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我的梦讲稿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05344 上传时间:2017-08-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梦  我的梦讲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梦  我的梦讲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梦  我的梦讲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梦  我的梦讲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梦  我的梦讲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梦 我的梦讲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梦 我的梦讲稿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学习领会中国梦的基本内涵、重要遵循、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坚定自信、增 强自觉、实现自强,努力 为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作贡献;引 导学生深刻认识奋斗是成就事 业的基石,唯有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把 实现 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 刻苦学习、勤奋工作、 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心往一 块想、 劲往一处使,汇聚起 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课程内容:1中国梦的内涵、路径和保障2中国梦的愿景3中国梦的世界意义4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中国梦 我的梦口 钟边石梦想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对于个人,它是人生的追求,对于社会,它是进步的源泉,对于国家,它是发展的动力。在中华民族伟

2、大复兴的背后,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一、国梦民族复兴梦1中国梦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迅速为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同。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说,我们的中国梦,有两幅阴确的路线图和两个明确的时间表:第一,到 2021 年,就是我们建党 100 周年的时候,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我们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昌明,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

3、美好,建成一个美丽的中国。第二,到 2049 年,就是新中国成立 1 00 周年的时候,要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2现代化国家,跨入发达国家行列。提出实现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人民的期盼,历史的必然。第一,中国梦顺应了当今中国的发展大势,昭示了党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宏伟图景。提出伟大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相承接,与当今中国发展大势相契合,确立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坐标。第二,中国梦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共同心愿。中国梦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道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渴望,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是最大公约数,成为激励

4、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旗帜。第三,中国梦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展示了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意愿。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同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同各国合作共赢之梦。2追梦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非几历史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个人的奋斗如此,国家的发展亦然。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1840 年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击破“天朝上国”迷梦。百年屈辱,百年渴望

5、。中华儿女萌生了一个执著的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为了国家、民族的富强之梦,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孜孜探寻。从林则徐、魏源的“睁开眼睛看世界” ,到李鸿章、曾国藩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 ,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历经一次次的失败,但民族复兴之梦从未泯灭。中国共产党的 90 多年历史,实际上是努力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追逐中国梦的历史。它既波澜壮阔,又多险阻曲折。党领导人民用了 28 年时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艰苦卓绝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进行艰辛探索。尽管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当代中

6、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 30 多年,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辟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神州大地发生惊世3巨变,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继续奋斗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从逐梦到提出战略目标,再到真正制定逐梦战略目标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掀开了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新篇章。1961 年,毛泽东在同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谈话时指出: “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 100 多年。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新的中国梦。1984 年,邓小平同志会见爹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谈

7、道: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 20 年,还有第二步,需要 30 年到 50 年,恐怕是要 50 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50 年至 70 年。这是他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两个百年”目标逐渐清晰。从 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到党的十五大上将其具体化提出“两个百年目标” ,从“翻一番实现温饱”到“翻一番达到小康” ,从“21 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建设小康”到“建成小康”“两个百年”目标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心任务和核心环节。3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

8、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既包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包含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还包含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三位一体。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共有、共建、共享的同一个梦。国家梦是要使社会主义中国更加繁荣富强,民族梦是要使中华民族在当代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人民梦是要使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保障和不断提高。这就把国家、民族的价值追求与人民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把党的历史使命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统一起来,把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纲领

9、统一起来,揭示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国家梦是民族梦、人民梦的政治前提,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让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梦、民族梦是人民梦的可靠保障,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人民梦是国家梦、民族梦的根本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国家强盛、民族兴旺,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和目的。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提供良好条件、制度保障、环境空间,做的就是让国家好、民族好的好事情,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职责。只有中国梦成为人民梦,梦想才有生命,梦想才有根基,梦想才有力量。4重要遵循: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

10、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深刻阐释,无疑道出了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 90 多年艰辛探索、为 30 多年成功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连续

11、30 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13 亿人口的总体小康、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在一系列大事难事喜事方面的作为等,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史。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的事例不胜枚举:屈原纵身汨罗江,心系楚国;方志敏受尽酷刑,写就可爱的中国这些爱国主义的先驱可歌可泣的事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国人历来具有家国情怀 ,古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今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之吟唱。这种精神,弥合了国内备民族、备阶层之间的隔阂,形成了一种强烈

12、的民族归属感、凝聚力、向心力。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30 多年来,从农村改革的兴起,到深圳等特区的创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项事业的开拓,改革创新精神造就了历史的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无论是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还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无论是破解5发展难题,还是释放改革红利,都需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才能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汶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地震发生后,全国四面八方以最快的救援速度、最广的动员范围、最大的投入力量开展

13、抗震救灾,从汶川地震的废墟中救出 83988 入,救治伤病员 400 多万人次,用 10 天时间完成 1500 万人的应急安置,用 3 个月时间完成 530 万户、1200 多万因灾房屋损毁无家可归群众的过渡性安置,打赢了抢险救人、卫生防疫、安置群众等胜仗。实践证明,用 13 亿人汇集起来的磅礴伟力,是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风险挑战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5本质属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造福人民众志成城华夏魂,沧海桑田中国梦。我们必须在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中实现中国梦。依靠人民与造福人民,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品格,也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手

14、段与目的相统一的理论底蕴。造福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依靠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史就是依靠人民的奋斗史。无论是井冈山的南瓜汤,延安的小米饭,还是沂蒙红嫂的乳汁,淮海民众的小车;无论是唐山的振兴,汶川的重建,还是奥运的成功

15、,世博的辉煌,无不体现了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相信人民、尊重人民,更需要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6根本要求: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真抓实干实现中国梦的两个百年目标6“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只有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才能迎来梦想成真的时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行,创造了人间奇迹。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接近 10%,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 3 倍多,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 GDP 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4 亿人脱贫,实现了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完全有理由

16、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天的中国还有 1.28 亿人处在贫困线以下,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均经济总量排位靠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差距;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医疗、生态环境等美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在中国梦的召唤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实现中国梦需要顽强奋斗。我们的事业前无古人,通往梦想的道路并不平坦。越往前走,问题会越多、考验也越大。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30 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改革。此前,阻力小、难度低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因此,今天的改革需要更大的勇气、耐心和智慧,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以政府机构改革为例,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而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