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吏》《三别》赏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030329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吏》《三别》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吏》《三别》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吏》《三别》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吏》《三别》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吏》《三别》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吏》《三别》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吏》《三别》赏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吏三别赏析杜甫诗歌鉴赏一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题解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 赶往华州任所, 所经之处,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

2、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 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痛苦的心情。句解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傍晚时分我投宿于石壕村,夜里听到差吏前来抓人。老翁闻声翻墙逃走,老妇慢移脚步去应门。诗开篇两句起势不凡,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有“猛虎攫人之势”。一个“暮” 字,犹如泼墨, 给全诗抹上了一层昏暗的色彩。然后单刀直入地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相关因素交代清楚,勾勒出兵

3、荒马乱的社会环境。一个“夜”字,含意丰富,表明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 即使到了深夜, 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 就知道差吏又来抓人,老翁立刻翻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唐代的法律规定: “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旧唐书食货志上)。老翁早已超过服兵役的年龄,但仍然要被 “抓丁” ,由此可见世道的混乱及横征暴敛的祸害。“石壕”,在河南陕州城东县。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差吏狂呼暴跳多么凶横,老妇哭哭啼啼多么凄苦。只听老妇上前对差吏说道:我的三个儿子都已当兵去打邺城了。一“呼”,一“啼”,一“怒”,一“苦”,把矛盾的尖锐

4、性揭示出来,表现了差吏如狼似虎的狰狞,以及老妇悲苦痛哭的凄惨。“一何”重复运用,把诗人的爱憎感情寓于叙事之中。明代陆时雍唐诗镜说:“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二语,便当数十言写矣。文章家所云要会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邺城”,今河南安阳市。“戍”,非“守卫”意,因当时叛军守卫邺城。“致词”以下十三句, 并非老妇一连说出。依韵脚变化分为三层,每一层诉说, 都针对着差吏的一次逼问。作者使用以答代问、夹带问答来叙事的手法,略去了至少三次的差吏的问话。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一个儿子托人捎来信,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阵亡了。活着的这个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也

5、就永远地长眠了。这两句是老妇的血泪之诉,反映了民不聊生的真实情况。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家里再无可去当兵的人时,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孙。因为要奶孩子, 她的母亲还在家。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更无人”与母、孙的存在,在逻辑上发生矛盾。许多注家已注意到这一点,因此在解释时想法补救疏通。或谓“更无人” 是指家里再没有一个男人了,有人说是老妇掩饰之词被戳穿,但最好释为再无可去当兵的人。这几句略去了一些细节,当差吏逼问老妇时,躲在屋内的婴儿受惊吓哭起来了。差吏抓住把柄, 进一步逼迫交出人来,于是有此后面两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虽然老妇我年老

6、无力,也让我连夜跟了你们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也许还能为部队置备早饭。 三个儿子都被征兵,两个已战死, 这样的不幸足已令人悲愤不平,却还是不能博得差吏的同情。 老妇生怕儿媳被抓,饿死孙子, 只好挺身而出。捉人拉夫竟拉到了一位抱孙的老太太,时世可想而知。“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时郭子仪守河阳。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夜深人静, 语声断绝, 依稀听到低声哽咽。天亮后我要赶前面的路,只与老翁一人告别。老妇被抓走的结局不言自明。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甫非常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细节。一个“久” 字,不仅说出这件事折腾了很久,也表露出诗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如” 字,化实为虚,这

7、是老妇家人悲伤泣下,也是诗人心酸、悲哀、无奈、同情、激愤的反映。一个“独”字,既呼应前文,交代了“吏捉人”的结果,又表明了老翁的凄惨处境。评解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踰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哉!”这首五言古诗篇幅不长,一共二十四句,一百二十字,而内容十分丰富。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

8、、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 中间用对话, 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诗人虚实交映, 藏问于答, 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全诗述情陈事, 除“吏呼一何怒” 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

