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教学策略初探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1136245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教学策略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教学策略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教学策略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教学策略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教学策略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教学策略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教学策略初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教学策略初探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数 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四则运 算的基础上的一种高级混合运算。它能 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充分锻炼,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能力起着重 要的作用。小学四年级初步接触简便运 算,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交 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 质、除法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还要 掌握一些特殊数据的变化规律,才能提 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并更好地培养学生 思维灵活性。教师如何采取一定的教学 策略帮助学生培养简算能力,笔者通过 教学实践整理了以下一些心得。 中国论文网 /9/

2、view-13048929.htm-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在教学简便运算时,应该把 学生认知规律和教材编排特点结合起来, 例题给出李叔叔锻炼的行程图,从具体 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列式可能是相同的,但是计算的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不同算法,请学生讲一讲自 己的想法,其他学生对比几种算法,更 愿意选择哪一种算法,学生自然是要选 择简单的算法。当学生讲到交换加数位 置时候,不要在这里直接去灌输“交换 加数位置”的思想,而是应该结合具体 情境,用“先算前两天的加上第三天”和 “先算后两天的加上第一天的”思路都是 正确的。等到

3、用计算结果验证思路时候, 发现结果是相同的,才可以去引导“交 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此时才是水 到渠成了。 二、对比教学,区分异同 在学习简便计算时,不能教学生 死套公式,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这 些定律,应用起来会比较灵活。特别是-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乘法的结合律和乘法的分配律,教学上 一定要从本质上区分开,切忌概念混淆。如: 1252548 12588 =(1258)+(254) =(12580)8 =1000+100 =100008 =1100 =80000 以上错题就是混淆了乘法结合律 和乘法的分配律的概念,乱用运算定律。 乘法的结合律是在“几个

4、因数相乘”的前 提下,只有二级运算。而乘法分配律是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因数相乘,出现了乘、 加混合运算。很显然第一题应该运用乘 法结合律,第二题应该运用乘法分配律。1252548 12588 =(1258)(254) =125(80+8) =1000100 =12580+1258 =100000 =10000+1000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11000 其实计算第二题除了概念混淆, 学生做错还有个原因,没有考虑 88 的 组成,是 8 个十和 8 个一组成的,而不 是 80 个 8 组成的。 三、以错为模,订正分析 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还会 经常出现不

5、分别与括号外因数相乘的现 象: 22(100+4) =22100+4 出现这种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学生 以前计算的都是按正常算理进行四则运 算的,现在要求运用有关知识进行简便 运算,学生一时不能习惯运用,认为乘 了括号内一个加数就可以了。 纠正学生错误时,我先问学生: “原算式里一共有多少个 22 相加?”学 生知道是 104 个 22 相加。再看等号后 面的算式里一共有多少个 22,还差几个 22,所以应该加 4 个 22,而不是加 4, 一边教学生说算理,一边写过程,这样-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可以帮助那些对乘法分配律不太清晰的 同学弄清楚算式的来龙去脉。

6、找到规律后,在逆运算的过程中 也能灵活运用。如 13524-3524,表示 135 个 24 减去 35 个 24 等于多少个 24,结果一共是(135-35)个 24,写成 算式便是 13524-3524 =(135-35)24 =10024 =2400 这样学生就可以避免错误,灵活 运用乘法分配律了。 学生还容易错的题目,如下: 21042 =21076 =306 =180 很显然,学生知道把 42 改写成 76,但是没有写上小括号,导致运算 顺序的改变。 学生对除法的性质逆转使用也是-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不熟悉的, “一个数连续除以 2 个数,可 以

7、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 ”那么反过来,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可以连续 除以这两个数。 ”是连续除以,而不是除 以其中一因数,乘以另一个因数。 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来讲,比如, 有 210 个练习本,平均分给 7 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 6 人,每个人得到几个练习 本?很显然,可以平均先分给 7 个组, 再用每个组分得的练习本平均分给每个 人,这就明确了必须是连续除,而不会 出现以上错误。 四、精练梳理,抓住典型 1.抓特殊组合 简便运算中,经常出现的特殊组 合有 25 和 4、125 和 8、25 和 8 等。这 样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密切,我们在计算 过程中就要充分运用它们这种“好朋友” 的关系

8、,将计算简单化。在一些乘法算 式中,特别是连乘,通常是运用乘法交 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将两个相乘得整十、 整百、整千的数先相乘,如:-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2512548=(254)(1258) 。甚 至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见到其中一个,找 出另一个,没有时,尽量“变”出一个来, 例如 72125,可以将 72 看成 89,这 样很快可以用 125 先乘以 8 得到 1000, 最后乘以 9 轻松口算出答案。 2.抓隐形数字“1” 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类似这样的 题: 9922+22、45101-45,学生遇 到这种题容易和 2299、45101 这样的 题混淆不清,

9、比较一下就能发现它们的 异同点。我们要善于观察:9922+22 表示 99 个 22 加一个 22,写成算式刚好 是: 9922+22 =2299+221 =(99+1)22 =10022 =2200 遇到这样的题,先将隐形“1”“抓” 出来,在不会改变原算式的意义和大小-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前提下,利用改写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 题。 3.抓凑整特性 比如计算 379-185-179 时候,要 敏锐地发现 379 与 179,先减去 179 就 能得到整数 200,再去减 185 就简便多 了。还有 867+98,98 接近 100,可以 改写成 867+100-2,因为加多了 2,最 后减去 2,学生也容易理解这样的凑整 的确好算多了。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基本也是 运用了“凑整”思维。如: 315+218+586+185+14+282=(315+185 )+(218+282)+(586+14) 除法也是如此: 60024=60064,改写时候就要考虑到 6006 得到 100,1004 就很好算了, 因为 4 和 25 是特殊组合。 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简便运算教学 是四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些运算 定律在今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中,还会 继续不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上好简-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