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治风)新教材课件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208541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神--治风)新教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安神--治风)新教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安神--治风)新教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安神--治风)新教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安神--治风)新教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神--治风)新教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神--治风)新教材课件(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安神剂目的要求、熟悉安神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各类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及应用注意。、掌握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熟悉朱砂安神丸。教学内容一、概述、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安神剂。、适应症 情志内伤所致的神志不安惊狂善怒, 烦躁不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等。3、分类实证重镇安神神志不安虚证滋养安神()重镇安神神志不安实证 以重镇安神药为主(朱砂、磁石、珍珠 母、龙齿、生铁落等)常配清热药(黄连、 竹叶、山栀仁等) (心肝阳亢热扰心神) 常配滋阴养血药(生地、当归、麦冬等)()滋养安神神志不安虚证 滋养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茯神、小麦

2、、夜交藤等) 配滋阴补血药(地黄、当归、麦冬、天冬 、玄参等)(阴血不足心神失养 ) 、治法要点()神志不安疾患宜辨虚实,实者宜用重镇安神法,虚者宜用滋养安神法。()火热易耗伤阴血,阴虚易致阳亢。病机虚实夹杂 者,宜两法参合运用。 ()神志不安疾患主要责之于心,但与肝、肾密切相关,要注意兼治肝肾,如补肝血、清肝热、平肝阳、滋肾阴、交通心肾等。()七情内伤所致的神志不安,除服药治疗外,宜配 合精神疗法。、使用注意事项:()重镇安神剂多由金石类药物组成,易伤胃气;滋养安神类药亦腻滞碍脾,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弱者,宜酌情配伍健脾和胃之品。()外感温热病,邪热传里,热扰心神所致的神烦不寐,狂乱谵语;痰

3、蒙心窍所致的癫狂;瘀热内扰之狂乱等不宜使用(宜分别参考泻下剂、清热剂、祛痰剂、活血祛瘀剂等)。二、方剂朱砂安神丸主治证病机心火亢盛阴血不足心烦神乱,失眠多梦胸中懊憹 惊悸证忡舌尖红,脉细数治法重镇安神,清心泻火,滋阴养血。 君:朱砂重镇安神,清心火臣:黄连清心泻火,除烦热 生地清心热、养心阴滋肾阴,壮水以制心火当归补养心血佐使:炙甘草和中调药,以防朱砂质重黄连苦寒碍胃方药配伍泻火安神滋阴补血以养心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临床运用、本方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之神志不安,以失眠 ,惊悸,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若胸中烦热甚者,加山栀仁、竹叶以清心除烦;兼 惊恐者,加生龙骨、珍珠母以镇惊安神;失眠重者,加

4、酸 枣仁以养血安神。3、方中朱砂含硫化汞,一是不宜煎煮,以防水银析出 ,毒性增强;二是不宜多服久服,以防中毒。 天王补心 丹 主治症病机心肾两虚 阴虚血少内生虚热心失所养虚火扰心 虚火内扰虚火上炎思暗 虑耗 劳心 心肾 太阴 过血舌红少苔 脉细而数心悸失眠神疲健忘 手足心热虚烦梦遗口舌生疮肠失润降大便干结治法 滋阴清热,养血安神。方药配伍君:生地黄(重用)天冬、麦冬滋阴清热 助君药 臣 当归补血养心 滋阴养血 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滋心阴,养心血,清热 滋肾阴,壮水以制虚火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交通心肾 五味子敛心气,安心神人参补气以生血,宁神益智玄参滋阴降火丹参清心活血,使补血不滞血朱砂镇心安

5、神桔梗载药上行以养心佐使 :滋阴补 血治本养心安 神治标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临床运用1、本方主治阴虚血少之神志不安,以心悸失眠,手足 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附方、柏子养心丸功用:养血安神,滋阴补肾。主治:阴亏血少,心肾失调之精神恍惚,惊悸怔忡, 夜寐多梦,健忘盗汗,舌红少苔,脉细而数。、孔圣枕中丹功用:补肾宁心,益智安神。主治:心肾不足之健忘失眠,心神不安。天王补心丹以补心安神药与滋阴清热养血药相配,其 中生地用量独重,且与二冬、玄参大队滋阴清热药相伍, 主治以阴亏内热为主的心神不安症。柏子养心丸以补肾滋阴药与养心安神药相配,方中重 用柏子仁与枸杞子,滋阴清热之力不足,主治心肾两虚,

