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007990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8.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部疾控局传防处2007年3月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 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1提提 纲纲n n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n n传染病综合管理工作传染病综合管理工作n n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n n下一步工作思路下一步工作思路Date2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Date3(一)相关法律(一)相关法律-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19891989年颁布实施;年颁布实施;20042004年年8 8月修订通过月修订通过, ,同年同年1212月月1 1日正式实施。日正式实施。-国境卫生检疫法国境卫生检疫法19861986年年1212月月2 2

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19871987年年5 5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法19971997年年7 7月月3 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自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自19981998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一、传染病防治法律体系(一、传染病防治法律体系(1 1)Date4(二)相关法规(二)相关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

3、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血液管理条例血液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一、传染病防治法律体系(一、传染病防治法律体系(2 2)Date5(三)部门规章(三)部门规章-传染病疫情信息及突法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疫情信息及突法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查验管理办法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查验管理办法-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

4、样本运输管理规定运输管理规定-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一、传染病防治法律体系(一、传染病防治法律体系(3 3)Date6(四)预案(四)预案总体预案总体预案: :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专项预案专项预案: :如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及应急预案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及应急预案等等一、传染病防治法律体系(一、传染病防治法律体系(4 4)Date7卫生部卫生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省级省级CDCCDC各级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中

5、国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地市地市CDCCDC县县CDCCDC县卫生局县卫生局市卫生局市卫生局省卫生厅省卫生厅二、组织管理体系二、组织管理体系Date8三、传染病监测体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强化的传染病监测(鼠疫、结核病、艾滋病等)强化的传染病监测(鼠疫、结核病、艾滋病等)哨点监测(流脑、乙脑、乙肝、流感)哨点监测(流脑、乙脑、乙肝、流感)SARSSARS、人禽流感早期预警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人禽流感早期预警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实验室和环境监测实验室和环境监测Date9传染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n目前已建成以下核心业务系统 SARS直报信息系

6、统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 统 突发事件报告管理系 统 专病监测系统n鼠疫防治管理 信息系统n肺结核管理信 息系统n艾滋病专报系 统Date10n n重大传染病重大传染病艾滋病、肺结核、血吸艾滋病、肺结核、血吸 虫病、乙肝虫病、乙肝明确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明确的控制目标和控制 策略策略强大的国家和国际项目强大的国家和国际项目 支持支持n n重点监控传染病重点监控传染病鼠疫、霍乱、鼠疫、霍乱、SARSSARS、 HPAIHPAIn n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 五苗七病五苗七病其它将纳入免疫规划疾其它将纳入免疫规划疾 病病n n其它法定管理传染病其它法定管理传染病监测与暴发的预防控制监测与暴发的预防控制n

7、 n其它传染病其它传染病/ /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暴发监测与控制暴发监测与控制四、四、 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框架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框架Date11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传染病综合管理工作传染病综合管理工作Date12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历史沿革第一阶段:统计数据逐级汇总上报阶段(1950年-1986年)n1950年,我国建立了最初的传染病报告系统,要求报告的病种为13类。n60年代形成较为完善的传染病报告系统。n80年代开始,陆续建立了流感、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鼠疫、脊灰、麻疹、艾滋病、肺结核等单病种监测系统。n报告方式十分落后:手工填写报卡,邮局递送;

8、各级防疫站每月手工统计并逐级上报,全国疫情统计数据需一个多月后方能获得。Date13(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历史沿革第二阶段:基于计算机管理的逐级上报阶段(1987-2003年)n1987年后,全国省级以上防疫机构全面实行计算机疫情报告,并按月通过点对点进行信息传输,但仍然采用统计数据的上报形式。n1998年,卫生部组织建设单机应用的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n2002年,该系统已覆盖全国所有的县(区),全国实行统一的传染病报告系统,使用统一的传染病报告卡,实现了各级防疫机构逐级收集传染病个案信息上报,但仍无法实现对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及时监测和预警功能。n传染病的漏报率很高、及时性和准确性较差。Dat

9、e14(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历史沿革第三阶段:网络直报阶段(2004年后)n2003年,国家投入巨资构建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同年底建成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该系统覆盖了全国所有卫生医疗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疾病监测系统。n2004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启动了以传染病病例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网络直报系统。n实现了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个案、实时、在线”报告。n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使我国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实现了质的飞跃。Date15医院临床诊断(疑似)病例传染病报告卡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区)级疾病预防

