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机采工艺配套技术应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098640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原机采工艺配套技术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原机采工艺配套技术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原机采工艺配套技术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原机采工艺配套技术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原机采工艺配套技术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原机采工艺配套技术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机采工艺配套技术应用(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姜学明一、油田基本概况、油田地质概况、油田生产概况 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应用的主要技术及实施工作量、高油气比井防气与提高泵效工艺、非酸解堵工艺技术、机采井防偏磨、防砂、防垢防蜡工艺集成、机采井系统效率优化配套实施工作量及效果。 四、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几点认识一、油田基本概况、油田地质概况均属于小型复杂断块油藏。层系为S2下、S3上、S3中、S3下亚段 ,油藏埋深2400-4200米。动用地质储量1849104吨、可采储量 594104吨。一、油田基本概况平均孔隙度18-20%、平均渗透率40-100 毫达西。动用含油气面积25.6Km2。、油田生产概况三个油田于1987年起相

2、继投产开发,1988年 投入注水开发。目前有油井229口:电泵井11口、抽油机井 218口。平均泵挂2142.9米,平均动液面1672米,沉没 度471米,平均泵效34.4%。一、油田基本概况累积产液1365.5104吨,产油439104吨,地 质采出程度21.45%,工业采出程度66.78%。平均单井日产液15.2吨,日产油2.5吨,综合 含水84.26%,二、生产产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问题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层区块油气比高、抽油机井泵效低我厂桥66块、桥58块、马26块等近几年相继投产的新区块。其特点:一是:油藏埋藏深,开发层系为深层的S3中、S3下油藏,油藏埋深度在3500-4200

3、米之间;二是:伴生气丰富,油井产气量在50015000立方米,油气比一般在200-500方/吨;三是:油井气体影响大,泵效低。平均单井日产液4.12吨、油2.14吨,平均泵效16.5%。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层区块油气比高、抽油机井泵效低 1、对于低产井由于气体影响,油井间出严重,冬季地面管线易冻易堵。2、对于高产井由于气体影响泵效低,部份井液面高,生产潜力难以发挥。如桥66块,平均动液面1400米,比全厂平均动液面的1670米高出270米,制约高产油井的增产、稳产。其影响: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含水油井腐蚀、偏磨、结垢现象严重,检泵周期短。马厂油田的马10块、马11块、马12块、马1

4、9块及桥29块的部份井组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统计59口机采井,平均单井日产液31.2吨,日产油2.8吨,含水91.1%。随着含水上升,高含水腐蚀、管杆偏磨导致油管裂、杆断,以及电泵井地层出砂、结垢、结盐导致井下电缆、电机故障日趋频繁,油井检泵周期难以提高。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低能低产区块油井地层污染、泵效与系统效率低。目前我厂日产液量低于5吨的低产低能井约70口井,主要分布在我厂超深、低能低产及外围试采区块上,约占我厂油井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油井不受注水井网控制或受控不见效,依靠弹性能量开采,地层能量亏空严重,导致在压裂、堵水等井下作业、油井清水热洗等施工中地层污染。这些低产低能井泵效低

5、于15%,系统效率低于10%。三、应用的主要技术及实施工作量三、技术及实施工作量为了解决我厂机采工艺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我厂重点应用了防气、防偏磨、防砂、防垢、低产井酸化等一批新技术,开展机采技术集成配套。取得了显著的工艺效果。内罩式防气管串:、综合防气技术内罩式防气装置采用了内罩式结构转向分离、交换腔气液交换分离、回流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四种分离方法,克服了一般防气装置的结构长度短、功能单一、分离时间短、处理量小等缺陷,具有处理量大、分离时间长、油气分离彻底等优点,更适合于中、高产油井防气。工艺原理井下旋流式气锚技术中心管外壳尾管吸油管丝堵斜割缝井下旋转气锚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取代筛管,安装在

