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031214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统计学》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应用统计学》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应用统计学》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应用统计学》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应用统计学》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统计学》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统计学》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统计学编编 著 陈陈在余 陶应应虎第4章 静态分析指标 1 1.1.1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 1.21.2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 1.31.3 平均指标平均指标 1.41.4 标志变异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学习目标与关键概念n学习目标 1、了解静态指标的各种分类及其表现形式 2、掌握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异同、相对指标的对比关 系及权数在计算平均指标中的影响 3、了解标准差在标志变异指标中的地位 4、掌握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 和应用原则 5、能够运用静态指标分析社会经济问题 关键概念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方 差、众数、中位数 第一节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2、和作用 n总量指标是反映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社会经 济现象的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其表现形 式是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的绝对数。如一个国家或 地区某一时期的人口数、粮食产量、原油产量、 钢产量、国民生产总值及国民收入。总量指标的作用n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n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企业经济核算的基 础性指标,是实行目标管理的工具 n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二、总量指标的分类n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 体标志总量n按反映的时间状态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 时点指标 n按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实物单位、价值单 位、劳动量单位、复合、多重计量单位三、绝对数的统计方法n直接计量法是指对

3、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计数、点数或测 量后,将总量指标的数值计算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对总体的所有单位都进行 登记,并汇总出所需要的资料 三、绝对数的统计方法n推算与估算法 因素推算法 比例关系推算法 平衡关系推算法 内插值推算法 相关推算法 投入产出推算法 返回第二节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及作用n相对指标也叫相对数,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有关指 标对比计算的一种比值(或比率),它反映现象 总体的结构、比例、程度、发展速度等的对比关 系 相对指标的作用n运用相对指标便于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事 物发生和发展的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如计划执行的好坏、发展速度的 快慢、各种比例是否协调等n相对

4、指标可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 到共同对比的基础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n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通常表示为成数 ,系数,倍数,百分数,千分数等.对比双方为同类 事物,性质、形态、计量单位相同n有名数:是指有具体内容的计量单位的数值.它 有单名数和复名数之分.对比双方非同类事物, 不存在可比性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n计划完成相对数 n结构相对数 n比例相对数 n比较相对数 n强度相对数n动态相对数 1、计划完成相对数n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又称计划完成百分 比,是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际 完成数与计划数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n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长期计划执

5、行情况检查 n水平法就是用末年实际水平与计划规定水平对比,以检 查全期计划是否完成,其计算公式为:n全年计划完成程度=【例】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 达20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参见教材 n累计法计划期内实际完成的累计数与计划规定的累计 数进行比较,其计算公式为:n计划完成程度=【例】某市某五年计划规定整个计划期间基建投 资总额达到500亿元,实际执行情况参见教材 2、结构相对指标 n结构相对指标,又称结构相对数。它是总 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之比,它反映总 体内部构成情况,表明总体中各部分所占 比重大小,其计算公式为:n结构相对指标=【例】某企业有职工1000人,其中男职工700

6、 人,女职工300人,求结构相对数 结构相对指标的作用 n可以说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总体结 构的特征 n可以反映事物内部构成的变化过程和发展 趋势 n不同时期的结构相对指标,可以反映总体 的质量和利用程度 n利用结构相对数,有助于分清主次,确定 工作重点 3、比例相对指标 n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中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 对比指标,它可以反映总体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 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比例相对指标【例】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总人口为 12.66亿,男性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女 性为61228万人,占总人口的48.37。性别比(以女性 为100),

7、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74。 4、比较相对指标n比较相对指标是同类指标在相同时期内不同空间 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n比较相对指标【例】两个类型相同的工业企业,甲企业全员劳动生产 率为17000元人年,乙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000元 人年,则两个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比较相对数为多少 比较相对指标的作用n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 情况 n可以用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地区 、部门)之间的差异程度 5、强度相对指标 n强度相对指标又称强度相对数或密度相对数,指 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是 用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其计算 公式为:n强度相对

8、数=【例】我国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2006年底人口总 数为131448万人,则我国2006年末人口密度是多少强度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n无名数表示的强度相对指标n有名数表示的强度相对指标 6、动态相对指标n动态相对指标是不同时间的两个总量指标之比, 用来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发展变化情况,其计 算公式为:n动态相对指标=【例】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10871.0亿元 ,1996年为71176.6亿元,如果选2006年作基 期,则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1996年对比, 则动态相对数为多少 四、相对指标的应用n保持对比指标数值的可比性 n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运用 n根据需要将各种相

9、对指标结合运用 返回第三节 平均指标一、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n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它是总体各单位某 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 到的一般水平。如平均工资、平均收入、 平均成本、平均价格等 平均指标的作用 n消除总体数量差异使其具有可比性 n反映现象总体的发展变化趋势 n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n平均指标是统计推断的基础 二、平均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n根据平均指标的确定方法和依据的资料不 同,社会经济统计中的平均指标有算术平 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 中位数等 1、算术平均数 n算术平均数是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 数之比,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 平均数,其基本计算公

