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205511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知识网络气 体 制 取收集装 置发生装 置基本类 型 选取依 据基本方 法选取依 据固液常温 型固体加热 型反应物的状 态反应条件排水 法向上排空气 法溶解 性密 度向下排空气 法能否与空气中成分反 应.要使下图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则使用的 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A. 氧化钙钙和水 B. 石灰石和盐盐酸 C. 氯氯化钠钠和水 D. 硝酸铵铵和水AB.某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 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出现的情况是( ) A. 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C. 反应速率不变 D.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3.下图图是初中化学常见见的

2、几个实验实验 操作其中错误错误 的是( )。D4.如果实验室要制取某种气体,选择实验发生装 置和收集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是( )A. 反应条件 B. 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C. 生成物的性质和状态 D. 生成物的颜色D.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M通过灼热的氧化 铜后,氧化铜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剩余气体依 次通过浓硫酸和澄清的石灰水后,前者质量明 显增加后者变浑浊,则M的组成为( ) 一定是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B. 一定是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C. 可能是水蒸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 可能是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气体CD.如图图所示,在一个盛有氢氢氧化钠钠溶液的容器中 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烛

3、,现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烛罩住, 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现现象发发生( )A. 蜡烛烛燃烧烧不变变,液面不变变 B. 火焰逐渐渐熄灭灭,液面下降 C. 蜡烛烛燃烧烧更旺,液面上升 D. 火焰逐渐渐熄灭灭,液面上升D.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可用氯化氨固体和熟石灰固体加热制取氨气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形成一种碱溶液。可选 用_装置制取氨气,收集可用_装置。ADA B C D E F(2)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种没有颜色、具有 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而形成氢 硫酸。在实验室里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跟稀硫酸通过复 分解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实验室制取

4、硫化氢气体 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收集硫化氢气体应选用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E FeS+H2SO4=FeSO4+H2S.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_装置( 用编号回答,下同);用KMnO4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_ (2)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可选_装置;实验时发 现试管破裂,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_。 (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 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选用_ 装置制备甲烷,收集气体时可选用_或_。E B 未预热或受热不均匀A D F .如图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 置。 (1)用排水法

5、收集氧气时时,气体应应从_处进处进 入;用 排气法收集氧气时时,气体应应从_处进处进 入,用排气法 收集氢氢气时时,气体应应从_处进处进 入。 (2)若将装置倒置使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时,气体应应 从_处进处进 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时,气体应应从_ 处进处进 入;用排气法收集氢氢气时时,气体应应从_处进处进 入。(3)欲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瓶中可 盛_;氢气是难溶于水的气体, 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 ,气体从_(填“a”或“b”,下同) 处导管通入。若要用水将瓶中氢气排出使用 ,水应从_处导管进入。 (4)请再举出该装置的一种用途_浓硫酸B A 检验气体B A B A B A . 试试根据图图回答(AG为为接口代号,甲戊为为装置 代号):(1)用盐盐酸跟锌锌粒反应应制取氢氢气应选应选 用装置_, 除去氢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应选应选 用装置_,除去 氢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氯化氢氢气体应选应选 用装置_。(2)当用较浓较浓 的盐盐酸跟锌锌粒反应应制取并收集纯净纯净 的 氢氢气时时,装置的接口顺顺序是 _。乙、丙 丁 戊B-F-G-E-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