6、泵下,当活塞上行时,井下油气混合流体进入气锚的中心管与外壳之间的环形空间。油气流在入口导向斜割缝的作用下产生旋转分离,气上行通过上部排气孔排出,液下行进入沉降尾管。在活塞下行时,尾管内的油气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下,依靠重力进行二次分离,气体排出,油沉入尾管,再通过吸油管进入泵内。该气锚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防气效果较好。、综合防气技术工艺原理气液混抽泵防气工艺泵筒中部有环形扩大腔室,活塞在上、下行过程中,活塞上部的液体及下部的气体通过环形空腔进行交换,液下行、气上行,能防止深井泵气锁。将井下旋转分离及防气泵组合使用,实行两级防气,其防气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效果。适用油气比在300m3/t以下低产抽油机

7、井。(见右图)人工井底丝 堵气 锚防气泵综合防气管串示意图、综合防气技术工艺原理我厂选择桥66、马26-1等16口高油气比井上推广使用内罩式内罩式防气工艺10口井、防气泵、防气锚等综合防气工艺技术6口井,有效15口,措施有效率93.7%。 井况筛选及工艺配套工艺艺日产产液量(d/t)油气比(m3/d)推广工作量(口)内罩式防气装置530010防气泵泵、分离器组组合53006推广实施工作量、综合防气技术推广使用推广使用效果-内罩式防气管串:我厂选择了桥64、桥66等10口日产液量在5吨以上的高产、高油气比井上开展内罩式防气工艺防气,有效9口,措施有效率90%。平均单井日增液量2.4吨,日增油1.

8、0吨,平均泵效提高8.8个百分点,累积增油1311.7吨,平均有效期为137天。从产量、泵效、沉没度及功图对比来看,内罩式防气管串对高液量、高油气比井的防气效果十分明显,优于单一的防气泵、旋转气锚等。 推广使用效果-内罩式防气管串:序 号井号作业业 时间时间措施前措施后效果累增有效期 (天)液量 (吨)油量 (吨)泵泵效 (%)液量 (吨)油量 (吨)泵泵效 (%)液量 (吨)油量 (吨)泵泵效 (%)液量 (吨)油量 (吨) 1Q641.125.31.114.17.92.221.22.61.17.11112287230 2Q661.17.77.527.812.412.346.04.74.81

9、8.2521.2469.9229 3Q29-102.0813.93.336.715.64.141.61.70.84.9204.958.898 4Q66-242.1512.12.139.414.93.349.12.81.29.7378.8 226.4229 5Q29-482.2511.05.638.913.16.645.32.116.4236.2102.8152 6M11-132.2725.24.725.02.000无效 7M26-13.315.54.920.17.15.525.51.60.65.519272151 8Q937.235.00.719.17.71.125.22.70.46.163.

10、152103 9Q6710.22.41.38.35.12.117.32.70.89.067.5 20.0 25 1011-16210.209.78.933.712.710.845.93.01.912.236.0 22.8 12 合计计9.84.026.511.25.035.22.41.08.828121312137内罩式防气装置适用效果统计表2.58.81.0推广使用效果-内罩式防气管串:桥66井防气:桥66井为我厂的一口高产井。措施前日产液量7.7吨、油量7.5吨,日产气量3780方,油气比504方/吨,套压为2.1MPa,沉没度在600-800米。虽然多次采取调整套压、砰泵等管理措施,但因

11、套管气影响,该井气体影响严重产量波动大,高的时候在10吨/天以上,低的时候在5吨天以下,决定在该井上实用内罩式防气工艺。1月10日下内罩式防气管串后开井,1月中旬日均产液量达到14.1吨,后稳定在日产液12.4吨,日产油12.3吨。措施前后相比,日产油由7.5吨增加到12.3吨,日增油4.8吨;泵效由27.8%增加到46.0%,泵效增加了18.2个百分点;沉没度由600-800米下降到400-500米,使该井的生产能力达到充分地发挥。下图为桥66井防气前后功图。由功图对比来看,采用内罩式防气装置后,桥66井的气体影响完全削除,推广使用效果-内罩式防气管串:典型井:桥66井防气:防气前功图防气后

