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探究使用者资讯偶遇情境中的经验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22520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研究主要探究使用者资讯偶遇情境中的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本研究主要探究使用者资讯偶遇情境中的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本研究主要探究使用者资讯偶遇情境中的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本研究主要探究使用者资讯偶遇情境中的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本研究主要探究使用者资讯偶遇情境中的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研究主要探究使用者资讯偶遇情境中的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研究主要探究使用者资讯偶遇情境中的经验(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an exploration beyond information seeking 陳川淼 97.10.11Title: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An exploration beyond information seekingAuthor: Sanda ErdelezDegree: Ph.D.School: Syracuse University Date:1995Pages:201Subject: Library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大綱lconceptual approac

2、hlResearch QuestionslMethodslMETHODOLOGYlresearch design l data collectionl study respondentsl data analysisl issues of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conceptual approachl本研究主要探究使用者資訊偶遇情境中的經 驗、行動、思想、情感等。l瞭解使用者資訊偶遇時的行為conceptual approach概念取向 (conceptual approach) 本研究的概念取向是基於三個關鍵假設:資訊偶遇是資訊獲取的區分形式資訊偶遇的特徵可察覺及描

3、述資訊偶遇有助於擴大使用者資訊行為的範圍Research Questions 資訊偶遇的特點是?使用者有關資訊偶遇之行為?研究問題1有四個層面:userenvironmentinformationproblem研究問題2:資訊偶遇不是一孤立行為Methods l問卷:132個受訪者 l引導式的訪談(Guided Interviews):12個受訪者METHODOLOGYl本章解釋了研究方法和程序。重點是考慮到質的研 究設計和程序,因為探索和描述性質的研究。質性 方法似乎是最合適提供一個初步了解的方法,本研 究在解決這兩個研究問題:l資訊偶遇有哪些特點?l資訊偶遇涉及哪些使用者資訊行為?l這章方

4、法論的議題有:l research design, l data collection, l study respondents, l data analysis, and l issues of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Research Designl這項研究採用了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設計l研究設計選擇,希望制定一個初步了解的資訊偶遇 及資訊偶遇後所獲得新資訊作為研究課題 l有人認為第一章中,目前資訊行為的模式主要強調 資訊尋求和不提供理論解釋的其他形式的資訊獲取 。出於這一原因,在Kerlinger的terms,這項研究是 無法測試資訊偶遇解釋或預測系統的構建,理

5、論所 提出的定義和變數之間的關係 l( Kerlinger , 1986年)相反,研究探討了非結構 化的領域,以便確定尚未得知的關鍵變數。 ( Babbie , 1989年) Research Designl在新的研究問題和缺乏檢驗的理論,這項研 究選擇一個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設計主要的 原因。 l由於它的探索性設計,這項研究並沒有提供 明確的答案資訊偶遇,其結果並不普及到廣 泛的人口資訊的使用者。相反,這項研究提 供了一個歸納洞察什麼特點,資訊偶遇,以 及它的重要性是在更廣泛的範圍內使用者資 訊的行為。Research Plan 第一階段資料蒐集開放式調查,團體情境的管理資料分析內容分析調查數

6、據,編碼方案的發展, 編碼,描述統計分析第二階段資料蒐集引導式的訪談資料分析編碼以及訪談紀錄的內容分析第三階段報告和解釋的研究結果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s l結合開放式的調查和引導式的訪談,兩個質 性數據收集方法,產生數據與理想的特徵。l質性研究方法很適當,因為研究的對象是真 正資訊偶遇的受訪者。利用實際生活和最近 有資訊偶遇經驗增加了數據的有效性和可靠 性的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s lPhase I認為是適當數據收集的方法,因為 它不花費研究人員與一些受訪者大量的時間l採用開放式l Phase II 一般訪談的形式,採用引導式訪談 (半

7、結構式)l質性的訪談是一個數據收集方法,提供了豐富的 口頭研究數據,常用於人類學實地研究。l (Pearsall, 1970)的一般訪談指導形式中的引導式 訪談結合openness開放的非正式對話訪談與結構 的標準化open-ended開放式的訪談。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s l此研究利用兩個資料蒐集工具lPhase I :開放性問卷lPhase II : interview guide 訪談指導Questionnaire l問卷調查目的:提供詳盡資訊偶遇之經驗l問卷前言包含一段資訊類型簡介,受訪者需 要憶起最近資訊偶遇經驗Questionnairel問卷調查表選擇

8、35位受訪者作為前測l問卷調查內容主要讓受訪者回答下列問題:l資訊偶遇從發生到結束這段時間的情況l描述資訊偶遇事件l描述資訊偶遇發生前後自我情感與思想l解釋為什麼資訊偶遇是或不是先前要求 l他們偶遇資訊的情況l特別事件資訊偶遇是否會影響之後資訊尋求l描述多久或多常發生資訊偶遇l提供研究評論Interview guide l引導式訪談目的:以豐富的研究數據,詳盡 解釋資訊偶遇的經驗l受訪對象樣本:從Phase I 問卷調查對象取 得l訪談過程採用訪談指引(interview guide) 的步驟step敘述可能問題的例子1前言: 此追蹤研究的目的 主題如何選擇 訪談的邏輯目的清楚嗎? 知道訪如何

9、進行嗎?2有關調查資訊偶遇經驗的問題: 細節的經驗報告調查有關資訊偶遇四個方面 資訊活動型態與類型的分類資訊偶遇發生的地方? 解釋當時你做什麼? 你偶遇資訊的類型為?3回憶其他資訊偶遇的經驗不同活動資訊型態 資訊活動型態與類型的分類你記得那些突然出現有用的有興趣的資訊,當時你 在找哪些其他資訊?4受訪者資訊偶遇一般的特點: 喜好資訊偶遇的環境 喜歡或不喜歡資訊偶遇 利用或處理偶遇資訊你多久會遇到這些資訊? 你喜歡或不喜歡這些碰出來的資訊? 這些你碰到的資訊你通常會怎麼處理?5理想的資訊偶遇環境特點: 系統設計、資訊組織、編排如果你可以創造資訊偶遇的環境,你希望他是怎樣 的?6結尾: 最後意見想

