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人文女祖——嫘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098643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族人文女祖——嫘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华民族人文女祖——嫘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华民族人文女祖——嫘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人文女祖——嫘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人文女祖——嫘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中华民族人文之母嫘祖嫘祖,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正妃(河南新郑人),生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民族人文之母。 养蚕织帛的始祖, 万世敬仰的蚕神、 祖神、行神。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云: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史记封禅书云:“黄帝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 ”刘恕通鉴外记亦云: “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

2、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关于嫘祖的故里,争议颇多。如:河南西平说,郑州荥阳说,山东费县说,山西夏县说, 陕西黄陵说,四川盐亭说, 湖北宜昌说, 湖南湘潭说和浙江杭州说。据轩辕本纪云:“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初喜天下之戴己也, 养正娱命,自取安而顺之, 为鸿黄(黄帝)之代,以一民(统治人民)也。”大梁,即开封。把嫘祖的故里纪在河南开封地域之内。嫘祖天资聪慧,发现野蚕吐丝结茧,从而发明野蚕家养,煮茧抽丝,以作丝帛。自从嫁于有熊国的轩辕,不辞劳苦,栽桑养蚕,倡导婚嫁,受到万民敬仰和爱戴。她开创的中国丝绸产业和丝绸文化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数千年,影响深远,是中华文化宝库

3、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嫘祖首创栽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并将此法传遍四面八方,从而使远古先民告别蛮荒和愚昧时代, 开启了中华远古文明之门。 她和轩辕黄帝之臣仓颉、隶首、伶伦、容成、大挠等创造发明都有着同样伟大的贡献。蚕丝是我国六大发明(蚕丝、指南针、火药、造纸、瓷器、印刷术)之一,而家蚕驯养、 缫丝纺织是中国六大发明中最早的一种。是华夏民族人文母祖嫘祖为代表,经历漫长艰辛劳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的文明之花。如今,丝绸的行迹已扩大到世界5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世人充分享用丝绸带来- 2 - 的好处。丝绸在我国乃至世界产业史、科技史、文化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嫘祖的主

4、要功绩是创栽桑养蚕制丝织绢,又倡嫁娶相媒,缔结对偶婚姻,进行人伦化文明礼俗教育及创造旅游文化,是远古文明的发明家、 改革家。她创造母仪天下的社会,是开创人类社会文明的第一女性。丝帛历来是礼仪、和平、友好的信物,是文明时代的产物,从这意义上说,嫘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上的第一位和平女神。轩辕本纪云:“帝周游行时,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令次妃嫫母监护于道,以时祭之,因以嫫母为方相氏。”是说嫘祖在旅游途中死去,轩辕黄帝将她祭为祖神。关于后世祭祀嫘祖,至少自周代始,国家便设坛祭祀。以后,历代帝王祭祀先蚕的典礼都非常隆重。目前,在全国已发现很多纪念嫘祖的重要遗址,如河南新郑的嫘祖洞、嫘祖宫、嫘

5、祖庙;河南西平县嫘祖庙;北京北海公园先蚕坛; 陕西黄陵县嫘祖庙; 浙江缙云县祭祀嫘祖亭; 湖北宜昌嫘祖庙;四川盐县嫘祖宫、先蚕庙、嫘祖墓等。祭祀嫘祖的礼仪风俗,已影响到邻国,韩国的国都和许多城市,都设有先蚕坛。据韩国东亚日报报导,韩国政府已于1993年恢复了中断 85 年的先蚕节。嫘祖又祀为蚕神、祖神、行神,在民间流传久远。她以一身而奉为数神,万古隆祀,历代千百王妃皇后,谁能享此殊荣?周代的祀典说:“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 ”嫘祖始蚕制衣的创造精神,教民蚕桑,辛苦奔波,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辅弼黄帝化干戈为玉帛的仁爱精神,凝聚成为伟大的人格,崇高的道德风范。她功昭日月,泽被天下,人民

6、把她奉为神祗而顶礼崇拜,就是对她的大功大德感戴不忘。为深切缅怀嫘祖的功德,进一步宣传、保护嫘祖文化,河南新郑自2001 年起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举办嫘祖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古往今来,歌颂嫘祖的诗歌、对联、谚语特别多。女皇武则天:“丝绸龟手富,贝锦鹅溪绢。功比马头娘,月映水三潭。”宋?苏轼: “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芒。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亭空影许长。”清?岳冠华: “嫘祖吾乡里,青龙瘗帝妃。 始蚕蚕作茧, 织绢绢成衣。 逸史传翁妪, 功勋纪赵蕤。子孙承祖烈,- 3 - 织绢有鹅溪。” 存留各地的楹联有:“养蚕治丝,旨定农桑,功高日月,并寿天地。法制衣裳,谏诤黄帝,玉振金声,女中圣

7、贤。” “德启三皇,化干戈为玉帛。功高五帝,养天虫以吐经纶。 ” “圣地名山,左右青龙白虎。蚕茧丝绸,来自嫘祖元妃。 ” “元妃业绩惊天地,嫘祖光辉照汗青。 ” “功高日月德配黄帝;气壮山河御驾青龙。” “轩辕宏恩高宇宙,元妃浩德被乾坤。 ”于此,可以看到嫘祖及其开创的蚕桑丝绸业对后世的广泛影响。嫘祖发明种桑养蚕、抽丝编绢、衣被天下、福祉万民,奠定了农耕文化的基础。嫘祖蚕桑丝绸的发明, 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人类经济史上的一次革命,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革命。嫘祖的伟大发明创造, 意味着史前经济与文化的共生共荣关系,揭示了经济与文化互为中介,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嫘祖和炎黄精神,就是勇于征服洪荒的艰苦创业精神、勤于科技发明的开拓创新精神、 乐于为民造福的牺牲奉献精神、包容互补的民族团结精神、 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 正是这些崇高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吸取扩充了新的内涵,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