10、式为:n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 n简单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未分组的统计资料用x表示各单位标志值,n表示总体单位数,则计算公 式为:【例】某生产班组有10名工人,每人的日产量分别为: 15、17、18、20、22、25、27、28、29、30件。 则工人平均日产量为多少 加权算术平均数 n由单项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n由组距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例】某车间80名工人的月奖金分配情况参见教材 ,求平均值【例】某商场食品部工人日销售资料,求平均值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 n算术平均数与总体单位数的乘积等于各单位标志 值的总和 n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 n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干均数离差平

11、方和为最小值 n对各单位标志值加或减一个任意数A,则算术平 均数也要增加或减少该数A n对各单位标志值乘以或除以一个任意数A,则算 术平均数也要乘以或除以该数A 2、调和平均数n调和平均数是一种独立的平均指标,它是 各个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所 以,也叫倒数平均数。n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简单调和 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 简单调和平均数 n简单调和平均数是在资料未分组的条件下,各 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例】某市场三种苹果的价格分别为每斤2元、 1.8元和1.5元,若各买元钱的,求其平均价 格。加权调和平均数 n加权调和平均数是各变量值倒数的加权算术平 均数的倒数【例】某

12、市场三种苹果的价格分别为每斤2元、 1.8元和1.5元,若分别购买5元、5.4元和4.5 元,求其平均价格 调和平均数的应用n由相对数作为标志值计算平均数时,调和 平均数的应用 【例】某饭店实际完成资料参见教材,请计 算调和平均数 n由平均数作为变量值计算平均数时,调和 平均数的应用 【例】2007年某工业部门相关指标数值,分 别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法和加权算术平均 数法计算平均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3、几何平均数n几何平均数是n个单位的标志值连乘积的n 次方根,适用于计算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 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平均比 率或平均速度,分为简单几何平均数和加 权几何平均数两种几何平均数n简

13、单几何平均数,适合于未分组数列资料 :【例】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要经过三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的产品合格率是92%,第二 道工序的产品合格率是95%,第三道工序 的产品合格率是90%,要求计算该产品三 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加权几何平均数n加权几何平均数,适合于分组的资料【例】假定某地储蓄年利率(按复利计算) :5%持续1.5年,3%持续2.5年,2.2% 持续1年。请问此5年内该地平均储蓄年利 率4、众数与中位数 n众数和中位数则是另一种类型的平均指标 ,它们是根据其在总体中所处的位置或地 位确定的,所以不受数列中极端值的影响 ,一般称为位置平均数 众数n由单项数列确定众数:出现次数最多(频 率最

14、大)的标志值就是众数。n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应先确定次数最多 一组为众数所在组,然后由公式计算众数 的近似值。n众数的特点【例】农民家庭按年人均纯收入分组资料参 见教材,请确定众数 中位数n将研究总体中各单位的标志值依其大小顺 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标志值就是中位 数,即中位数是居各标志值中心的数值, 在这个数值之上和之下各有50%的单位数 中位数的计算n由未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 先把各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用 公式(n+1)/2来确定中位数的位置,该位置上 的标志值即为中位数。 奇数:中间位置的标志值为中位数。 偶数:中间位置相邻两个变量值的简单平均数 是中位数。n由分组资料确定中位

15、数 首先,确定中位数位置,为保证中位数所在位置前后 两部分次数相等,一般按公式确定中位数的位置。 其次,用累计次数的方法找出中位数所在组。由标志 值最低组向高逐组累计次数(即向上累计),或由标志值 最高组向低逐组累计次数(即向下累计)均可。 最后,根据中位数所在组的标志值确定中位数n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为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不同, 确定中位数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例】请参见教材【专栏】偏度和峰度三、应用平均指标的基本原则n平均指标必须用于同质总体 n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n用分布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指标 n平均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只有这样才 能全面认识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返回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

16、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n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 动程度或变异程度的综合指标,标志变异 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是测定标志变动的 程度,用以反映现象内部的数量变化情况 的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n是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 n可以用来研究现象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n可以揭示总体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1、全距n全距是总体各单位标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之差,所以全距也称极差R=max(x)-min(x) n全距的特点 【例】某车间甲乙两个生产小组工人的日产量资料 参见教材,请分别求甲组、乙组的全距。2、平均差n平均差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与平均数离差 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通常用A.D.表示 简单平均差 加权平均差 平均差系数: VA.D.= 100% 【例】请参见教材 3、标准差n标准差是测定标志变异程度的主要指标, 它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平均数离差平方 和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反映了各标志 值对平均指标的平均标准离差 简单标准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