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1098705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校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高校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高校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高校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高校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校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谈高校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摘 要】高校是学生学习基础 的知识和提高自身道德文化素养的重要 场所。在高校化学教学中,老师要将生 态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 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打下坚实的基 础。 中国论文网 /1/view-12947719.htm【关键词】高校化学教学;德育; 渗透 一、什么是生态道德教育 在当代社会,道德和法律相辅相 成,是维持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民 安居乐业不可或缺的两面大旗。不同的 是法律具有强制性和具体性,而道德是-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2、感谢阅读- 2 非常抽象的概念,它关乎到了人们对是 非黑白的判断,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行成和发展,生态道 德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我们不能 强制每个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道德, 更加无法定义哪种行为就是违反生态道 德建设的。因此,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 长远而复杂的项目,在践行的过程中必 须非常谨慎。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 基地,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生态 道德教育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道 德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明确的认识到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 必须体现出社会发展对人们道德的基本 要求。生态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将生 态文明

3、理念牢固地刻在内心,以这种理 念去约束自己平时的行为。它从道义上 规定了人们必须有保护环境,和自然和 谐相处的意识,正确地处理人与环境、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持生态平衡。 二、高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状 根据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如今的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整体不错,但是 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比如:如今大 部分高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尽可 能地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 境,以至于一些高校学生养成了花钱大 手大脚,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吃饭的 时候经常点太多而产生许多剩饭剩菜, 在宿舍浪费水电等现象也比较严重。对 大自然也缺乏爱心

4、,为了拍照,随意去 践踏草坪。同时,通过调查还可以发现, 如今,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高校学 生的道德教育多是偏重于教育学生要树 立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 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而对生态道德教育 涉及甚少。以至于现在的高校学生保护 环境的意识都比较薄弱。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显露,校园文化逐 渐偏离了正常轨道,朝着功利化和商业 化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的最高-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一级,由此更加可以看出它对人才培养 和未来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可以 不夸张地讲,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可以决定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变革

5、方向以及社会、经济与环境的 协调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偏向于对学 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比较重视学生 的成绩。这样的教育环境很难让学生提 高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因此,学校必 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生 态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化学教 学中的渗透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是研 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发展规律的一 门学科。化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化学 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当前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日 益突出,是人类社会需要重视的问题, 也是化学课程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

6、读- 5 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 科,老师在化学课堂上可以多向学生展 示一些应用化学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 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的例子,让学生学 着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现状相结合。例 如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等 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造成的,而二 氧化碳是如何来的呢,生物呼吸和气体 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由于煤、 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的居多,汽车 尾气也会排放许多二氧化碳。减少二氧 化碳的措施可以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这 样学生就会明白平时保护绿色植物,多 多地植树造林对减轻温室效应的重要作 用了。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 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 学习某个知识

7、点的时候也能形成系统的 方法去研究其来源、用途、应用。这样 能够让学生在W 习化学理论知识的时 候及时地认识到该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 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得以提高。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能过意 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在平时的生 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关注和维护生态 文明建设。 (二)生态道德教育在化学实验 中的渗透 在高校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光靠书本 上的介绍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的掌握,必 须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实验的方式演示 出来,学生才能够亲自体会到化学世界 的奥

8、妙,同时也清楚地掌握实验现象, 进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关结论。这个 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 的能力的一个过程。化学实验做完以后, 如何处理“废气、废液、废渣”,这是一 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化学实验产生的废 气、废液、废渣大多是有毒的,不仅会 危害环境,有的甚至对人的身体健康有 很大危害。如果随便丢弃,更容易给收 拾垃圾的清洁工带来危害。老师要让学 生明白,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和做实验一样重要,学生要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在做完实验以后,合理地处 理掉实验过程产生的“三废”。在处理 “三废”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利用

9、 相关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地将“三废”变 成对人与环境无污染的产物或是减轻产 物的毒性,或是变废为宝,利用其他化 学反应将产物变成实验的反应物,重复 利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可以节省材 料。由此可见,处理“三废”的过程是一 个考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过程, 它可以让学生灵活地设计最优方案,尽 可能地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处理 “三废”虽是一件小事,但它却可以帮助 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生态道德 教育真真正正地渗透到学生的实验过程 中,培养学生额环境保护意识。 (三)生态道德教育在化学第二 课堂中的渗透 所谓第一课堂指的是以学习理论 知识和实验指导为主的课堂,第二课堂 指的是训练学生如何将学

10、到的理论知识-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以及实验方案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 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以化学课题研 究为起点的课外活动。例如,组织学生 去一些化工企业比较多的城镇地区调查 该地区的“三废”排放问题,检测一下该 地区的空气质量和进行土壤中相关化学 指标的测试。这样学生就可以真真切切 地感受一下化工企业的产生的“三废”不 及时处理会对于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 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面临的困难。这样可 以警醒学生,树立生态道德意识的重要 性。 四、总结 化学是一门与生态环境保护密不 可分的学习科目。通过在第一课堂和第 二课堂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学生可以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明白化学与工 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联系。通过 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以及开展相关的实 践活动,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提 高自身的生态文明修养。高校学生作为 国家的栋梁之才,要践行生态道德要求,-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