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说课稿.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232175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巨人的花园说课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巨人的花园说课稿巨人的花园说课稿巨人的花园说课稿篇一: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2、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二、解读文本,说理念细细品读课文,发现作者笔下的巨人,当阴冷的自私盘踞在心头之时,孩子们远离,他的花园雪花飞舞;当温暖的阳光照彻巨人心房的时候,孩子们亲近他,他的花园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王尔德以艺术的形象告诉我们,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更不可能拥有人生的春天,甚至会扼杀一切的美与希望。所以我打算以“变

3、”为中心,辐射全文,围绕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为中心展开教学。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整个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蕴,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三、联系实际,说策略1、策略特点:根据本文表达运用对比这一显著特点,在教学中也运用对比的朗读感悟方式,以情导读,以读促悟。2、教学法:根据课文特点,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通过想象情境教学法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

4、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引导学生自渎自悟、合作讨论,关注课堂教学生成,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四、循序渐进,说流程(一)、激趣导入1、师: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有趣的童话。2、揭题,齐读。(二)、初读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1)、生字词认读:(2)、指导书写“覆盖”(三)、品读感悟(1)寻找描写花园的句子,进行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迷人 荒凉 鸟语花香,引出“围墙” ,是“围墙”让花园发生了变化。(2)、点拨,梳理:谁砌起了这道墙,是怎样砌成的?让孩子寻找巨人斥责孩子的句子,感受“砌墙”

5、 。 在找、读、品、悟中,感受巨人的自私、冷酷、狭隘。(3)“砌墙”后巨人得到怎样的结果?再次找、读品悟,通过与巨人斥责孩子语句的对比朗读中,让学生明白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4)这无情的墙拆了吗?是什么让巨人转变了态度呢? 随着对课文的分析,逐步板书迷人 鸟语花香自私 荒凉 快乐苦恼无私的分享 真正的快乐(四) 升华情感1 同学们,从巨人的花园重新充满欢声笑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 请为这个美丽的花园起个名字并说明理由。3 送巨人一句话。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表达及概括能力,形成自己的名言,告诫巨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陶冶。(五)课外拓展把巨人的花园编成童话剧,以小

6、组为单位演一演。五、回眸课堂,说反思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孩子对童话的浓厚兴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师的精心引导,因为孩子们毕竟没真正掌握阅读童话的技巧。在教学时,我让朗读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通过多层次的多形式的反复品读、揣摩感悟,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体会花园的变化环节中,在我让学生找出描写

7、花园变化的句子,反复品读后出示冰雪覆盖、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的画面,与前面美丽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体会巨人的态度环节中,通过自行朗读感悟,揣摩巨人的心理,因为描写巨人冷酷无情的语气是文章朗读评论的重点。这个地方理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重点句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句话的理,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为他们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们学有所获。感悟性阅读 抓住重点,这一块的阅读,需要抓住重点,品读感悟。解。课的最后,链接本文的作者王尔德,名人档案。拓展作业,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把巨人的花园编成童话剧,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

8、听。学生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巨人的花园说课稿篇二: 一、说教材巨人的花园是人教实验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二、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

9、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童话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基于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三、说教法学法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10、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四、说教学程序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初读全文。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童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

11、有很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1.教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2.读题想象。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在你的心目中,这个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好课文埋下伏笔。3.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读顺课文。(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第二环节:精读课文,突破重点。(一)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读1.提示说话,接触对比想想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

12、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并在相关的语句下画上记号。稍后,适时请学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关的语句。2.对比朗读,感受对比以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读读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再读读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花园后来又富有春意的语句,最后再读读描写花园变成了冬天的语句。(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1.巨人的性格(1)我这样引导学生:“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2)“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我让学生再次认真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3)当学生交流完后,我适时出示相关语句

13、:“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 “喂!你赶快滚出去!”在研读巨人斥责孩子们这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们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2.孩子们的性格让学生试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并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1.让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的句子。2.再让学生找出

14、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点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再次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三环节:巧设练笔,升华情感设计有创造性的小练笔:“巨人赶走了小孩,你觉得他赶走的仅仅是小孩吗?还有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在练笔中,再次升华学生的情感。第四环节:综合学习,拓展延伸。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当学生明白童话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或在小组内对人物形象议一议。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五、说作业设计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3、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六、说板书设计(这样设计,从内容到思想,清晰地浓缩了本课的文眼和精髓,本课的重点、难点一看板书就一目了然。)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我相信一定能出色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