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二上《语文园地五》(习作)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205584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4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二上《语文园地五》(习作)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上《语文园地五》(习作)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上《语文园地五》(习作)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上《语文园地五》(习作)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上《语文园地五》(习作)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二上《语文园地五》(习作)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二上《语文园地五》(习作)ppt课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传统文化非常之多,有古文、诗、词、 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 、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成语 、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 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 民俗、四大名著、孙子兵法、三十六 计 、宋词等;剪纸传统服饰中国结京剧脸谱瓷器大家好,我们是传统文化 小卫士。这节课就和我们 一起来了解中国那博大精 深的传统文化吧!因为我是京剧里的 人物,所以我想给 大家介绍中国的国 粹京剧v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 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 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

2、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 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 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 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 年历史。 我介绍了京剧的别 名、时间、历史影 响等。你们也能这 样介绍吗?v压岁钱是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v由来: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 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v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 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 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

3、众赏给,亦 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 枕头底下。 对中国的文化不了解吗?没关系,聪 明的许士林来帮你啦。v春节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原为农历的元旦,即人们 通常说的过年。它起源于殷 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 活动。 春季的习俗:吃年糕、饺子荷包蛋、大肉丸、花生、糖果等 ;备年货、贴春联、放鞭炮、走亲戚等;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 ,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 习惯。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 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

4、吉祥的年画,心灵 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 福字及财神、门神(钟馗、秦琼、敬德)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 ,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接下来让我们用 “春节”说说有趣 的事吧。v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 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 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 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v 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 ,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很难选择!v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

5、火通明,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 都是。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 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 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v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 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 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 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 ,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 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 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 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v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 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