9、在这里, 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 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杜甫诗精品赏读,新安吏杜甫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 “ 县小更无丁? “ “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10、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 (即相州, 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 局势甚可喜。 然而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 诸军不设统帅, 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 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 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 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伕。 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 三吏“ 、“ 三别“。

11、新安吏是组诗的第一首。新安,在洛阳西。“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 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 “ 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 “ 喧呼闻点兵 “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这是杜甫的问话。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 二十一为丁。 至天宝三载 (744),又改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 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 中男不该服役。 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 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 “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 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

12、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 看来,吏敏感得很, 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 看来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 “中男又矮又小, 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 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 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 也许吏被问得张口结舌, 但更大的可能是吏不愿跟杜甫噜苏下去了。这就把吏对杜甫的厌烦,杜甫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 跟吏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他怀着沉痛的心情, 把这些中男仔细

13、地打量再打量。 他发现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中男年幼,当然不可能有妻子。但为什么父亲不来呢?上面说过“县小更无丁 “ ,有父亲在还用抓孩子吗?所以“有母“ 之言外,正可见另一番惨景。“ 瘦男“之“瘦“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 “ 独伶俜 “ 三字,更见无亲无靠。无限痛苦,茫茫无堪告语,这就是 “ 独伶俜 “ 三字给人的感受。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究竟站了多久呢?只觉天已黄昏了, 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 青山好象带着哭声。这里用一个 “ 犹“ 字便见恍惚。 人走以后, 哭声仍然在耳, 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似幻觉又似真实, 读起来叫人惊心动魄。 以上

14、四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它在前面与吏的对话和后面对征人的劝慰语之间,在行文与感情的发展上起着过渡作用。“ 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 天地终无情! “ 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 照说中男已经走了, 话讲给谁听呢?好象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讲的话补叙在这里, 又象是中男走过以后, 杜甫觉得太惨了, 一个人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 那种发痴发呆的神情, 更显出其茫茫然的心理。 照说抒发悲愤一般总是要把感情往外放, 可是此处却似乎在收。 “ 使眼枯 “、“ 泪纵横 “ 本来似乎可以再作淋漓尽致的刻画,但杜甫却加上了“莫“和“收“。“ 不要哭得使眼睛发枯,收起奔涌的热泪吧。 “然后再用

15、“天地终无情 “来加以堵塞。 “ 莫“ 、“ 收“ 在前,“ 终无情“在后一笔煞住, 好象要人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这就收到了 “ 抽刀断水水更流“ 的艺术效果。 这种悲愤也就显得更深、 更难控制,“ 天地“ 也就显得更加 “ 无情“ 。照说杜甫写到 “天地终无情 “ ,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然而这一场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写兵车行的时候。当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在控诉 “天地终无情 “ 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 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用这样含混的话掩盖失败的根源, 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 本来是败兵, 却说是 “ 归

16、军“,也是为了不致过分叫人丧气。 “ 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 “。唐军讨伐安史叛军, 当然可以说名正言顺, 但哪里又能谈得上爱护士卒、抚养分明呢?另外, 所谓战壕挖得浅,牧马劳役很轻, 郭子仪对待士卒亲如父兄等等,也都是些安慰之词。杜甫讲这些话, 都是对强征入伍的中男进行安慰。诗在揭露的同时, 又对朝廷有所回护,杜甫这样说, 用心是很苦的。 实际上,人民蒙受的惨痛, 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杜甫在诗中所表现的矛盾, 除了有他自己思想上的根源外,同时又是社会现实本身矛盾的反映。 一方面,当时安史叛军烧杀掳掠, 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 另一方面, 唐朝统治者在平时剥削、 压迫人民,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 却又昏庸无能, 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要捐要人, 根本不顾人民死活。 这两种矛盾, 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尖锐地存在着,然而前者毕竟居于主要地位。可以说,在平叛这一点上, 人民和唐王朝多少有一致的地方。因此,杜甫的 “ 三吏“ 三别“ 既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