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don eye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210481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ondon eye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london eye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london eye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london eye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london eye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ondon ey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ondon eye(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伦敦眼(英文名:The London Eye),全称英国航空伦敦眼( The 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又称千禧之轮,坐落在伦敦泰 晤士河畔,是世界第四大摩天轮,是伦敦的地标之一,也是伦敦最 吸引游人的观光点之一。伦敦眼于1999年年底开幕,总高度135米 (443英尺)。伦敦眼共有32个乘坐舱,全部设有空调并不能打开 窗。每个乘坐舱可载客约15名,回转速度约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时30分钟。 由来 “伦敦眼”是伦敦最吸引游人的观光点,坐落在伦敦泰 晤士河畔,是当时世界第 一大摩天轮(后来有两个摩天 轮超过了它:2008年4月15日开放的新加坡高165米的飞

2、行者、中国南昌高160米的“南昌之星”摩天轮),是伦敦 的地标。 高135米(443英尺)的“伦敦眼”是为了庆祝公元2000 年而兴建的,原定获准运作5年,由于总投资额为1.2亿美 元的英国“伦敦眼”摩天轮2000年建成开放的第一年,就吸 引世界游客300万人次左右,伦敦旅游市场经济效益增加 了10%,同时还带动伦敦旅游就业约1万人,截至2002年 7月,伦敦眼已累积总乘坐人次达850万。当地市议会于是 决定长期保留伦敦眼。 地标 拥有“伦敦眼”部分权益的英国航空公司 说:伦敦地方当局批准让它成为永久地标 。这项决定还需要等待伦敦市长利文斯通 和英国政府的批准。自2000年3月开放之后 ,已经

3、有超过850万人次乘坐“伦敦眼”升上 半空,鸟瞰伦敦。“伦敦眼”也是英国最受欢 迎的付费观光点。英航说,这个1500吨重 的建筑可以维持至少50年。坐在伦敦眼上 可以鸟瞰伦敦的全貌 奇迹 它被誉为数学上的奇迹;工程师透露,建造这座摩天 轮所需的电脑计算能力,超过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建筑 。“伦敦之眼”重1600吨,横躺在浮于河面的一个平台上建 造,原本预定9月初立正就位,并于明年1月开放大众搭乘 。直到现在接近完工阶段,负责建造的工程师才有信心揭 露,他们在设计建造时比原先估计多做了几百万次的计算 ,以确保其安全性。 摩天轮在建造过程中出现多次障碍,使批评者称其为 “不幸之轮”。首先是高度比原

4、先预定的减低了45英尺,以 减少兴建时间;最近各种技术问题与安全上的隐忧,使得 直立的工作被迫顺延。 然而,这些问题与设计及建造上的成就相比,显得微 不足道。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个史上最大技术最艰 难的摩天轮,竟然在16个月内就完成了设计与兴建工作。 设计经理汤姆森说:“任何这么庞大的东西都会受到 风力与温度的影响,更何况它还要旋转,使得金属疲劳的 问题也要列入考量。当这些因素随著摩天轮的长度宽度而 持续改变,产生了你无法想象的史上最复杂建筑问题。” 构想 “伦敦之眼”的构想可追溯至1993年泰晤士报所举办的 一场竞赛,该报要求参加者提出庆祝千禧年最具野心的计 划,两名建筑师异想天开的率先

5、提议建造全球最大的摩天轮。 这项计划激发了英国航空公司董事长艾林的想象力,决定出资 使其付诸实现。 伦敦之眼的创造者是马克与巴菲而德者一对夫妻档,这两 位建筑师在1993年首次提出这个构想,原本是为了参加泰晤 士报和建筑基金会在伦敦所举办的一场公开竞赛,征求庆祝 千禧年的新建筑设计。要在伦敦打造一座大型的新建筑,必须 经过公开咨询的过程,不但旷日费时,而且程序复杂,不过马 克和巴菲而德取得了非常坚定的共识,认为这座建筑应该马上 进行。3 对摩天轮的设计者而言,除了体积,最美妙的是这 个庞然大物竟可以稳固的矗立在泰晤士河河面上。两支从陆地 延伸过来的支架,将承担摩天轮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条

6、巨型钢索防止其倒塌;这些支架与钢索的地桩将打入地底180英 尺的深处,确保安全无虞。 这类建筑物理论上会受到一些潜在的破坏性力量影响,例 如摩天轮可能满载八百名游客却突然遭遇强风,这些变数都要 列入计算并加以补强防范。在一般静止的建筑物中,这类的计 划已经极其复杂,再加上摩天轮会周而复始的旋转,使得计算 上的困难度真是前所未闻。 影响 “伦敦眼”实在是个疯狂的城市创举。一个摩天大转盘,高达450英尺(135米),共有32个乘 坐舱,全部设有空调并不能打开窗。每个乘坐舱可载客约15名,回转速度约为每秒0.26米,即一 圈需时30分钟。带着明显的娱乐场气息,在南岸落地,调皮地与严肃的古迹建筑群面对

7、面。 因为觉得它造价甚巨,所以有很多人不喜欢它。尽管如此,但它仍抹不去一股廉价的气息, 太“不像”伦敦了。但不少市民欢呼雀跃,觉得实在是“太好玩了”,迫不及待地想要攀上去,换个角 度看看自己的城市。当然,更重要的事实是,它每天不停地转啊转啊,卷进了成千上万的观光客 ,现在已名列伦敦各旅游点榜首,为伦敦旅游业赚进了天文数字的收入。 世界第一座摩天轮是由一个美国人设计出来的,放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会场。此后 这样的大转盘就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伦敦眼”为庆祝新千年而建造,现在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 的旋转建筑物,装配起吊的难度可想而知。据说所有部件都用驳船运到泰晤士河,在河上搭建了 临时平台

8、,把转轮放倒装配。竖起来之前,它在泰晤士河上摇摇晃晃了一周,把全城人的心都吊 了起来。现在它由搭乘平台处的两座马达带动着旋转,有60个封闭座舱,每个舱可容纳20几个人 。座舱里装着太阳能电池,提供通风、照明和通讯系统的电力。为了保证在强风下的稳定性,有 10米长的外支架连接到转盘的轴心并锁定在地面上。 这样,进入“伦敦眼”的人,就可以在半个小时的旋转中,到达城市中心的上空,俯瞰方圆25 英里范围内的壮丽景色,其间还可以听到解说一一介绍进入视野的主要地标。 “伦敦眼”在夜间则幻化成了一个巨大的蓝色光环,大大增添了泰晤士河的梦幻气质。 设计师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因为这是为迎接新千年的活动设计的,它

9、应当能代表千年交替, 能带人们到没有去过的地方,因为人们都喜欢看地球在自己脚下的样子,不论是从山上看,还是 从高楼上看,看地球像织锦一样在脚下展开实在是一种乐趣。” 这个千禧摩天轮将会如磁铁一般吸引数百万来到伦敦的游客,使他们从大本钟跨越西敏桥来 到南岸。 这座千禧年之轮有32个25人座的封闭座舱,带着乘客“飞”在这个首都中心的上空:25分钟的 过程中有相关解说并把视野内的主要地标介绍给乘客。曾有人建议赋予摩天轮一些象征性意义, 如“生命的轮转”、座舱“象征着光阴本身的每分每秒”等等。这座当时举世最高的观景摩天轮为伦敦 旅游业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伦敦眼”上展示奥运火炬2012年7月22日,17岁的英国极限运动员、伦敦奥运会火 炬手阿米莉亚亨普勒曼亚当斯在“伦敦眼”上展示奥运火 炬。当日,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继续在伦敦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