12、功图推广使用效果-内罩式防气管串:低产高油气比井由于气体影响,气锁而导致油井间出现象频繁,油井泵效低、产量低。在去年防气试验的基础上,我厂在马26-2、白72、桥66-2等 6口日产液量低于5吨的井上开展防旋转分离器与混抽泵组合式防气工艺。推广使用效果-旋转分离与气液混抽泵这6口井均为低产高油气比井,因气体影响油井产量很低,平均泵效只有9.8%。采用井下旋转分离与气液混抽泵组合防气工艺后,油井生产状况有显著改善,平均单井日增油量0.9吨,累计增油422吨,平均单井泵效提高7.2个百分点(见下表)。序 号井号作业业 时间时间措施前措施后效果累增液量 (吨)油量 (吨)泵泵效 (%)液量 (吨)油

13、量 (吨)泵泵效 (%)液量 (吨)油量 (吨)泵泵效 (%)液量 (吨)油量 (吨)1M26-22.114.50.714.77.81.225.53.40.510.8275.454.62M262.22.31.38.95.32.117.930.79.011920.33Q66-22.120.60.42.22.11.67.71.61.75.5157.9115.84M562.272.61.68.93.92.613.71.31.04.810599.35B724.224.32.115.06.43.122.02.11.07.0181.292.96M586.22.61.08.84.41.815.01.80.8

14、6.18739.1合计计2.81.29.85.02.117.02.20.97.2925422推广使用效果-旋转分离与气液混抽泵旋转分离与气液混抽泵效果统计表推广使用效果-旋转分离与气液混抽泵2.2 0.97.2、非酸解堵工艺技术1、工艺原理:非酸解堵工艺技术主要是针对油井地层结垢、井下施工等造成的有机无机堵塞。其配方是由SW-A油井清洗剂和SW-B剂组成。它能够有效地清洗有机垢,可与胶质沥青质堵塞发生皂化反应,使之能溶与水;可以溶解剥离无机垢,扩大渗流通道,起到解堵增产地目的。2、推广应用工作量及效果:我厂选择了6口低产井实施无酸解堵施工,增液有效6口,增油有效5口,有效率80%。平均单井日增

15、液量12.4吨,日增油1.2吨,累计增油813.9吨,平均有效期为130天。、非酸解堵工艺技术序号井号作业业时间时间措施前措施后效果累增有效 期 (天)液量 (吨)油量 (吨)含水 (%)液量 (吨)油量 (吨)含水(%)液量 (吨)油量 (吨)含水(%)液量 (吨)油量 (吨)1M12-612.318.40.890.5212.488.612.616-1.92997404.82682M19-282.152.41.729.27.54.8365.13.16.8571162212 3M19-44.22100100241.095.8141.0-4.2176078.7132 4M62-26.80.601

16、00101.486.09.61.4-14.01081133.8118 5M19-166.227.31.086.3260.718.70.713270无效 6M11-139.1116.80.298.631.40.897.514.60.6-1.174530.651 合计计7.10.691.920.01.990.512.41.2-0.127133813.9130工艺实施效果统计表 、机采井防偏磨、防砂、防垢、防蜡工艺集成自旋转井口防偏磨工艺:自旋转井口防偏磨井口主要有井口承压外壳、内部旋转机构、动力连杆机构等组成。安装时,自旋转井口取代原井口,动力连杆机构一端和井口旋转动力输入轴相连,另一端套在光杆上,在光杆接近下死点位置安装一方卡。当抽油机驴头接近下死点位置时,方卡子下压动力连杆,连杆推动井口地旋转机构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带动井下油管同时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和普通旋转井口可实现自动连续旋转,调节动力连杆长度,可调节自旋速度。通过连续旋转井下油管,不断地改变抽油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