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退热未必要清火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206932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2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保健:退热未必要清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保健:退热未必要清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保健:退热未必要清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保健:退热未必要清火(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发热容易退热难”,同样的退热方法,不同的人效果可能大相径庭;同一个人,每 次发热吃同样的药效果也可能不同。在中医看来,这很可能是发热的性质有所区别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寒热一书中指出“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 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提醒大家对待不同的发热原因,要采用不同的治 疗手段。有的患者发烧时体温并不高,但很“情绪化”,体温随情绪波动而起伏,常伴精 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食欲减少等症状。这种情况多属“气郁 发热”,治疗时应注重疏肝理气、解郁泻热。还有人发热部位较局限,或发热的同 时身体上有固定的痛处或肿块,“热并痛着”,午后或夜晚症状明显,口燥但不

2、多饮 ,面色萎黄或晦暗。这多属“血瘀发热”,治疗方式要通过活血化瘀来退热。还有一 种发热在午后尤其明显,患者常伴有胸闷、全身困重,舌苔黄腻、不思饮食,甚至 恶心呕吐、大便稀薄。这类患者大多因为湿郁而发热,治疗上要利湿清热。上面的3种发热属“实热”,病机是气、血、水等郁结化热而成。还有一类热属“ 虚热”,多由中气不足、血虚失养等引起阴阳失衡所致。比如有的人总是无精打采 ,容易出汗、常在疲劳后体温升高,这种热可能是气虚引起的,需要益气健脾,或 吃些膏方补气力。有的大出血患者和贫血患者也会发热,属于“血虚发热”,多为低 热,伴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益气养血后便能好 转。如果手足心经常发热,伴睡眠不安、烦躁多梦等症状,这种热多属“阴虚发热” ,在清热的同时一定要滋阴。另一种发热与上面的症状相反,发热的时候很怕冷、 四肢发凉,患者平时喜欢坐着或者躺着,腰膝容易酸软。这是典型的“阳虚发热”, 治疗时需要温补阳气,才能“以热制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