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观后感5000.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153065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国崛起观后感50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国崛起观后感50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国崛起观后感50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国崛起观后感50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国崛起观后感50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国崛起观后感50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国崛起观后感5000.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国崛起观后感大国崛起观后感 50005000导语: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首当其冲地要融入这个世界。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念等等,这些既是中国从既往强国的兴盛中总结的经验,也是从某些强国的灭亡中汲取的教训。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大国崛起观后感 5000,欢迎阅读参考。大国崛起观后感 5000 看了 CCTV2 套 21 点 30 播出的12 集大国崛起连续报道,感慨万分。英、法、德、日、苏、美等大国的崛起,展示了人类社会由爬、走、跑、飞的发展和进步历程,从 1494 年哥伦布通过航海发现新大陆开始,到今天 500 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天翻地

2、覆的变化,不能不说这与大国的崛起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以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裕为标志的大国崛起之谜底是什么呢?思想文化的进步,吹响大国崛起的号角。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情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 ”英国正是有了莎士比亚的文学、牛顿的力学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等思想文化的进步,才有了大国的崛起。纵观各大国之所以能够崛起,都有其理论观念的更新和思想文化的进步,这是吹响大国崛起的进军号角。社会革命的兴起,推动大国崛起的步伐。各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种种阵痛,为了政治民主而进行的国内社会的变革和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大国的崛起,这是不争的事实。苏联是在“一战”和国内推翻沙皇的战争后崛起;美国

3、是在国内南北战争和“二战”后崛起。可见社会革命是带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人们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是大国崛起的推动力,而战争便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经济体制的创新,开辟大国崛起的途径。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美国反托拉斯的政策出台,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等,都是由上至下的经济体制创新,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计划经济更不能离开市场机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开辟大国崛起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大国崛起的基础。500 年间,从航海技术开始,全球经历了以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三次工业大革命,这些科技的发明创造及推广运用,是大国崛起的重要

4、因素。事实完全可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大国的崛起,因此重视科学,重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有 4000 所大学就足以说明教育和科学技术在大国崛起中的显著地位和重要作用。民族精神的宏扬,掀开大国崛起的篇章。任何大国的崛起都想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都想从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出发来调整世界格局,因此民族精神在大国崛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自强不息和秀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为大国的崛起谱写了一幕幕新篇章。当然本民族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其距离也是越近越有生命力。正如德国的考问世界是伟大的,而拷打世界则以失败告终。所以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离开全球利益的民族利益是

5、没有出路的。500 年前因为人类在海洋上的航行,开启了大国崛起之门;500 年后因为人类在天空飞行和太空行走,将开辟大国崛起的新进程。500 前通过战争使大国崛起,人类付出了昂贵的代价;500 年后通过和平促进大国崛起,人类将得到和谐与幸福。500 年前以残酷的竞争为主要手段,推进大国崛起;500 年后将以公平正义友好为宗旨的区域结盟为主要途径,加强国内精神文明、政治民主和社会和谐的建设来推进经济富强,实现大国的崛起。500 年前的大国崛起以称霸世界为奋斗目标,500 年后的大国崛起将以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人类世界为努力的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中国应当也有可能成为 21 世纪新崛起的大国

6、。大国崛起观后感 5000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近日推出12 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引起强烈反响。对于众多国人来说,这部纪录片无疑称得上是一次“历史教学片” ,是对公元 1500 年以来世界 9 个主要大国发展史的一次集体学习。用电视画面展现曾经的大国兴衰,显然没有浩瀚的历史典籍来得深刻。但是,电视能以光和影的三原色转变形象地将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荣誉、血战前行和繁华散尽形象地在大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将历史反思从精英的书斋挪移到草根大众思考的有益尝试。央视将 9 个大国的 500 年兴衰史用 12 集的短短篇幅浓缩,绝非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快餐,而是品读历史的镜鉴和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在过

7、去的 500 年间,中国所谓的盛世已经持续至清康乾时代,期间还包括明初郑和浩大船队的远洋。但这只不过是古老的“中华龙”惯性繁华的回光返照。而从 14 世纪开始的 300 年间,欧洲文兴复兴击碎了中世纪宗教的神学桎梏,将人们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解放出来,在精神方面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奠定了基础。从 1500 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翘楚的新时代。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的海洋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成就的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这些欧洲

8、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要件。至于继承欧洲文化谱系的美国在另一块大陆的崛起,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发制人,除了自觉的赶超意识,也经历了制度转型的阵痛。当然,这 9 大强国的辉煌中也都沾染了穷兵黩武的战争残酷和侵略他国乃至灭绝异质文化的原罪。但不管如何,自 1500 年以来的 500 多年间,这些强国或有兴衰,但他们的一个或多个在 21 世纪依然占有全球主导地位。即,西方社会主导全球的大趋势并没有逆转。对中国而言,读懂这 9 个大国的兴衰起伏,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 9 个大国在过去的 150年间和中国都发生过直面接触,对中国而

9、言更多是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但沉浸在历史的伤痛和仇恨中是没有意义的,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嘲弄和怒斥资本主义的罪恶更是无谓的。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首当其冲地要融入这个世界。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念等等,这些既是中国从既往强国的兴盛中总结的经验,也是从某些强国的灭亡中汲取的教训。半个世纪前毛泽东主席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对新中国如何摆脱历代王朝“兴勃亡忽”的质疑时,给出的药方是“人民民主” 。今天,这句话对中国如何实现民族复兴和重新崛起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当综合实力成为衡量大国地位的标准时,作为硬实力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同作为软实力的政治文明和文化

10、影响力一个都不能少。美国的强国之路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也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将“政治文明” 、 “物质文明” 、 “精神文明”并列。必须厘清的是,和上述 9 个大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有着 5000 年和平包容文化的深厚根底,绝少侵掠他国的文化传统的贪婪品格。也正因为如此,在学习 9 大国优点的同时,中国可以避免其他强国最终“亡乎”的历史宿命。不过,仅有和平的理性,经济的势力和开明的政治依然不能实现强国之梦。如中国两宋,经济文化发展俱佳,政治也相当开明,但依然是偏安一隅最终被异族所灭。去年 5 月 22 日,美国纽约时报在评论版中罕见地以中文标题发表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 。这虽是对美国提出的警醒,但也给我们以警醒,强国之路,必须要保持软硬力量的综合平衡,综合国力的哪一个要素都不能偏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