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册笔记整理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3.79KB
约7页
文档ID:51082971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册笔记整理_第1页
1/7

历史第四册第七课美国独立战争原因:1、 在 1607—1732 年的 120 多年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 个殖民地,民主意识较浓厚,各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市场2、 1763 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 这些措施计划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3、 1773 年 12 月 16 日晚,波士顿倾茶事件(战争导火线);1774 年 9 月,第一节大陆会议召开进程:1、 1775 年 4 月 9 日,英军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敦与当地民兵组织发生武装冲突,北美独立战争由此开始2、 同年 5 月,第二次大陆会议,决定将各地民兵整编为大陆军,推举华盛顿任总司令3、 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由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 “第一个人权宣言”—马克思) ,宣告美国独立4、 1777 年,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信心的转折点)5、 1781 年 10 月,英军统帅康华里在约克镇率部投降6、 1783 年,美英代表签署《巴黎合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土地割让给美国结果:赢得国家独立。

影响: (意义、性质)1、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2、 确立联邦制度:(1)根据第二届大陆会议在1777 年通过的 《联邦条例》 , 美国独立后实行联邦制度2)1787 年 5 月至 9 月,费城制宪会议,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特点为联邦体制、三权分立、相互制约3)1879 年 1 月,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4)意义: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解决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是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积极:最早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不足:保留难当种植园奴隶制合法第八课法国大革命(1789—1794)原因:1、 18 世纪晚期,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不理朝政,政府财政陷入崩溃状态,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增加税收2、 1789 年 5 月, 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开幕第三等级代表要求按人数表决并进行政治改革,遭到国王拒绝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进程:1、 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

2、 制宪会议通过了废除农民人身依附、徭役和贵族特权的一系列法令,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革命纲领性文件)和1791 年宪法,开始在法国实施君主立宪政体3、 从 1792 年起,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英国多次组织反法联军进行武装干涉4、 1799 年,拿破仑发动政变,掌握政权,开始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5、 1804 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以及内外措施颁布《法国民法典》6、 1815 年,拿破仑帝国崩溃拿破仑统治时期,发过多次击败犯法联军,在占领地区推行《法国民法典》,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 (革命性、侵略性、争霸性)意义:历经 26 年的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法国及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使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并对此后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九课英国工业革命(1764—1840)概念: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前提:1、 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现政府,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2、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为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3、 “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业的农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4、 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5、 英国发达的工厂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时间: 1860s~1930s,1940s 进程:1、 1764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2、 1771 年,在水力纺纱机发明的基础上,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3、 詹姆斯· 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 1782 年研制了 “万能蒸汽机” ,进入“蒸汽时代” 4、 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汽船、蒸汽机车)扩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法、德、美等欧美国家也开始迈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变化:1、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2、 造成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3、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4、 带动了社会方式的巨大变化,也产生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问题第十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现代工厂制度生产与管理股份制——资本积累股份公司中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荷兰东印度公司;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知道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才逐步确立起来贸易与金融制度贸易——开拓市场,金融制度——提供资金随着“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思潮的兴起,英国新型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改变传统的贸易保护政策,实行自由贸易。

第十一课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工业革命时期)血汗工厂城市贫困社会立法——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矛盾,缓和阶级矛盾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立法虽然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也没有消弭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和冲突第四单元工业革命开启了财富新源泉,但资本和劳动对立的社会矛盾,也因此趋向尖锐工业化初期的西欧社会,冲突迭起,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巴黎公社第十二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开始快速发展法、德等国的工业化,也在深入推进中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工人运动兴起代表:法圣西门、傅立叶英 欧文理论:它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理性的产物,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回避政治斗争, 诉诸经济和社会改良,并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人们的道德觉悟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条件:1、 的 19 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展开,表明无产阶级已经独立登上了政治舞台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成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标志:共产主义者同盟马、恩起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1848年 2 月,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意义: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无产阶级斗争和人类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十三课巴黎公社“三十八日革命”(1)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2)资产阶级组成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3)1871 年 3 月 18 日凌晨,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防守要塞,引发工人起义巴黎公社的原则(1)1871 年 3月 28 日,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成立2)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新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政权在全球范围的确立资产阶级市场在全球范围的确立资产阶级殖民体系在全球的构建代表:美国、德意志民族、俄国、日本第二次工业革命第十四课美国的扩张和强盛领土扩张方式: 19 世纪上半叶,美国借助移民拓荒以强占、购买和侵略等手段1783 年 大西洋沿岸——阿巴拉契亚山脉19 世纪上半叶大西洋沿岸——密西西比河 结果:,, 最大限度的拓展了自己的地域空间,最终成为一个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 “两洋国家”。

西进运动:在领土扩张中,美国政府对土著印第安人采取了驱赶和杀戮政策美国的工业革命条件:1、 19 世纪初的美英战争刺激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2、 大量移民涌入以及城市地区人口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国内市场的扩大3、 商业活动特别是对外贸易,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本,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4、 美国劳动力短缺,发明及其以便节省人力,比其它国家更加迫切这些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时间: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地区:主要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特点:初期以棉纺织等轻工业为主,主要仿制英国机器, 不久即开始独立设计和制造新机器模仿——创新)南北战争原因: 19 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体现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度存费等一系列重大利益问题上进程:1、 1861 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步州首先挑起内战2、 1862 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了《宅地法》、 《解放宣言》 3、 1863 年 7 月,联邦军队取得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此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4、 1865 年 4 月,南部联军投降,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影响:南北战争的结果,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第十五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19 世纪初的德国:德意志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处于邦国分立的状态,各邦实行封建农奴制度普鲁士道路:对农村进行改革,将封建生产转为资本生产1、 1807 年 10 月,发布《十月敕令》 2、 1811 年,颁布《调整敕令》3、 1808—1821 年,普鲁士许多国有土地上的农户,被无偿赋予地产通过赎买的方法,他 们还解除了封建义务德意志的统一原因: 19 世纪中叶,随着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俾斯麦主张“铁血”政策,即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进程: 1864 年到 1870 年,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 1871 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第二帝国)影响: 统一事业的完成使德意志民族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分裂、割据的历史, 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德国的崛起德国统一后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如打击整治分裂势力,巩固帝国统一;统一货币、 邮政制度, 建立帝国银行, 实行高额关税, 保护民族企业; 统一刑法, 编纂民法,废除地方封建特权。

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推行福利化社会政策同时推行稳健的“均势外交”政策第十六课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俄国的兴起15 世纪末,俄罗斯摆脱金帐汗国的控制,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6世纪中叶,在农奴制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沙皇专制制度近代俄国的两次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原因: 17 世纪沙皇俄国同英法等国相比,经济和社会处于落后状态时间: 1689 年起, 17—18 世纪内容: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强大的陆、海军军队经济:发展工业和对外贸易政治:废除杜马,建立参政院,官员论功授职,将教会置于皇帝权力之下文化:简化俄文字母,派遣留学生,开办学校,翻译西方著作性质:封建性质改革影响: 彼得一世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俄国在摆脱落后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还加强了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废除农奴制改革原因:1、 19 世纪,没落腐朽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内因)2、 1856 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的弊端显露无遗外因)时间: 1861 年内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 不动产和独立处理个人及家庭事务。

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出发农民农民缴纳赎金后,课得到一块份地法令还规定了赎买土地的手续和赎金计算办法性质:资产阶级性质影响: 1861 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近代俄国的扩张沙皇俄国的历任统治者,都奉行领土扩张政策,从 16 世纪中叶到20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