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1210782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小题) 119 世纪 70 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2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 260 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

2、.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319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4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 5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

3、、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A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 B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 C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 D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 - 2 -6. 王安石所言的“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变法措施是 A青苗法 B市易法 C保甲法 D免役法7.魏书食货志记载:“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 ”北魏孝文帝时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有 推行均田制 实行三长制 实行俸禄制 废除宗主督护制A B C D8. 宋仁宗时, “天下田畴半为形势(指官僚地主)所占”

4、,对此宋代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均田制 B. 农田水利法 C.青苗法 D. 方田均税法9. 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生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C.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10. 在教义方面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加尔文教主张的是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 B.教职人员可以婚嫁C.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D.先定论11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12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

5、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 3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131904 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 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日俄休战 14.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15.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 鼓励发展工商业 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

6、治权利 创立五百人议事会A B C D16. 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17.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比较出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18. 使维

7、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事件是- 4 -A公车上书 B保国会成立 C强学会的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19.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他参与了“尊王攘夷”活动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A B C D20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21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8、 C免役法 D市易法 22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2319 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 20 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24. 在穆罕

9、默德阿里登上埃及政治舞台之际,对埃及争夺最激烈的西方国家是- 5 -A.法国与奥斯曼土耳其 B.英国与奥斯曼土耳其C.英国与法国 D.英国与德国25. 假设你生活在王安石变法时期,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录取? 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依靠“恩荫”26. 阿里政权建立前,埃及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有A.反对外来侵略 B.反对本国封建统治C.反对资产阶级统治 D.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27.下列不属于西欧宗教改革作用的是A. 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B. 促进了西欧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 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影响 D. 使人们摆脱了宗教思

10、想的束缚28. 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或措施中为未来资产阶级政权提供借鉴的是A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 B加尔文主张民主共和教会 C加尔文主张勤勉敬业和积极进取 D因信称义的教义29. 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主要体现了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30.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该法令是A.均输法 B.募役法 C.青苗法 D.市

11、易法31.下图为2006 年以来的中国 GDP ,读图分析,造成 GDP 出现最低值的主要原因是- 6 -A.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B.中国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C.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制裁 D.国际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32古人云:“天子之耳不能自聪,天子之目不能自明” 。因此,中国古代建立了 A监察制度 B三公制度 C谏议制度 D选官制度33以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不同之处是 A具有人文意识 B提倡独立思考C关注现实社会 D评判事物标准34根据 1871 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 ,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 。直到威廉一

12、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 “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 。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 ,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C德意志帝国没有结束分裂局面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35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张闻天曾指出:“根本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同时面对太多的敌人,- 7 -最不应该的就是两个拳头去打人,要知道,打倒一切是小孩子的幻想,结果是被一切打倒。 ”张闻天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巩固工农联盟 B开展武装斗争 C建立统一战线

13、D争取进步力量36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指出,讲战争危险,从毛主席那个时候讲起,讲了好多年了,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又讲了好久。现在我们应该真正冷静地做出新的判断。 “新的判断”是指 A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大规模的战争有可能发生 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37.续文献通考中对中国某一朝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有这样一句评论:“天子之威福无下移,盖隐然周世六官(象宰、旬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后世分别作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的别称)之征,而独冢宰(冢宰也作为宰相的别称)不制国用,司徒不掌邦教,以此小异耳。 ”其评论的是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38. “

14、盖上下交则为泰,不交则为否。天生民而立之君,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後舟,伊古以来,盛衰治乱之机总此矣。况今日中原大局,列国通商势难拒绝,则不得不律之以公法。欲公法之足恃,必先立议院,达民情,而后能张国威,御外侮。 ”持有这一思想观的人应是A.荀子B.李鸿章C.郑观应D.陈独秀39. 卢梭在他的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强调,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定,统治权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这则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 天賦人权B.人民主权c 法律至上D.权力制衡40、下中圈出处我国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 8 -A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B中国成功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41、认为商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