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穿刺术 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206093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侧脑室穿刺术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侧脑室穿刺术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侧脑室穿刺术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侧脑室穿刺术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侧脑室穿刺术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侧脑室穿刺术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脑室穿刺术 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iangYa Hospital侧脑室穿刺术都江堰市都江堰市 人民医院医院神经外科人民医院医院神经外科余水余水解剖基础一、脑室形态解剖基础二、脑脊液的循环解剖基础解剖基础适应征1.诊断性穿刺(1) 脑室造影;(2) 采集脑脊液标本作化验;(3) 鉴别脑积水的类型。即作脑室和腰椎双室穿刺,用染料测试两者是否 相通。方法:将染料(对神经组织无损伤)如PSP与靛胭 脂注入侧脑室内,如果染料能出现在腰椎穿刺 的CSF中,表明脑积水属交通性,反之为阻塞 性。适应征2.治疗性穿刺(1) 暂作脑室引流,暂时缓解颅内压,特别对枕骨大孔疝是一种急救性措施;(2) 开颅手术时或手术后用以降低颅内压;(3)脑室内注

2、入药物以治疗颅内感染(或恶性肿瘤蛛网膜下腔转移,特别是白血病);(4)脑室内有瘀血急需清除者;(5)作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导管。禁忌征(1) 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者(2) 有大脑半球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时(3) 脑室穿刺必须十分慎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由于出血来源不明,为了避免穿刺损伤引起出血和致病菌感染,除了急救外,一般不作脑室穿刺(4)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禁作脑室穿刺(5) 广泛性脑水肿,脑室狭小者穿刺位置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额入法(穿刺侧脑室前角):常用(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和急救性引流(2)方法:仰卧位穿刺点:发际上、中线旁开2-2.5cm;或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2.

3、5cm或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cm,中线旁开3cm秃顶病人:眉弓上810cm,中线旁开2.5cm 深度: 5-5.5cm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连线;优缺点:侧脑室额角较大,易刺中,无脉络丛,便于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术。但该处皮质血管较多,大脑半球肿瘤时额角移位较多,到使穿刺困难。枕入法(穿刺侧脑室枕角或三角区):(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脑室一枕大池分流术和后颅窝手术及手术后作持续脑脊液引流;(2)方法:侧卧位穿刺点:枕外粗隆上方4-7cm中线旁开3cm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眉嵴深度:5-6cm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优缺点:侧脑室三角区最大,易刺中,发生移位机会不多或不 严重,且该处皮质

4、血管少。但可能伤及脉络丛而引起出血。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时,头易将引流管压瘪致不通畅,伤口易受压。侧入法(穿刺侧脑室下角或三角区)(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心房分流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等。(2)方法:侧卧位穿刺点:在外耳道上、后方各3-4cm处(我院4cm)方向:穿刺针垂直刺入深度:5-6cm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优缺点:侧脑室三角区最大,易刺中,发生移位机会不多或不 严重,且该处皮质血管少。但可能伤及脉络丛而引起出血。*右利手者禁经左侧穿刺,因易造成感觉性失语。经前囟法: (1)应用范围:适用于前囟未闭的婴幼儿(2)方法:侧卧位穿刺点:前囟两侧角连线上离中点1.5-2cm方向:针头指向同侧外眦深度

5、:针头进入约1.5cm后,每进0.5cm即应抽出针芯,查看有无脑脊液流出,进针深度约2-5cm。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5.术中穿刺(1)应用范围:经翼点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时,帮助提供合适的术野。(2)方法:翼点入路体位【1】潘氏点穿刺法穿刺点:潘氏点(paine JT)方向:前颅窝底内侧眶板上方2.5cm,侧裂静脉前方2.5cm深度:5cm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2】改良潘氏点穿刺法穿刺点:改良潘氏点(paine JT)方向:前颅窝底内侧眶板上方2.5cm,侧裂静脉前方4.5cm深度:5cm 【穿刺视频】注意事项与并发症的防治1、引流装置的最高点应高于侧脑室前角水平面15-20cm左右,使颅内压维持在

6、稍高于正常范围;2、颅内压过高时脑脊液不可一时引流过多过快,防止脑组织塌陷,导致颅内或脑室内出血,或后颅凹占位病变引起小脑幕裂孔上疝;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引流瓶和引流管应隔日消毒或更换;4、注意引流是否通畅,如引流管阻塞,应找出原因和及时处理,否则可迅速出现高颅内压意外,如引流管被血块或脑组织堵塞,可试用少量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不能解除时应及时更换引流管;5、引流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不超过15天。故应抓紧时机及早进一步进行检查和处理;6、拔除引流管前应先试行夹管12天,观察病人能否适应,拔管后应防止脑脊液漏以避免感染的发生。脑室出血铸型治疗原则:1、及时引流脑室内积血、积液,降低颅内

7、压;2、尽快以较频繁的冲洗、粉碎、液化血肿的方法清除脑室积聚的血凝块,使脑脊液循环恢复通畅;3、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出现双侧脑室压力不均衡现象,对麦氏孔不通畅者应行双侧脑室引流;4、严重铸型积血可采用多针穿刺、行对口冲洗可获良好效果。处理方法 1、单侧脑室积血,采用单针行侧脑室额角或三角区穿刺 ;2、双侧脑室积血,视病情选择双侧脑室穿刺;3、穿刺成功后,可用振荡手法在脑室血肿中心破碎血肿,使其溶融成一空洞。脑室内仅注入单一尿激酶作液化剂,每46小时一次;4、根据病情可另作腰穿放出出血性脑脊液等方法,以加快积血的清除。讨论男,70岁,突起昏倒神志不清3小时入院。体查:GCS 评分记8分,瞳孔等大3MM,颈抗感明显,膝反射迟钝,双 巴氏正阳性。手术方案?若选穿刺引流,穿刺引流血肿与侧脑室穿刺是否 要同时进行?穿刺的先后对预后有无区别?侧脑室穿刺的 部位有无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