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使用的误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1205787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熟语使用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熟语使用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熟语使用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熟语使用的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熟语使用的误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熟语使用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熟语使用的误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熟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于必考题,一般采 用单项选择题型。熟语在结构上是个短 语,但在使用时只能当作一个词来用。 因此,正确使用熟语同使用实词在原则上 没有什么区别。熟语在实际运用中经常存在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考点分析】一、望文生义例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 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例2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 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目无全牛: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 手的境地。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 思敏捷,写作技艺纯熟。二、对象误用例3 .这些女孩平均年龄只有22岁,正值豆蔻年华,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警花。例4 .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

2、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例5、漫步万盛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出鬼 斧神工般的魅力,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丰姿绰约:形容女子体态优美。三、轻重失度(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6. 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 例7.有些同志工作不认真不负责,总想投机 取巧,鱼目混珠,欺骗领导。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四、褒贬颠倒例8.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 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 若鹜。例9.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

3、把几个村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 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前往。 (贬义词)叹为观止:形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褒义词)五、功能混乱例10.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例11.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瓮中捉鳖:比喻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 中。 (相当于动词)龙飞凤舞:形容笔势秀逸而又生动 活泼。 (相当于形容词)六、谦敬错位例12.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 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例13.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 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抛砖引玉:比喻用

4、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 作品。 (谦辞)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 人的敬意,只能对人。 (敬辞)七、不合语境 例14.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 无法行走,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 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与抗 洪抢险、暴雨如注的紧急环境很不协调。例15.前来开封寻访北宋历史的人们,已 经看不到当时的河流和州桥的样子,一个 朝代的辉煌如白驹过隙。白驹过隙:形容时光过得很快。与事 物消失的语境不相符。八、语意重复例16.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 ,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 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

5、人贻笑大方。例17.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 生灵涂炭。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去掉“让人” 。生灵涂炭:形容在反动统治下广 大人民处于极端贫困的境地。去 掉“人民”。九、断词取义 例18.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指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不同于“首先”。 例19.每逢国庆和元旦,商场必定打折、抽奖、返 券,各个柜台前人满为患。人满为患:形容人太多,带来麻烦。十、形近混淆例20.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 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 意大利队。例21.计算机是一种工具,

6、尽管是高科技工 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 事倍功半,一蹴而就。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应用“不负众 望”。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 效小。应用“事半功倍”。成语使用中的十大误区一、望文生义二、对象误用三、轻重失度四、褒贬颠倒五、功能混乱六、谦敬错位七、不合语境八、语意重复九、断词取义 十、形近混淆实际运用中,“望文生义”的 错误最为常见。很多人往往 想当然地理解词语,对词语 的含义、适用对象、适用范 围、适用场合并不细究,随 意加以运用,因而很容易产 生望文生义的错误。误例: 1.流言的风暴卷入了卡特、阿泰大概除了海德 已经渐被人们遗忘外,另外的几位爷,恐怕都 是如今

7、正炙手可热的角儿。(烟台晚报 2009.2.19)贬义词,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2.这次次贷经济危机,澳大利亚政府又是立竿见影 拿出104亿澳币,补助老年人、儿童、第一次买 房的人。(青年文摘2009.1)比喻立即见效。不同于“立刻”或“马上”。 3.不鹤立鸡群,接受自己的环境,脚踏实地地干事 ,与邻居友好相处是澳大利亚天性的一部分。 (同上)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众人里面非常突出。 不同于“标新立异”。4.商量的最后结果是,父母从东北到北京、上海,再到深圳 ,每家住上一个月。我自然拍手称快。(同上)拍掌叫好。多指仇恨消除。 5.李鸿章的话变得越来越少,他经常一个人坐在有假山的院 落里,

8、看着不远处的白云苍狗,独自发呆。(青年文 摘2008.2)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6.陈迈平的父系前辈,是当年湖南农民运动的始作俑者,追 随过毛泽东。(中国青年报2008.9.24)贬义词,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7.民警抓歹徒被刺牺牲,重庆万人空巷送英雄(烟台晚报 新闻标题)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来了。形容庆祝或看热闹的盛况。容易望文生义的熟语很多 ,这种错误类型在高考题中 很常见。下面列举2008年高 考部分试题为例:安徽卷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 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 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

9、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 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 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 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 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 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答案:C【解析】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 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 说实至名随。A项,“行云流水”是比喻自然 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B项,“骇 人听闻”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 生的坏事)。D项,“叹为观止”是赞美看到 的事物好到极点。本题重点考查的是

10、望文生义,“行云流水 ”、“叹为观止”都是属于此类错误。“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易混淆。全国卷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 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 ,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解析】 “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 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 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 门”。 湖北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 句是( )。A.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 ,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B.王宝强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成功地扮演了 胸无城府、朴

11、实憨厚的傻根这一角色。 D.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 谅,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解析】A.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住自己。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B.胸无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 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 一。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形容人没有学 问或志向。D.耿耿于怀: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放在心 里,不能忘怀,牵萦回绕。辽宁卷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 B.牡丹居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 社区居民口耳相传。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 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 上饭了。 【解析】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向下传授(多 指知识、思想等)。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 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浙江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 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 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 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 想象。(金科玉律) 【解析】清规戒律:清规佛教为僧尼规定的 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 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 章制度。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 律条文,多含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