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1136358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寻找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寻找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寻找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寻找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找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寻找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摘要 在建立新高考制度的过程 中,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不断深入。必须 从当代普通高中学校的自身特点出发, 即选择性、特殊性和基础性,科学确立 高中、高考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在厘清 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提出,普通高中学校 改革必须面向育人生态的建立,必须注 重学生的选择性,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发 展的引路人。 中国论文网 /9/view-13010891.htm关键词 普通高中 高考 改革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经写进党的 十九大报告。2020 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 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精选财经经济类资

2、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高中教育改革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 成为社会热点。确实,高考改革和高中 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直接关系,需要研究 新高考下高中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策略。但是,高考及其改革或许不应该 成为高中改革与发展的唯一导向。在当 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国家教 育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科学认识 当今高中教育的特点,理顺高中、高考 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确立高中改革与发 展的方向,由此促进高中教育的科学发 展,实现高中教育现代化。 认识当代普通高中教育的特点 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教 育发展与学校变革的背景下,普及化进 程中普通高中教育的特点是整个高中教 育改革与发展

3、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1.普及中的选择性 自 1990 年国际社会提出“全民教 育”,这个概念已经从起步的基础教育 领域逐步扩展和延伸,由此出现了全民-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优质教育、全民高等教育和全民终身教 育等相关术语,并逐步被接受。 2016 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就达到了 87.5%。但是,高中教育阶段 的普及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普 及的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是每个适 龄学生必须接受和参与的教育活动。之 所以强制要求适龄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 育,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及其身 心发展状态决定的。但对于完成了义务 教育之后的青少年而言,他们对教

4、育、 社会及其个体自我有了自主看法,他们 开始具有自己的思考、立场和观点,他 们也有了自主选择和自我决策的意识、 要求及其能力。普及化高中教育显然不 能以“强迫”教育的思维来决策。高中教 育必须允许学生认同、鼓励学生的自主 选择和多元选择,由此促进高中阶段教 育多样化发展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 高。 扩大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教 育,是我国满足人民群众受更多教育的-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需求,同时也是人们自愿选择、主动参 与教育的过程。高中教育的普及需要关 注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为个体差异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普及 化的高中教育具有促进学生分流

5、与分化 的功能,只是这种分流与分化必须基于 学生自主选择与自我发展,而不能是外 在的、人为的、被迫的干预。 所以,高中教育体系中高中学校 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是必需的,高中学校 内部课程与教学的丰富性与灵活性则是 关键的。 2.系统中的独特性 国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 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和相互贯通的体 系,各级各类教育都是这个复杂系统中 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育系统与体系发 生变革的进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系 统中每个部分的定位及其作用。在当前 国家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高中阶 段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系统中的独特性 需要进一步明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6、在全民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教 育系统更加开放、多元和丰富,教育不 再具有终结性特点;在互联网技术快速 发展的学习型社会中,学习机会将不再 因年龄增长或者离开学校而减少或者消 失;对于个体而言,教育或者学习的选 择将不因为选择之后而不可更改或者难 以更改。 当前,作为连接义务教育和高等 教育的高中阶段教育,其存在的价值意 义,显然不只是依附于高等教育的需求, 或者适应义务教育发展的结果。在以人 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中阶段教 育,不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 是为个体发展而提供的一种基于教育与 学习活动的个体发展的社会化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习得与 其成熟和社会化相匹配的知识、技能

7、、 价值观和态度等。高中教育不只是一种 单纯的“过渡”型教育,即向工作或者升 学过渡,更是要体现出每个学生个体的 成长和成熟的社会化经历。这就要求高-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中教育遵循学生成长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过程 中,为这些学生提供成长中愉快的生命 体验与发展经历。普通高中学校教育不 能成为学生为考大学而历经的“磨难”。 在当今这个日益开放而多元的社会中, 普通高中不能是一个封闭性的学习书本 知识的场所。教育与引导每个学生全面 而正确地认识教育与学习、个人与社会、 现在与未来等各种关系,是高中教育全 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

8、而关键 的目标,这就是高中教育学段的独特性 所在。 个体差异性是形成人才多元化的 基础和前提,尊重这种差异性,满足差 异性的不同需求,这就是当代高中阶段 教育的使命所在,也是独特性的体现。 3.发展中的基础性 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极 化世界中,每个个体都需要有全球视野, 需要对不同文化予以认同和尊重,需要 有和C 相处的能力,需要有积极而主-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动的社会参与,包括民主社会建设和可 持续经济发展。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世 界及其需求,学校教育需要为个体终身 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持,或 许这就是基础教育的意义。普及化的高 中教育尤其

9、是普通高中教育,其实一直 被广泛认为是基础教育。只是,高中教 育的基础性超越于传统的“读写算”素养 范畴,而是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所 说的“基本学习需求”:“包括基本的学 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 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 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 。这些内容和 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来、充分发展自 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 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 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 ” 上世纪末,美国“21 世纪技能伙 伴”提出个体适应社会与科技不断变化 的“21 世纪基本技能”:责任感和适应性, 沟通技能,创造性和求知欲,理性思辨 和系统性思维,信息和

10、媒体素养,人际-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交往和合作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 题,自我引导,社会责任感等。为此, 美国教育界呼吁,要在高中学校中更加 淡化职业类科目与学术性科目之区分。 普通高中教育提供的职业指导与培训也 应是为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服务之一。毫无疑问,面向人的全面发展, 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十分明显,而且需要 加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在中等教 育改革中,要重视企业家精神的教育, 要开展同伴健康教育,要注重围绕核心 的一般知识的教育。这些生活与工作相 关技能的教育,确实是当代高中阶段教 育内容的基础之一。 普通高中教育不能满足于简单地 对接高等教育,而是要联系社会现实与 工作世界,关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继 续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与需求,包括 学习精神、学习品德、学习方法与学习 能力等。这些都是高中教育需要为个体 发展提供的“基础”。 理顺高中、高考和高校的关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