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教学案语文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185128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教学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教学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教学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教学案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教学案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教学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教学案语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4 诗词五首使至塞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1、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

2、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二、了解作者,简介背景1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2、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 ( 一问才知道 ) ,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

3、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三、品读赏析1. 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由此导入讲解全诗。2.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3.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提问( 1) :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提供的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提问(

4、 2) :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供的答案: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 4、让学生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5、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问: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提供参考:这是引用典故,汉朝的窦宪在燕然山打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6、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 )

5、四、画诗,感受意境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五、写诗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画的内容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六、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诗。2、收集三句以上写有关大漠的诗词。泊 秦 淮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重点难点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三、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

6、体感悟。四、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五、品读,赏析诗歌。、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7、?(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 。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3 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 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

8、悲愤)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六、齐读并背诵全诗。要求:读出忧伤、悲愤。七、拓展延伸:朗读积累一些借古讽今的诗。无题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2、 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3、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

9、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4、 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2、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李白、杜甫的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唐朝有“小李杜”之称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从而导入本课。二、作家、作品简介: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

10、李杜”;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2、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 、 碧城、 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三、学生自由朗读。读完课文后,独立思考理解。试用诗歌鉴赏方法。四、初读全诗,整体把握(1

11、) “无题”有几种情况,你以为何种在鉴赏中更重要?(2)从“丝”的注释看,该句用了什么修辞?(3)三、四句一起表达了什么情感?(4)解释“晓”的意义,注意“鬓”的音、义。4 (5) “蓬山”是目的地,还是出发点?(注意句式倒装)(6) “殷勤”意义(古今异义)五、精读品析,合作探究(1) 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2) 如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3) 学过这首诗后,你对诗中的爱情是怎样看的?也可以谈谈你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请每组的学生代表到讲台前发言。六、阅读拓展1、欣赏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感受意境

12、。背诵全诗并要求会默写。2、欣赏其它无题诗词。浣溪沙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2、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诚实稳重的“太平宰相”(1)14 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2)真宗立太子,就是后来的仁宗,召见晏殊要他入宫陪伴太子,并说其所以选择晏殊是因为他生活检点谨慎,不像其他的大臣

13、出入于声色之场。晏殊说不然,自己只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才没有和他们一样去听歌看舞,真宗更信任晏殊的诚实,之后不断提拔晏殊,委以重任。二、走近作者,了解创作背景三、朗读诗词,感受语言风格1、自读此词,解决字面理解上的障碍2、朗读这首词,说说你觉得这首词在语言风格、用字用词上有什么特点?3、背诵这首词四、品读,领会情感哲理1、反复朗读上片,说说上片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怀?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怀?表面的不变:去年天气、旧亭台深层的变:夕阳西下几时回2、诗人感怀的只是“夕阳西下几时回”吗?“夕阳西下几时回”流露出的是诗人哪些更为深层的所思所感?在“新曲”与“酒”的助力下,触景伤怀,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14、、追问年华的流逝,美好事物的一去不返,生活中得失的意义何在?3、上片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不返的淡淡的哀愁,但诗人的思想并没有停留在对过往不再的惋惜和惆怅之中,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诗人在这两句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5 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4、朗读这首词,在读的过程中融入诗人对于生活的体悟。五、对比迁移1、对比之前所学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说说这两首作品思想内容上的异同。2、开放讨论水 调 歌 头教学目标1、 掌握必要的文言词语疏通词的大意落实背诵2、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品位

15、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感悟词创设的完美意境3、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 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 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感悟词作;背诵全文、运用名句。2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词作丰富深刻的意蕴。3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学过程一、赏月导入新课 : 请欣赏一组美仑美奂的月亮图片, 打开记忆的闸门, 搜寻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并朗诵。二、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三、读月1. 听读听配乐朗诵要求 : 注意听朗诵的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感情等。2. 齐读要求 : 男生齐读上阕 , 女生齐读下阕3. 译读要求 : 对照课下注释 , 读懂词的意思4. 点读要求 :

16、 以“月”为中心, 从词中挑选几个动词, 放在“月”的前面, 构成一组短语 , 看看苏轼对月做了些什么 ? ( 如: 问月、归月、怨月、共月) 活 动 一: 联系组成的与月亮有关的短语,挑选词中的句子, 按下列句式说话: “ 透过诗句 ,我读到了苏轼 , ”例如 : “透过诗句人有悲欢离合, 我读到了苏轼怀念兄弟的抑郁”“透过诗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我读到了苏轼豁达的胸怀。5. 自读要求 : 把自己想象成苏轼, 以内心独白式朗读。活动二 : 请填入一组或几组反义词水调歌头是一曲而不失的音乐。( 如: 抑郁 VS旷达、惆怅VS乐观、悲伤VS舒展 ) 6 6. 背读要求 : 在五分钟内背诵词的上阕或是下阕, 也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四、写月欣赏文学作品,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 特别是对于诗词歌赋的阅读, 还应能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五、品月学习诗词要懂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 ,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