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198213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小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小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小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小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 的若干思考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黄 宪2008年3月7日1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分析l从宏观层面来说,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 级阶段,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 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要求和优质 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周济)。l“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 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 周济) 。 l把握当前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我们深 刻理解党的17大把教育列入以改善民生为 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当前强 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

2、育公 益性不搞教育产业化等诸多问题的前提和 基础,也是深刻认识当前重申素质教育重 要性和必要性的出发点。l党的十七大明确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 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有13亿人口,素质低,就 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 。我们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 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其落脚点就 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l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今后 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当前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

3、重大问题,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 l但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临诸多困 难和挑战,特别是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因素 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升学竞争压力,很多地 方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 主要标准。这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愈演愈烈,违背了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 规律,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采取 切实措施加以改变。 (周济) l学校以追求人的全面素质提高为目标的素质教 育实施与以下几个客观现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相对单一的标准和方式 ;劳动人事制度重视以学历层次为主的选拔标 准;社会和家庭注重以中、高考结果评价学校 的价值观;师范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相对滞后 ;媒体对

4、升学考试炒作的舆论导向。l在上述种种矛盾之下,学校教育面临价值取向 两难的境地: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办学,可能会 带来学校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但又可能难于在 现行的中、高考制度下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 难以取得上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的认同。2我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实施活动释义我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 教育的实施,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素 质教育理论,结合本市教育发展实际,在 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 改革的基础上,选择教学领域为平台,力 求对当前影响素质教育实施较为突出的问 题有所突破,从而提高我市中小学实施素 质教育水平、保证我市中小学教学质量持 续稳步提高的一项区域

5、性教育实践活动。3素质、素质教育及其相互关系l什么是素质?科学定义理解包含两方面:l一是指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主要是通过遗传获 得,即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等,这些特点主要是通 过遗传获得,是先天的;l二是指一个人在出生以后通过环境的影响或教育 训练而形成的基本品质、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人 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我们现在讨 论的素质一般都是指第二种含义。 素质主要有四个最基本的特征l一是内在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品质,是人在生长、学 习、实践过程中,把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加以内化 ,逐步积淀而成的,是机体化、机能化、心灵化的东西,而 不是人

6、的资历、学历、地位、身份之类的外在属性。l二是主体性,即素质是在人接触外部世界的活动过程中作为 主体的属性表现出来和发生作用的品质,而不是人身上那些 与人的主体性活动无关的品质。这种主体性的特征是素质最 本质的特征。l三是基本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主体性活动 发生作用的品质中最主要、最具有迁移作用的部分,而不是 具体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方式。l四是稳定性,即素质是以较为固定的思想倾向、智能特征、 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因而能够在人的活动中持久地发生作用 的品质,而不是那些偶发、变化不定的思想、行为特征。可见l人的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它通过知 识、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

7、本要素 在新的环境下不断更新、重组、调整,发展 为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l人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 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 技能素质等,人的诸方面素质不是孤立存在 的,而是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 l素质教育所说的素质既指个体素质,更指支 撑我国综合国力、民族复兴和国家安全的全 体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 ,它都至少包含以下基本素质:认同自己的 国家、能与世界对话、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体魄健全、充满 活力、心灵丰富、能够尊重与理解、沟通与 合作、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护他人的幸福等 。l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

8、育,核 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 题”。l素质教育必须遵循人的素质整体结构的规律, 从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出发,使素质教育与人的 素质结构相适应,养成人的整体素质。现代素 质教育不仅深入到素质的生理与心理层面,而 且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素质是个体性、群体 性和民族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既重视个体的各 种素质的教育,又重视群体素质的完善,还要 致力于全民族整体的提高。l素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价值 取向,必须依据和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定 位,包括以实现国家的目标为宗旨和代表整 个社会的共同利益、能够正确引导与规范国 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突出 和强调思想品德教育在素

9、质教育中的地位等 。 4构建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操作体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分三个层次构建教学领域推 进素质教育的操作体系:从课程与教学实施最终必须达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目 的的逻辑关系出发,构建教学领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培 养目标;把课程、教学和评价作为教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 要渠道,构建教学领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内容;根据对教学领域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客观制约条件的分 析,选择教育内部通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的教学管理 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保障条件。5素质教育质量观l基本内涵(体现素质结构的全面性):学力学科素养品德心理“学力成长与个性成长相结合”“适应性素质与发展性素质相统一”“让个性鲜明、特长突出