6、内热较轻的神志不安症。孔圣枕中丹以滋阴潜阳,宁心益智药龟板、龙骨与交 通心肾之远志、菖蒲配伍,主治心肾不足之健忘,失眠。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孔圣枕中丹的鉴别运用同治阴血亏虚之虚烦不眠症。酸 枣 仁 汤主治证病机血不养心 虚烦失眠 肝血不足 虚火内扰 心悸不安舌红,脉弦细。 阴虚内热 阴血亏虚 头目眩晕无以荣润 咽干口燥治法与方药配伍养血安神清热除烦君:酸枣仁(重用)- 养血补肝宁心安神 茯苓宁心安神臣 知母滋阴润燥,清热除烦佐:川芎调肿血而疏肝气,合枣仁辛散酸收 能补能行,养血调肝使: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安神除烦临床运用1、本方主治神志不安,以虚烦不眠,咽干口燥,舌红, 脉弦细为症治要点

7、。2、血虚甚而头目眩重者,加当归、白芍、枸杞子以养血 补肝;虚火重而咽干口燥甚者,加生地、麦冬以滋阴清热; 若寐而易惊,加龙齿、珍珠母镇惊安神;盗汗者,加牡蛎、 五味子安神敛汗。3、痰热内扰所致的虚烦不眠不宜使用。 酸枣仁汤与天五补心丹的鉴别运用均以养心安神,滋阴补血为主,配清虚热之品组方,以 治阴血不足,虚热扰心之心烦失眠。酸枣仁汤重用酸枣仁养血安神,配伍调气疏肝行血之 川芎,具有养血调肝之妙,主治肝血不足之虚烦失眠,伴 头目眩晕,脉弦细等。天王补心丹重用生地,并与二冬、玄参等滋阴清热药 为伍,更与养血安神药相配,主治心肾两虚,阴亏血少, 虚火上扰之心烦失眠,伴见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8、者。第十章 开窍剂目的要求、熟悉开窍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 事项。 、熟悉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苏合香丸的功 用、主治以及凉开三方的功用与主治的鉴别。教学内容一、概述、概念 凡用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 治疗窍闭神昏的方剂,统称开窍剂。、适应症 窍闭神昏证(简称闭症)邪气壅盛,蒙 蔽心窍,以神志昏迷,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病性 属实)、分类热闭(阳闭)清热开窍(简称凉开)闭证 寒闭(阴闭)温通开窍(简称温开)()凉开适应症:热闭温邪热毒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内陷心包 痉厥等痰热之邪,蒙蔽心窍肝阳暴张,气血逆乱,壅闭心窍感受秽浊之气,蒙闭心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红唇

9、赤舌红苔黄脉数等组方配伍以芳香开窍,辟秽化浊药为主组成(如麝香、牛黄、冰片等);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水牛角、黄连、黄芩、山栀、石膏等);配镇痉安神药(如朱砂、磁石、珍珠、黄金、羚羊角等);配清热化痰药(如贝母、胆星、天竺黄、雄黄等)。(2)温开适应证:寒闭 阴寒痰浊,或秽浊之气郁闭气机,蒙蔽心窍中风中气中寒中恶痰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神昏不语,牙关紧闭 ,面白唇青,苔白脉迟 ,组方配伍:以芳香开窍,辟秽化浊药(如麝香、冰片、苏合香、 安息香等)为主,配伍温通行气药(如丁香、沉香、木 香、檀香、香附、乳香等)组方。、使用注意事项()辨清闭证的寒热,不可寒热错投。()辨清病证的虚实,脱证忌用

10、。(如属内闭外脱者,则开窍与救脱并施。)()阳明腑实证所致的神昏谵语不宜使用。如兼邪陷 心包者,可开窍与泻下并用。()中病即止,不宜久服。()不宜加热煎煮,以防药性挥发,降低疗效。()孕妇填用。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合称为“温病三宝”)的 鉴别运用相同点:功用:芳香开窍,清热解毒,镇惊安神。主治:热闭证。身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数。不同点:安宫牛黄丸最凉。长于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熄风止痉之力不如紫雪,开窍豁痰之力不及至宝丹。最 宜用于热陷心包所致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红苔黄 ,脉数,偏于热盛毒重者。紫雪凉性次之。开窍豁痰力最弱,清热解毒之 力不及安宫牛黄丸,但长于清热凉肝,熄风

