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飞性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粘虫、小地老虎等)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1205714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迁飞性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粘虫、小地老虎等)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迁飞性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粘虫、小地老虎等)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迁飞性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粘虫、小地老虎等)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迁飞性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粘虫、小地老虎等)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迁飞性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粘虫、小地老虎等)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迁飞性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粘虫、小地老虎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迁飞性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粘虫、小地老虎等)(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迁飞性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 进展(黏虫、小地老虎等) 简介 一些昆虫在其生活史的特定阶段, 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 离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以保证其 生活史的延续和物种的繁衍,称迁 飞昆虫。 .迁飞是昆虫在一定虫态,周期性的、长距 离的、有一定方向的飞行行为。 .是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生态 环境,保持种群繁衍的遗传特性,往往也 是导致一些地区某些害虫突然爆发危害, 造成农业生产严重损失的重要原因。 具有迁飞习性的昆虫为了减少竞争、躲避周围的不良环境、逃避天敌为了开拓 新的资源,常常周期性的从一个空间单元钱箱另一个空间单元,以保证其生活。粘虫 为鳞翅目,夜蛾科。在中国除新疆未见报

2、 道外,遍布各地。寄主于麦、稻、粟、玉 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及棉花、豆类、蔬菜 等16科104种以上植物。幼虫食叶,大发 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 失。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 性,成为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2012年8 月14日,全国粘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 危害程度近十年最重。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于草丛、墙缝中 ,夜晚出来活动,进行交尾、取食、产卵 等。 卵多产于作物端部与下部枯叶或叶鞘中 。 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能力,一次可飞行 500km左右。 成虫具趋光性,对黑光灯具有很强的趋性 ,可用黑光灯诱蛾进行测报和防治 低龄幼虫具有隐蔽性,常躲在心叶、叶丛 、叶鞘等

3、隐蔽场所。 幼虫有假死和潜土习性 是一种无滞育性害虫,条件适合时终年可 以繁殖。发生规律 越冬幼虫,从早春开始食害植株,到45 月,由蛹化为成虫,直到秋季;可以发生 两代。两种害虫均昼伏夜出,成虫有趋向 蓝色荧光灯习性,可以用蓝色荧光灯诱杀 防虫。黄地老虎,在被害作物叶背分散产 卵,而小地老虎在地表附近产卵。1只雌成 虫可产数百粒卵。初孵幼虫及若龄幼虫, 取食叶片。大幼虫,白天隐蔽,夜间出来 取食茎基部。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气候因子:粘虫适于温暖高湿的条件,各虫 态适宜的温度在1025度之间,适宜的相 对湿度在85%以上,成虫产卵的适宜温度 为1530度,相对湿度为90%左右。湿度 对卵的孵化影响

4、较小,但对幼虫的成活率 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低龄幼虫影响最大, 在23度的适温条件下,当相对湿度为80% 、75及50%时,一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23.3%、40%、81%食物因子 成虫必须取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 糖类),卵巢才能发育成熟并正常产卵。 粘虫幼虫食禾本科植物时发育快、虫体重 ,羽化后产卵量大;食小蓟和苜蓿的幼虫 发育慢,羽化为成虫不能产卵。栽培管理技术 成虫喜在潮湿、作物生长茂密的地块产卵 ,田间杂草丛生的地块产卵也多,因此, 在密植、多肥、灌溉条件好、生长繁茂的 小麦、谷子、水稻田或荒草多的玉米、高 粱地里粘虫发生较多。天敌因子 粘虫的天敌较多,有蛙类、蚂蚁、步行虫 、蜘蛛

5、、草蛉、粘虫绒茧蜂,粘虫确须寄 生蝇、索线虫及粘虫白星蜂姬等。小地老虎 成虫多在下午3时至晚上10时羽化,白天潜伏于 杂物及缝隙等处,黄昏后开始飞翔、觅食,3 - 4 天后交配、产卵。 卵散产于低矮叶密的杂草和幼苗上、少数产于枯 叶、土缝中,近地面处落卵最多,每雌产卵800 - 1000 粒、多达2000 粒;卵期约5天左右,幼 虫6 龄、个别7 - 8 龄,幼虫期在各地相差很大 ,但第一代约为30 - 40 天。 幼虫老熟后在深约5cm 土室中化蛹,蛹期约9 - 19 天。 成虫的活动性和温度有关在春季夜间气温达8 以上时即有成虫出现,但10 以上时数量较多 、活动愈强; 具有远距离南北迁飞

6、习性,春季由低纬度向高纬 度,由低海拔向高海拔迁飞,秋季则沿着相反方 向飞回南方; 对普通灯光趋性不强、对黑光灯极为敏感, 有强烈的趋化性,特别喜欢酸、甜、酒味和泡桐 叶。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成虫的产卵量和卵期在各地有所不同, 卵期随分布地区及世代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高 低不同所致。 1 - 2 龄幼虫昼夜均可群集于幼苗顶心嫩叶处取 食 危害 ; 3 龄后分散,幼虫行动敏捷、有假死习性、对光 线极为敏感、受到惊扰即卷缩成团,白天潜伏于 表土的干湿层之间,夜晚出土从地面将幼苗植株 咬断拖入土穴、或咬食未出土的种子,幼苗主茎 硬化后改食嫩叶和叶片及生长点,食物不足或寻 找越冬场所时,有迁移现象。农业

7、防治农业防治 除草灭虫 杂草是小地老虎早春产卵的主要场所,是 幼 虫向作物转移危害的桥梁。因此,在春 播前 结合春耕、细耙等整地工作,清除田 内外杂 草,将杂草沤肥或烧毁,或播种后 在地面喷 洒封闭型除草剂,可消灭部分卵 和早春的杂 草寄主,恶化其滋生条件,降 低危害程度。诱杀防治诱杀防治 诱杀成虫诱杀成虫 根据成虫的趋性,可利用黑光灯、糖 醋液、杨 树枝把、性诱剂等诱杀成虫,降低发生基数。 诱蛾产卵诱蛾产卵 在棉田或玉米田套种芝麻,每隔520行种植1条 芝麻带,可引诱成虫到芝麻上产卵,于卵孵化盛 期集中喷药防治,可显著减轻地老虎对棉花的危 害。在田间插放稻草或麦草把诱卵,每5天集中 处理1次

8、,也是减少卵量的好方法。诱杀幼虫诱杀幼虫 常用的方法有毒饵诱杀、堆草诱杀、泡桐叶诱杀毒饵诱杀、堆草诱杀、泡桐叶诱杀 等 ,多用于苗床或防治大龄幼虫。 可做毒饵的基料较多,在傍晚撒施于作物幼苗旁 边,常 用切碎的新鲜菜叶或杂草在90%晶体敌百虫 100倍液中浸 泡10分钟,制成毒饵,每667m2用30 40kg;或用90%晶 体敌百虫0.5kg,加水2.55kg, 喷在50kg粉碎炒香的棉 籽饼、油渣或麦麸上制成毒 饵,每667m2用45kg。 堆草诱杀多采用幼虫喜欢取食的新鲜杂草或菜叶, 每隔4 5m放1堆,早晨翻草捕杀幼虫,34天更换1 次。药剂防治药剂防治 可用于防治小地老虎防治小地老虎的药剂较多, 常用的方法有拌种、撒施毒土或毒 砂、浇灌、喷粉、喷雾等。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