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八第二课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51010971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八第二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全教育八第二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全教育八第二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全教育八第二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全教育八第二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八第二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八第二课(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用药有方教学目标1.了解中医和西医。 2.了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了解内服药和外用药之分 。 4.了解用药说明书。 5.如何走出用药误区。预习环节n(小组研讨,任务驱动)n1.研讨中医中药和西药有关内 容。n2.讨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有关 内容n3.探讨内服药和外用药之分。n4.讨论用药说明书以及如何走 出用药误区。n一.情景导入:在我们一生中,受到疾病的侵扰是在所难免的 。一旦得病,就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安全用 药。 (一)药品大家族 1.中医n科技名词定义n中文名称:中医 n英文名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2、 physician 定义1:起源与形成于中国的具有整体观念、辨 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 n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药学总 论(二级学科) n定义2:本学科专业职业队伍。 n所属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药学总论(二级学科) n2.中药n科技名词定义n中文名称:中药 n英文名称:Chinese materia medica n定义1: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 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n所属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药学总论(二级学 科) n定义2: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 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n所属学科: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天然药物

3、资源学(二 级学科) n3.西医 西医的诊断 1、 问诊 用交谈的方式,通过病人或知情人的叙述,了解 病人的情况,作出初步诊断。 2、 体格检查 医生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诊、触诊、 叩诊、听诊、嗅诊等方法或借助听诊器、叩诊锤、血压 计、体温表等简单的工具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3、 实验室检查 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4、 心电图检查 通过心电图仪的记录来检查患者心脏的疾 病。 5、 医学影像学的检查 利用X线对各组织器官的穿透能力 ,使人体内部结构在荧光屏上或X片上显出阴影进行观察 ,从而了解疾病等情况

4、的诊断方法。有些病变的部位和 性质如显示不清,应用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CT)和磁 共振(MRI)检查,就能作出更精确的诊断。 n 总之,西医的诊断更多的是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 备和实验室做出对疾病准确的诊断。 西医的治疗n 西医对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西药治疗、手术治疗,激 光治疗和化疗等。 n4.西药n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 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 制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 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西 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 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 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 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n5.内服药和外用药 (1)内服药,是通过口服被人体吸收来治

5、疗 疾病的药物。 (2)外用药,是通过涂抹 或滴于患处治疗疾病的药 物。一般用红字标明,多 是有刺激性、腐蚀性或毒性 较大的药品,因此不能内服。n二.用药需谨慎n1.药品说明书是药品情报重要来源之一, 也是医师、药师、护师和病人治疗用药时 的科学依据,还是药品生产、供应部门向 医药卫生人员和人民群众宣传介绍药品特 性、指导合理用药和普及医药知识的主要 媒介。我国对药品说明书规定包括:药品 名称、结构式及分子式(制剂应当附主要 成分)、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毒剧 药品应有极量)、毒副作用、禁忌症、注 意事项、包装(规格、含量)、贮藏、有 效期、生产企业、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等 项内容。n药品说明

6、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于2006年 3月10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 会审议通过,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n2.需要改掉的用药习惯: 不要用除白开水以外的其他水送药。 对于缓释制剂不要分解药剂后再服用。 不要强行给小孩灌药。 服中药时不能随意加糖。 3.谨防假药和劣药,筑起用药的安全屏障。 对于消费者来说,谨防假药和劣药最有效的 办法就是到有信誉的医疗机构和药店买药, 并留下发票等凭据。 n三.走出用药误区n1.案例2.央视我的今日之最走出不良用药的误区观后感 2月18日晚6点央视新闻频道我的今日之最栏目的话 题是“走出不良用药的误区”,节目中讲述了在2008年残奥会 开幕式上,曾令无数

7、观众为之动容的320名聋人表演的大型 手语舞蹈“星星你好”中,大部分人的耳聋是用药不当造成的 。在中国,很多家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每年药物不良 反应致死人数数以万计。一例例沉痛的教训,一组组惊人的 数据,患者自主用药,医生不当处方等等,让人不禁一次次 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合理、安全用药,走出用药误区。节目中提到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吃药前不看说 明书”。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不习惯看说明书,往往根据 以往的用药习惯服药,或听从医生介绍服药;二是不会看说 明书,不知道如何读里面的信息。前者是缺乏安全用药意识 ,后者是缺乏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药品说明书可以帮助患 者了解药品的主要成分、

8、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贮藏 条件、注意事项或禁忌、药品不良反应等,用药前看说明书 是对自己负责任。那怎么阅读上面的信息哪?杭州市药品检 验所所长郭怡飚指出,在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时候,应该先看 保质期,确定药品没有过期;二看适应症,就是看这个药是 否对得上自己的病症;三看清楚用法用量;四看药品的不良 反应,警惕在服药期间出现说明书上描述的不良反应;特别 注意看药品说明书的“禁忌”、“注意事项”,因为一些药品的 特殊服用要求都会写在这两个内容里面,比如不能与某种药 物一起服用,服用后不能从事某种工作等。最后还要注意看 药品贮存条件,对于有特殊贮存条件的,如避光、冷藏,要 依照遵守。节目中提到中国