10、的学生和发展 均衡全面的学生一样有机会。”(温家宝)关于学力评价的研究l学力包括学力水平;学力差异;学力结构; 学力兴趣。l传统学力评价模式的授课方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老师讲、学生听,遵从老师的指示,不太关注 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不太组织讨论式学习,比较 多地注意知识的记忆和积累。而真实性学力评价 模式的授课方式,更加注重高层次的思维训练, 提供高层次思维展现的平台,鼓励人的元认知力 的发展,组织更多有效的小组讨论,更加注重学 力的理解力,评价注重知识的实际表现能力,通 过真实性的表现进行评价。(日本京都大学田中耕治)关于适应性素质与发展性素质的统一l学生的适应性素质主要体现为达到培养目标的统

11、 一性要求,可以通过接受、训练等方式养成,效 率高但学生负担重。l学生的发展性素质表现为个性、创造性、超越性 、潜能发挥、平等民主意识,需要为不同的学生 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同时要加强引导,防止涣 散,发扬有利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因素,抑制破坏 社会发展的因素。l促进学生适应性素质与发展性素质的有机统一, 应坚持以接受为基础,培养创造性。制订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 l首先,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 求是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教育不但 要为学生奠定合格公民的素质基础,也要为他们成为 专门人才准备条件。l其次,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标 准的重要前提。在不同时期,

12、由于学生的生理成熟和 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在认知、情感等方面都表现出 不同的年龄特征。在构建教育质量标准时必须做到: 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阶 段性,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l第三,国家颁发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构 建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依据。 教育质量标准的组成部分l教育基本条件质量标准(包括人、财、物等因素) l教育过程质量标准(又称教育工作质量标准) l教育产品质量标准(又称学生发展标准)l制定教育质量标准时既要注意直接显示质量的结果 变量,又要重视直接决定质量的原因变量。实践证 明,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对于质量的结果评价与过 程评价、科学性与可行性

13、相结合,对于指导教育的 决策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中小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实施的目标l育人为本,关注差异。以教学为切入点,关注学生 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最 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 素质水平都得到提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 展。l减轻负担,提高效益。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 生的学业负担,从每一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和 可能性出发,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l生动活泼,自主发展。真正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 的主体,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 神,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明言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存

14、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可传递(共享性)、可反思(批判性)默会知识(怎么想、怎么做)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存于个人经验(个体性)、嵌入实践活动(情境性)M. Polany :“缄默的知识”(1956),实践技能很难诉诸文字 ,科学智慧根源于默会的力量。OECD(1996)重点强调默会知识在 新经济时代的特别重要意义。知识的冰山模型(J.Brown,2000)两种知识的学习6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 结构对学生素质形成的价值l优化学科课程-开齐开足开好,保证基础学力结构优化、模块优化、内容优化。保证实验课(操作技能课)开出率在95%以上l强化活动课程-学科渗透融合、促进个性发展

15、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探究活动结合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小学10天中学20天)l重视潜在课程-构建学校文化,提升育人氛围7贯彻新课程标准亟待突破l把握目标、内容整合科学界定各类教育以及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标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重点,解决不同学 段的教学衔接问题。l把学科课程标准分解落实到课堂教学,努力缩 小教学目标与教学实施之间的落差。l培优助困,为优秀学生发展创设空间,提高学 习困难学生进步幅度。 8建立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l首先,要建立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 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尽快建立课程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学生身心健康标准。标

16、准要充分体现时代要求,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 学和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的培养,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 高教育质量奠定基础。l第二,要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 ,按照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进行。要通过监测,全面准确把握 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科学诊断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存在 的问题和原因,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l第三,改革和完善基础教育质量督导与评价制度。变一支“ 指挥棒” 为两支“指挥棒” ,使考试招生制度和督导与评 价制度协调一致。 l (周济: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国际上两种评价机制区分性评价:l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龄学生发展的不同水 平,制定素质发展的基本目标,适应素质教 育实施的地区差异、社会经济文化差异和民 族差异。l区分性评价的核心观念是只有用不同的评价 标准和方法去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和不 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才有助于学校和学生的 素质教育发展,这体现着素质教育评价的深 层次机制。l基准性评价:l为了提高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