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5123322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 市水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调水专题研究李珍明上海市水利管理处摘要上海属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水位落差较小, 加之受海水顶托,内河水流缓慢,较易产生淤积 黑臭现象,俗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本文探讨 如何充分利用潮汐动力,通过遍布全市范围内的 主要控制水闸在涨潮落潮期间的联合调度运行, 对河道水体水质、水量的监测来进行闸门水泵的 智能控制,实现水体的定向、定量和有序流动, 在不同水域范围内分别实现水体的小循环、中循 环和大循环,达到引清冲污、水源地保护、科学 合理利用水资源、全面改善本市水环境质量的目 的。本文还对下一步的引清调水工作提出了一些 对策措施。情况分析w1.1

2、河道水闸现状根据2006上海市河道报告提供的数据: 全市现有河道33127条,长24915公里,湖泊26个 ,面积73.1平方公里,河道(湖泊)总面积642.7 平方公里,河面率为10.1%河道水质情况:在对617.9公里的河道评价 中,类和劣类水河长共占70%,河道水质现 状不容乐观。全市现有水闸1991座,大部分水闸在确保 防汛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引清调水。 w1.2 引清调水情况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引清调水根据“截 污、疏浚、调水、治岸”的河道综合整治工 作要求,在保证防洪除涝安全的前提下, 以改善主要河道水质为目标,充分利用潮 汐动力,对群闸群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 ,促使内河主要骨干河道水体定

3、向、有序 流动,从而带动其它中小河道水体的定向 、有序流动,增加河网水体的更换次数, 有效改善内河水质的目的。 w1.3.监测系统情况上海市水闸泵站自动监测系统仅能 提供89座一线水闸的内外河水位、闸门 水泵运行工况和闸站现场实景图像等信 息,对于河道水体的水质、流量等方面 的自动监测系统目前尚未建立,不利于 引清调水工作的宏观决策和指挥调度。 落潮时外河水位逐步下 降,当外河水位开始低 于内河水位时开闸放水涨潮时外河水位逐步上 升,当外河水位开始高 于内河水位时关闸挡水“麦莎”台风期间:2005年8月6日0:00至8月7日0:00苏州河水闸的水位闸位曲线 落潮时外河水位逐步下 降,当外河水位

4、开始低 于内河水位时开闸排水涨潮时外河水位逐步上 升,当外河水位开始高 于内河水位时关闸挡水上海市水闸泵站自动监测系统 为水资源调度提供实时有效信息在苏州河水系进行“东引南北排”试验中:从 苏州河水闸引黄浦江水入苏州河,再由沿河水闸 从苏州河引水,北面通过蕴藻浜东闸排出,南面 通过淀浦河东闸排出,特别是新的苏州河河口水 闸建成后,实现了双向挡水,为从黄浦江大规模 的引入清水创造了条件,需要研究新的苏州河河 口水闸建成后,采用什么方案引清冲污的效果好 ,需要根据现有的水位、闸位、雨量及水泵运行 情况等基础数据,通过分析,选择最佳的引清调 水方案,实现改善苏州河水系整体水质的目标。苏州河水系引清调

5、水示意图1、黄浦江涨潮时:苏州河河口水闸开闸引水,清水资源从黄浦江进入苏州河及沿线支流; 2、黄浦江落潮时:苏州河河口水闸关闸,保持内河水位,同时,各排水闸门开闸放水,苏州河 沿线各支流通过蕴藻浜东闸、淀浦河东闸将内河水体排入黄浦江,实现整个水系的定向有序流 动,达到引清冲污、改善中心城区内河水质的目的。开 闸 引 水涨 潮落 潮沿线水闸开闸引 水关 闸开闸排 水开闸排水引清调水的分类 w小循环调水:水体在一个较小的区域 内进行的循环流动 ;w中循环调水:在部分中心城区或水系 相对独立地区进行局部范围的水体循 环 ;w大循环调水:在全市范围内的多个水 系实行的跨区域水体循环调度 。对策措施w完善自动监测体系w建设空间地理信息系统w建立河网水力水质数学模型w建立健全引清调水专家系统w建立引清调水决策支持系统w实现对水闸泵站的智能控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