有关宋词繁荣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B. 更能适应市民生活需要C. 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D. 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10.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从这些对国画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国画的艺术特点是( )追求对自然景物的逼真

4、描写 注重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 局限于时空的限制 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A. B. C. D. 11“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进化论的提出 C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D量子论的提出12对中国维新变法运动起着促进作用的自然科学成就是( )A. 达尔文进化论 B. 爱因斯坦相对论 C. 启蒙运动的各种学说 D. 社会主义理论13在 19 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当时的英国已广泛

5、使用蒸汽机 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 B C D14.被誉为洋务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未超越洋务派的历史局限15.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 24 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3(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16

6、.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 )A B C D17.“两弹一星”是指( )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C.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8下列反映了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文艺界生机勃勃的景象,其原因在于实行了一项重大方针,它是( )小说青春之歌 历史剧茶馆 周恩来与小演员全影 电影五朵金花剧照A.“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我国把基础教育放在更

7、重要的战略地位的做法有(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加快课程教材改革 着手实施“211 工程”A. B. C. D. 420德意志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虽然饱受贫困、耳聋、失恋的痛苦折磨,却能顽强地扼住命运的咽喉,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不朽的作品。对其中的一部作品,恩格斯给予高度的评价:“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有听过”。这部作品是A蓝色的多瑙河 B小夜曲 C命运交响曲 D天鹅湖第二卷第二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4040 分)分)本卷有本卷有 3 3 小题,小题,2121 小题小题 1212 分,分,2222 小题小题 1212 分,分,2323 小题

8、小题 1616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21.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萌发了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材料二 图文材料:中国

9、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1881 年 7 月 23 日纽约时报社论材料三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3 分)概5括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4 分)(2)透过材料二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3 分)(3)举一例能佐证材料三观点的史实

10、。(2 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请回答:(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 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描绘的分别是哪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物?(3 分)(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1 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2 分

11、)(3)材料二中“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诗篇”围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4 分)23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百年的第二次民族反思(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请根据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16 分)67海南中学海南中学 201620162017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一卷第一卷 选择题(选择题(6060 分)分)本卷共本卷

12、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60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AACCDA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DBBCABDC第二卷第二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4040 分)分)本卷有本卷有 3 3 小题,小题,2121 小题小题 1212 分,分,2222 小题小题 1212 分,分,2323 小题小题 1616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21(12 分)(1)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

13、实行民主共和)。(3 分)作用:推动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4 分)(2)清政府开始重视海洋权,建立比较强大的近代海军;清政府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不利的外部环境;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没能实现国家的强大。(3 分)(3)任选一史实作答。如:“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清政府的冷遇”;“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与封建顽固势力的交锋”;“民主共和观念与尊孔复古逆流的冲突”。(2 分)22(12 分)(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 分) (2)邓小平。(1 分)十一届三中全会。(2 分)(3)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

14、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4 分)23(16 分)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制度;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力图改造中国社会。(4 分)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8 分)评价: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8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2 分)对东西方文化存 在绝对肯定和全盘否定的倾向。(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