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课件(1)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1007497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课件(1)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课件(1)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课件(1)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课件(1)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课件(1)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课件(1)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课件(1)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点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考能要点梳理 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考点考情】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 必考题,且是整张考卷的“当头炮”。近三年的课标全国卷侧重考查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试题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题干一 般表述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下列理 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解答信息筛选题,最直接的 方法是选项切片,据文比对。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

2、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问题自我诊断-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学界有一些年轻的朋友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所以 我们没有学术规范的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历 史事实的。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没有认识到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 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国古代的学术规范与当今学术规范存在着很大 不同,不少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规范当时还不存在。 比如,由于书籍的流传相当困难,特别是在印刷术普及以前,古代 学人对前人的著作或研究成果往往只能依靠记忆和背诵,所以他们 在引用前人著作或别人的成果时常常无法逐字逐句地直接引用,而 只能取其大意,一般都是间接引用。他

3、们大多不习惯注明出处,往 往将前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混在一起,或者完全按自己的意思改写了。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问题自我诊断-6-又如,古人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经常将从看到的书籍和资 料中摘录出的有用内容分门别类编为类书。这些类书,有的是为自 己用的,有的是为别人编的,或者是奉皇帝命令用公费开馆编纂 的。很多类书的资料来源和引文都不注明出处,除了一些现成的诗 文或整段资料有时会提一下作者或书名外,一般就按内容编入不同 的类别。但要知道,这种类书的编纂,无论是因公还是因私,都不会 有什么著作权,更拿不到稿费,只要编得质量高,就会博得“嘉惠

4、学林 ”的赞誉,就是被引用的人也不以为忤,而只着眼于知识的传播。 古代还有一种故意作伪的现象,将自己或别人的作品假托为古代 或当代名人的作品,如先秦的不少作品都冠以周公、孔子之名。但 除了极少数人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外,这类作伪者大多是很可怜 的。因为无势无名,即使他们的作品很有价值也无法流传,而一旦 托名于古代圣贤或当代名流,就有可能被刻成碑,印成书,传诵一时, 流传千古。尽管绝大多数真正的作者依然默默无闻,但他们的自我 价值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问题自我诊断-7-然而,这些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相

5、反,在一些重大 的学术问题上,从先秦开始就存在着严格的规范。例如儒家典籍和 学说的传承与解释,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 来,不仅流派分明,次序严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 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在汉书儒林传中,对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人物有明确的记载。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 著作也有这样的传统,如给史记汉书作注释的学者代有其 人,但对有价值的注释,后世学者无不尊重作者的署名,即使有些作 者名不见经传,也都一一注明。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问题自我诊断-8-由此可见,中国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我们今天面临的

6、问题, 是如何继承这样的传统,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新规范。 20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学术规范面临着新的挑 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学者能够平等地、自主地考虑如何 适应国际学术规范的时间并不长,很多问题自然还来不及解决。实 际上,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并没 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所不同的只是具体做法、方式和程度。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也有“学术规范”)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问题自我诊断-9-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固有特点

7、,导致一种错 误认识,即中国学术缺少规范的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 B.古人引用他人著作或成果时取其大意,间接引用,甚至按照自己的 意思改写,这些惯常做法,与当时书籍流传困难的情况关系密切。 C.古人编纂的类书,除了某些现成诗文或整段资料偶尔会提及作者 或书名外,大多不注明资料来源和引文的出处。 D.古代类书的编纂是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没有著作权和稿 酬,只要编得质量高就会博得“嘉惠学林”的赞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A项在转述时,将认识主客体颠倒,相关内容见第一段。一些年轻的朋友认为“中国学术缺少规范的传统”,“是没有认识到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国古代的学术规范与当今学术规范存在着

8、很大不同”。答案解析关闭A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问题自我诊断-10-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不规范地借鉴前人成果,甚至将自己的作品假托为名人之 作,但这些现象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就没有学术规范。 B.自先秦以来,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流派分明,次序严密,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 C.如何继承中国的学术规范传统,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 新规范,这是今天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D.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没有根 本差异,只是具体做法、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答案解析解析

9、关闭B项中的“自先秦以来”的时间概念出错,原文是“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具体内容见第五段。答案解析关闭B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问题自我诊断-1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与现代社会有明显差异,很多今天习以为常的学术规范当时还没有出现。 B.作者引用汉书儒林传明确记载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 人物这一史实,旨在肯定班固等人对传播儒家学说的贡献。 C.古代很多作者无名无势,但只要托名古代圣贤或同代名流,就有可 能使得自己的作品流传后世,进而体现自我价值。

10、 D.中国虽然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但在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依 然要学习借鉴外国的学术规范,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答案解析解析关闭B项“旨在肯定班固等人对传播儒家学说的贡献”分析错误,作者引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不仅流派分明,次序严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具体内容见第五段。答案解析关闭B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问题自我诊断-12-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13-一二一、因题读文,选项切片

11、,明辨陷阱,小心比对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本质是信息阅读,对文章主要信息的准确 梳理与把握,是阅读的关键环节,更是做好题目的基础。因此,阅读 最重要的任务是:从论述类文章的特点出发,抓住中心句、重点句, 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段意和中心,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性理解。完 成这一任务后,将选项进行切片处理,即拆成若干个更小一点的片 段,将选项中的关键词标记出来,逐一与原文对应区域的词句进行 比对,一看“有无”,二看是否吻合,三看改变表述是否改变意思。在 比对时,注意提防命题人常设的错误类型: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14-一二题点一题型

12、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15-一二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16-一二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17-一二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18-一二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19-一二例1(2016全国高考乙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

13、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 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 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 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 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 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 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 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 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 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

14、世系 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 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20-一二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 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 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 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 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 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 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题点一

15、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21-一二读文有道: 1.理层次结构 节选部分共三段,呈总分关系。 2.抓内容要点 第一段是总说,说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 而深远的影响。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分说,开头的第一句话分别是这 两段文字的核心内容: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22-一二解题有法: 1.选项切片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

16、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23-一二通过对四个选项的切片,我们看出了原文与选项的对应关系。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24-一二2.比对落实 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25-一二整合答案: D 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自我诊断抢分直击题点提升精准训练抢分直击题点-26-一二二、用好比对,找出异同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采用的是客观性选择题,选项与原文内容密 切相关,因此,“比对”是最好的解题方法。比对有三个角度,分别是比对词语、比对关系和比对依据或结论。题点一题型1 信息筛选题:因题读文,切片比对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