10、控制中心个案调查表开展个案调查发现、诊断核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报订正报告录入追综、订正卫生部疫情发布分析分析结果全国个案数据库县(区)卫生局地(市)卫生局省(区)卫生厅反馈反馈反馈报告反馈追综、订正、调查Date16(二)(二) 2004-20062004-2006年网络直报工作成就年网络直报工作成就 1. 1. 网络报告率不断提高,系统维护逐步标准化网络报告率不断提高,系统维护逐步标准化2004-2006年全国县级以上医院网络报告率比较Date172006年全国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地区分布Date18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情况2004-2006年全国乡镇卫生院网络报告率比较Date19

11、17个省份80% 东部:4 中部:6 西部:72006年全国乡镇卫生院网络报告率地区分布Date20报告与审核及时性提高2003-200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审核及时性分析图Date21未及时报告率和未及时审核率下降n 全国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率2005年: 29.69%2006年:15.73%,降幅47%,各省(区、市)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n全国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审核率2005年:9.02%2006年:3.45%,降幅62%,各省(区、市)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Date22重卡率下降年份重卡数重卡率2004年402张0.95%2005年454张/月0.12%2006年517张/月0.11%Dat

12、e23县(区)零、缺报率下降年份无县县(区)零、缺报报省数平均零、缺报报率2004年4个3.04%2005年7个1.52%2006年15个1.26%Date243.对疫情暴发、流行的识别能力提高n2004年3月开始,实行了传染病疫情日监测报告制度;n分析传染病的“三间”分布特点,结合传染病的季节流行等特征,并与历史同期发病水平进行比较;n采用GIS等分析手段,及时发现可能的聚集性病例;n将监测信息及时报告反馈各相关部门。 Date254.专题分析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除监测日报、周报、月报及年报外,中国CDC按照如下原则确定进行专题分析的疫情:n动态关注暴发疫情及采取防控措施的效果。n关注公

13、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n关注较近三年历史同期上升较为明显的病种。n根据季节变化,关注进入高发期的病种。Date26(三)问题和不足1.网络直报系统管理和维护需进一步加强。n基层专业队伍需要进一步稳定。n中部地区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设备的配备不足。 n医疗机构相关基础信息有待进一步规范维护。Date272005年抽样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n漏报率较高。被调查的250家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平均漏 报率为23.14%。n报告不够及时。被调查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平均及时 率为75.96%。 n报告数据不够准确、完整。电子报告卡上性别、病种、发病日期、诊断日期4项关键指标与门诊日志一 致率仅为50.88%;

14、纸质报卡上必填项目填写完整率仅为75.88%;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均存在大量的逻辑错误, n传染病报告不够规范。 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登记、传染病报卡签收等工作制度不够健全;肺结核、乙型肝炎等慢性传染病疫情重复报告现象严重。2.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有待提高Date283.各地对报告信息的分析利用不够充分 截止2006年底,实行疫情周报分析的有16个省份: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 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甘 肃、宁夏。实行疫情日报分析的有11个省份: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浙江、河南、海南、 云南、西藏、青海、新疆。Date29二、传染病疫情发布和通

15、报n卫生部定期(每月10日、每年2月10日)向社会公布上个月度、上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n卫生部在发布的同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卫生署通报。Date30截止2006年底,已有21个省份实行定期疫情发 布 月度、年度发布:18个n北京、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浙 江、上海、安徽、福建、湖北、海南、贵州 、云南、重庆、陕西、甘肃、青海每季度发布:3个n天津、江苏、山东Date31三、传染病防治部门合作(一)2002年4月,成立国家结核病防治机构间协调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国际组织,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二)2004年2月26日,在“国务院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制度”的基础上成

16、立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29个部委及7个重点省。(三)2004年2月,成立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11个部委和7个重点省。 Date32(四)为加强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工作,2005年9月,卫生部、农业部联合制定了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合作机制,确定了双方疫情通报、监测合作、联合督导检查、专家资源共享等项合作机制。Date33(五)2005年10月,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两部门应对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合作机制。 2006年1月联合下发使用就诊方便卡的通知。Date34(六)为预防控制传染病境外传入和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和蔓延,加强有关管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2005年12月,卫生部、铁道部、交通部、质检总局、民航总局联合制定了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