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生物群落5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085278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和生物群落5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种群和生物群落5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种群和生物群落5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种群和生物群落5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种群和生物群落5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群和生物群落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和生物群落5(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3月27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2007年3月27日本考点的重点内容2007年3月27日、种群是指。2、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 、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蕨类 、一口池塘中全部鱼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E、一窝蚂蚁F、一口池塘中全部青蛙和蝌蚪G、一片草原上全部鼠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 生物个体的总和 A E F 2007年3月27日 、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 量。小范围内的水生生物可用单位体积内的数 量表示;大范围及陆生生物一般用单位面积内 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种群密度很高种群密度一般种群密度较高种群特征:种群有而个体没有的

2、特征。2007年3月27日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 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 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密度很快下降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那些?看几组图片2007年3月27日相关生物引起种群密度改变2007年3月27日迁 徙迁 徙耕 种耕 种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2007年3月27日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1、常用的取样方法 (1).点状取样

3、法。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图8-4)。当 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 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 布比较均匀的情况。(2).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先 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 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例如,长条形 的总体为400 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40个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 1/10,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1 m内进行取 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2007年3月27日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植物种群密度调查

4、示例调查地段 天津市水上公园附近的一块林地。地段面积 长500 m,宽30 m,计15 000 m。调查对象 独行菜、刺儿菜、打碗花、苦荬菜、取样方法 等距取样法。调查时间 1996年6月2日。调查结果 5种植物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株m):独行菜29.9,刺儿菜8.1,打碗花4.4,苦荬菜3.8, 抱茎苦荬菜3.9。2007年3月27日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2、标志重捕法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 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 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 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5、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D N 3934152007年3月27日、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 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年龄组成一般分 三种类型: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大 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 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 群的个体数越来越多。增长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2007年3月27日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 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 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 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 对稳定。稳定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2007年3月27日衰退型:特点是老年 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 期的个体数目偏少

6、。新 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 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 密度越来越小。衰退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2007年3月27日 、性别比例: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 密度下降。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雌雄相当型:特 点是雌性和雄性个 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 等动物。2007年3月27日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2)雌多雄少型2007年3月27日(3)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 于雌性个体。 人工控制的一些种群。2007年3月27日 4、出生率和死亡率。 通常以a表示。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

7、内 出生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 死亡的个体数。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2007年3月27日种群数量(种群密度)迁入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死亡率迁出出生率+-(预测种群的的密度的主要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 。2007年3月27日种群数量的变化 例如某种动物种群的起始 数量为N0,每年的增长率保持 不变,第二 年的种群数量是 第一年的倍,则一年后该 种群的数量应为: N1= N0 , 二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为: N2= N1 = N0 2, t年后则为: Nt = N0 t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8、t种 群 数 量N02007年3月27日当种群密度上升时,空 间食物相对减少,以该种 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增加 ,会使这个种群出生率降 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 种群数量增长率下降。当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 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 量停止增长,将这种增长 方式用坐标图表示出来, 就会呈现“S”曲线。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t种群数量N0K思考1:K值的含义是什么? 在一定环境中所容纳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2007年3月27日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t种群数量N0K思考2:在农田中为了更好的控制害虫的数量, 减少农业的损失,使用农药消灭害虫,但是还要保持物种 的多样性,我们要把害虫的数量控制在什么范围

9、? 种群的起始数量N02007年3月27日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t种群数量N0K思考3:在池塘中养鱼,渔民总是希望自己捕的 鱼越多越好,但是为了考虑池塘的鱼可持续发展,渔民捕 鱼的种群数量应该是多少最好? 种群的数量K/22007年3月27日种群增长的“S”和“J”型曲线t种群数量N0K思考:阴影部分的含义是什么 ?在生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数量2007年3月27日06全国卷)回答下列(1)、 (1)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图。 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 量会_。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_ _的 作用

10、。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_ _的结果。 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 _决定。 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 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_。808590951003032.535相对湿度/%种群数量减少 另一个生态因子 综合作用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1.69 N02007年3月27日1、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的捕捞2、害虫的防治蝗虫的防治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有何意义?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2007年3月27日生物群落具有以下几个

11、要点 一定的自然区域内(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 一定范围内) 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群落2007年3月27日1、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A所有的树木 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 D所有的生物 2、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成虫; 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等 ; D一块水田里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它生 物。DD练习2007年3月27日生生 物物 群群 落落 的的 结结 构构垂直垂直 结构结构垂直方向上垂直方向上 的分

12、层现象的分层现象例:森林群落例:森林群落 池塘群落池塘群落水平方向上水平方向上 的分区现象的分区现象水平水平 结构结构2007年3月27日植物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上:各种昆虫、鸟类 中:树栖兽类、鸟类 下:昆虫、蜘蛛、蛇、 小型鸟和兽类地下:蚯蚓等动物苔藓地衣层 每层分别生活着哪些动物?2007年3月27日根据群落垂直结构的关系,充分利用不同 水层的空间和条件来获得高产的。池塘群落中也存在类似的分层现象,你能说说 淡水养鱼中四大家鱼的混合饲养有好处吗?2007年3月27日补充:补充: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地形起伏、光线明暗、温度高低2007年3月27日分层现象使群

13、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你认为是动物影响了植物的分层还是植物 影响了动物的分层?群落中,起主导地位的是:植物2007年3月27日1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 ,简称。2。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群落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蝗虫D一块稻田中的水稻C、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练习练习生物种群 群落C2007年3月27日3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微生物 B、动物C、植物 D动植物C练习练习2007年3月27日4池塘淡水鱼混合放养的依据是 ( )A、鱼类对氧气的需求量不同B、鱼类对水温的要求不同C鱼类对阳光的要求不同D鱼类的食性和栖息水层不同D5生物群落在空间结构上的分化有利于 ( )A、生存竞争 B、占据空间C生物进化 D资源利用D练习练习2007年3月27日6雀鸟、煤山雀、血雉等在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 林里分层次地分布,这体现了 ( )A、种群的密度 B、种群的水平结构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7在西藏东南部大峡谷地区,植被的分布随海拔高 度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 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 区植被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水分 C温度 D阳光CC2007年3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