11、止痉。最宜 用于热陷厥阴(心包、肝),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神 昏烦躁,抽搐痉厥,口渴唇焦,舌红绛,苔黄干,脉弦 数,偏于热盛动风者。至宝丹凉性最次,清热力最弱,但长于芳香开 窍,辟秽化浊。最宜用于痰热内闭之昏厥,痰盛气粗, 舌苔垢腻,脉滑数,偏于痰浊壅盛而昏迷较重者。临床选方参考清热镇静:首选安宫牛黄丸、次选紫雪、最后选至宝丹。熄风止痉:首选紫雪,次选安宫牛黄丸,最后选至宝丹。开窍豁痰:首选至宝丹,次选安宫牛黄丸,最后选紫雪。苏 合 香 丸 主治功用芳香开窍,辟秽化浊,温里祛寒,行气止痛。1、寒闭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苔白 ,脉迟。(凡属寒闭者均宜选用)2、寒凝气滞之心腹卒痛,甚至

12、昏厥。第十一章 理气剂目的要求1、熟悉:理气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 意事项。2、掌握:越鞠丸、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定喘 汤、旋覆代赭汤。3、熟悉:枳实薤白桂枝汤、天台乌药散、橘皮竹茹 汤。4、了解:金铃子散、厚朴温中汤、小半夏汤、暖肝煎。教学内容一、概述1、概念: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2适应证 :气机逆乱气滞证气陷证行气降气补气升陷(见补益剂 )气逆证3分类 行气气滞肝气郁滞:胁肋胀痛,少腹疼痛,妇女痛经,或月经不调,或男子疝气疼痛。以疏肝理气药为主组方,如柴胡香附青皮 乌药川楝子郁金等。 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嗳气,食

13、不消化,大便不 调等。以疏理脾胃之品为主组方,如厚朴枳实陈 皮木香砂仁等。 降气气逆肺气上逆:咳嗽,气喘等。以止咳平喘药为主组方,如苏子紫菀 、 冬花杏仁桑白皮等。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以降逆止呕药为主组方,如半夏旋覆花代赭石竹茹丁香柿蒂等 。4、配伍:1、行气与降气常相伍为用。2、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不同,以运用不同的配伍。(1)因寒者,宜配温里祛寒之品,如干姜吴萸高良 姜、小茴香肉桂等。(2)属热者,配清热药,如山栀、黄芩等。(3)因虚者,配伍补益药。(4)气机逆乱的病证常有兼夹,如夹痰、夹湿、兼瘀、兼食滞等,宜配伍相应的药物。4、应用注意事项(1)辨清气病的虚实;勿犯虚虚实实之

14、戒。(2)阴虚患者慎用。因理气药多为辛香苦燥之品, 易伤阴津。(3)孕妇慎用。理气药多破气耗气,易伤胎元。二、方剂 越 鞠 丸疑点:方中为何以香附为君?为何不配伍祛痰药?主治证病机六郁证(气、血、痰、火、食、湿相因成郁)肝气 郁结脾胃 气滞木不疏土土壅木郁气滞血瘀胸膈痞闷 ,脘腹胀痛 气郁化火吞酸吐苦 脾胃失运水谷不化停湿生痰 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痰 湿 食郁于中焦气血痰火湿食郁结肝脾(胃)气机郁结治法 “治郁者,必先理气”行气解郁为主。方药配伍君:香附行气解郁(治气郁)川芎活血祛瘀(治血郁)并助君药行气解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变化运用临

15、床应随诸郁的主次变更君药并加味用之。行 气 解 郁臣 佐如气郁为主,宜重用香附,并加木香、陈皮、 或枳实、厚朴等;火郁偏重,宜重用栀子,酌加黄芩、黄连;湿郁偏重,宜重用苍术,并加茯苓、泽泻、白 豆蔻等;血郁偏重,宜重用川芎,或加桃仁、红花、赤 芍等;食郁偏重,宜重用神曲,并加山楂、麦芽、莱 菔子等;痰郁偏重,加半夏、南星、瓜蒌等。枳实薤白桂枝汤主治症病机胸 阳 不 振津液失布聚而成痰阻滞气机 气结胸中肺失宣降胸阳不振 痰气互结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痰浊内阻胸满而痛 甚或彻背喘息咳唾 短气阴寒之 气上逆气从胁下上冲心胸胸痹治法 通阳散结,祛痰下气。方药配伍瓜蒌-涤痰散结,行气开胸以通痹薤白-通阳散寒,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