9、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二“感冒就吃抗生素” 。这是中国家庭普遍“自治”的方法,一遇感冒就吃抗生素, 如阿莫西林等。这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潜 伏危害。通常来讲,抗菌药物对细菌性感冒有作用,对病 毒性感冒则没有什么威力。而绝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 的,服用抗菌药对病毒性感冒不仅毫无作用,还会增加副 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杭州市药品与医疗器械不良反 应监测中心2008年年度统计显示,5775份药品不良反应 病例报告中抗微生物药比例最高,占51.15%。而且药品 不良反应发生频数前10位的都是抗生素。其不良反应主要 表现在过敏样反应,皮疹,恶心,呕吐,寒战,头晕,胸 闷等,严重的有过敏性休

10、克,呼吸困难等症状。分析其主 要原因与抗微生物药在临床上使用广泛有关,抗生素药物 的应用不当及耐药菌增加,使用剂量不断提高,使得不良 反应发挥增加。数据也再次提醒市民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易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杭州市药品与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陈理副主任还提醒,除 了走出“感冒就吃抗生素”的误区外,还要注意两大误区,一是不 要误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08年我市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 报告中例数排名第二的就是中成药,占14.17%。药物的两重性 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药也不例外。对于那些“纯天然、 没有药品不良反应”的广告,市民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误导。 二是不要迷信

11、“打点滴”。08年我市收集的药品不良反 应病例报告按给药途径区分,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远 高于其他给药途经,占总报告数的62.6。不少市民认 为打点滴比吃药疗效好、见效快,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同 时他们的用药风险也大大增加了。虽然静脉用药的疗效发 挥比较好,但由于静脉给药使药品直接进入血液,缺少消 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处理,加上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 直接诱因,使其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输 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粒,增加了对机体组织造成伤害的 风险。陈主任强调,同种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口服用药 安全性大于静脉用药。医疗机构和市民都应树立正确的用 药观念,临床上应根据病情采用适当的药物剂

12、型和给药途 径,如果病情轻微,一般宜采取口服用药;病情紧急或严 重则仍需要静脉注射治疗。市民也不要把静脉点滴当成常 规给药方法,尽量做到能口服治疗的就不要静脉给药,医 务人员更应该加强用药监护。陈主任强调,要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 应报告例数多并不说明药品质量不好。随着公众用药安全 系数的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要 提高公众安全用药意识,用药前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 过敏史及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注意 是否有不良反应症状,假如出现不良反应症状,要立即停 用可疑药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并通过医生、药师或 自己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

13、心报 告。养成良好的用药行为,还需要走出几个误区。一是求快。有病希望快点好完全可以理解,但希 望药到病除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求快而过度 用药,不仅欲速则不达,反而会导致安全风险。药物 的治疗需要一个过程,过于急躁对疾病的治疗是有害 无益的。二是求新。有些人以为新药的疗效肯定比“老”药 好,甚至盲目地只用新药而不愿用“老”药。迷新弃“老 ”是误区。就药品的安全性而言,新药的风险往往大于 “老”药,因为“老”药毕竟经过长时间的风险监测与再 评价,规避其风险的方法也更加完善。而新药的安全 性,特别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再评价还需要一个过程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要求: 新药监测期内应

14、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 药监测期满的药品,只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 的不良反应。三是求多。有些人认为药多疗效佳,其实不然。 药物之间存在着配伍禁忌,其相互作用往往会导致某 种风险。另外,用药过多,必然会加重肝脏、肾脏的 负担,反而不利于病体康复。四是弃廉从贵。有些人认为药品的价格越贵,疗 效越好。除病的关键是药品的疗效是否对症。不对症 ,价格再贵的药也没用;对症,再便宜的药也管用。五是迷信进口药。一些消费者常常会盲目地选 择一些进口药,觉得进口药的疗效就是好。其 实,任何一种药都有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不 同的疾病应选用恰当的药品。从临床观察,要 依赖进口药治疗的病友并不多见。近年

15、来,我 国制药工业已迅猛发展,许多产品在国际上也 属一流水平。许多品种与进口药效果不相上下 ,而性价比就远超过了进口药。六是喜欢跟广告走。药品广告是药品生产 企业推销其药品的方式之一。消费者从中可获 取一定的药品信息。我国的药品管理法律对药 品广告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不准发布虚假广告 ,不准夸大疗效。但是,在利益驱动下,一些 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包括媒体,违法违 规发布药品广告屡禁不止。有的夸大功能主治 ,有的夸大适应症,有的夸大疗效,严重误导 安全用药。遗憾的是,不少消费者,特别是一 些老年人,往往跟着广告走,甚至迷信广告的 夸大之词。获取药品信息,可靠途径是看药品 说明书或咨询执业药师、医生。 n四.课后小结完成单元活动中的几个任务。n五.限时作业 1.了解中药和西药,中医和西医,内服药 和外用药,以及药品说明书几个知识。 2.谈谈自己平时的用药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