10、法的蒐集 感謝受訪者還有什麼事我們為提到的,你不妨告訴我,或問我 ?Respondents l受訪者來自奧斯汀 的Texas大學的教職員與 學生,為了初步了解不同的使用者資訊偶遇 的情況,資訊偶遇的經驗,需要加以探討。l由於以往的研究證實,使用者日常工作,角 色和職責都會強烈影響不同使用者的資訊行 為。 ( Reneker , 1992年)的樣本包括足 夠的人不同的數據,提供各種各樣的角色和 職責,因此,收集各種各樣的遭遇的經驗。Sampling l抽樣程序在這研究中有兩部份:l確保不同使用者個人資料檔在研究第一階段 有被選取l確保受訪者有豐富資訊偶遇的經驗選定於第 二階段抽樣方法:非機率抽樣

11、(non-probability sampling )Samplingl在非機率抽樣研究人員不隨機抽樣母群體進 行研究,而是利用他們的知識和專長,作為 樣本選擇l(Kerlinger, 1973)由於此研究旨在提供一個初 步的了解資訊偶遇,並沒有打算廣義陳述資 訊偶遇行為的人口研究,概率抽樣更為正式 的方法,被認為是不必要的影響這項研究的 目標。一個經常有資訊偶遇經驗的受訪者, 被視為更合適的樣本。Sampling procedures lPhase I (調查) :l從奧斯汀 的Texas大學選取受訪者l參與這項研究徵求共150受訪者: l從大學部選取兩個班級的學生(考古)l研究生兩班(教育

12、和人類學) l在一個繼續教育研討會的與會者l兩個科系辦公室工作人員(圖書館和資訊科學與工 程) l五個科系的教師(圖書館和資訊科學及教師研討會的 參與者) Sampling proceduresl132份有效問卷,18名受訪者選擇不參加。 18位中,只有兩名受訪者明確表示,他們不 記得資訊偶遇的經驗。其餘16位問卷填答為 完整或沒時間參與。 l132個參與者有效提供不同的專業及個人角 色,創造一個豐富多樣的資訊偶遇的經驗 Sampling procedureslPhase II (訪談) :l從第一階段選擇適用樣本l選擇28位受訪者,針對問卷調查第八項,他們經常富有資 訊偶遇經驗l訪談28位中

13、的12位(註1):l三位大學生l兩位研究生l兩位工作人員l兩位教師l三位繼續教育的學生(註1)共有16個進行了採訪,但是有四位受訪者的錄音帶不能轉錄由於技術上的困 難。Sampling proceduresl在選擇這12個受訪者特別重視他們的:l代表性-不同資訊偶遇經驗l興趣-對本研究感興趣l限制-最後所選定的受訪者進行面談的另外兩個因 素,受訪者提供採訪和時間對研究的行程有所限 制。 Data analysis l質性研究設計和收集的數據在本研究中所需 的資料分析程序,引導探究受訪者資訊偶遇l幾個資料分析有效的方法,在文獻中可發現 :l人種學研究(區域分析) l分類研究(面分析) l傳播研究

14、(質性和質性的內容分析) Data analysisl Domain analysis :人類學分析l這一分析過程涉及包含建立一個類組的含義,確定了語義 關係和其他較小的類組的關係。 l(Spradley, 1980) Faceted analysis :l也是一個感應過程中組織一些主題領域納入合乎邏輯的群 體(面)的基礎上,一個單一的特徵或部門。 l這種類型的分析比傳統的分級分類是較不嚴謹較有彈性。 l(Austin, 1960).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l在質的內容分析,各類未建立前的時間,在一個更加系統 化質性的內容分析。當前的重點是確定主題,而不是質

15、性 分析的頻率。 (Berelson, 1952) Data analysisl研究資料從問卷調查和訪談的開放性問題組 成l資料分析的架構包含四個層面,由文獻中所 衍生出來:使用者,環境,資訊和問題的層 面 l每個層面分為:analytico-synthetic 群體或 facets l為了提高效度,資料分析過程反覆前測,直 到全部數據都建立起來Data analysisl了確保質量的分析和研究結果,下列為一般數據編 碼規則: l盡可能保留受訪者原始陳述l編碼明確表示l如果提供的數據(即問題的答案) ,但不完整或不明確, 每一個漏掉的代碼編碼要素”不具體”l如果數據沒有提供,所有適用的代碼編碼

16、要素”無效”l建立一個簡短類別的分組清單和失敗的原始編碼類別l進行二次編碼(同一個簡短的類別)的數據編碼與”不具體” 初次編碼。 Data analysisl該訪談的錄音帶,轉錄和文字資料中所載的 採訪記錄編碼簡稱核心概念 ”theme”作為編 碼單位l theme是一個“實體概念:一個事件,思維過 程,或觀點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連貫的整體 ”Data analysisl( Camey , 1972年)個人核心概念 ”theme” 在個別訪談筆錄,標記,然後比較 其他訪談紀錄。l訪談紀錄的範本見表二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lInternal validity lExternal validity Internal validityl內在效度是試驗性研究(pilot study)過程中關切的 問題l 試驗性研究的目的為評估選定的資料收集方法,是 否 妥善解決研究的問題l具體來說,審查試驗性研究的效果差異,問卷上的 說明質性的受訪者描繪他們資訊偶遇的經驗l參加試驗性研究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