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艺技术果蔬实习的总结.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005542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园艺技术果蔬实习的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园艺技术果蔬实习的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园艺技术果蔬实习的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园艺技术果蔬实习的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园艺技术果蔬实习的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园艺技术果蔬实习的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园艺技术果蔬实习的总结关于园艺技术果蔬实习的总结四月如春,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实习已经结束啦,回忆起实习的日子,那是丰富多彩、充实的生活,园艺技术果蔬实习总结。虽然辛苦了点,但是我们还是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这些都是课本上所不能学到的实际应用操作。我很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也感谢实习单位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受益颇多,感受颇深,在此我代表我们果树组的成员感谢你们。以下是我对于我们组工作进行的总结:4 月 1 号主要是进行葡萄的覆盖,主要是使用蘑菇渣对葡萄的栽培面进行全面覆盖,起作用主要有三个:1.起到保湿作用 2.防治杂草的旺盛生长 3.蘑菇渣具有比较高的营养,能为植株生长提供所

2、需养份。但是有一个很不好的影响,即容易给病虫害提供一个越夏或越冬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对蘑菇渣进行定期数量的彻底消毒,并有条件的翻动一下,这样可以阻止虫卵的孵化。特别是虫害流行前喷药。4 月 2 号主要是对果园的水沟进行疏通管理,做到水沟由东向西流水,切忌东低西高或者两边低中间高。5 月份是南宁的梅雨季节,提前对水沟进行疏通处理,主要是防止5 月份的雨水不能顺畅流出,造成果树根系积水过多,空气浓度不够而形成的烂根或黑根现象,以致于植株的树势而影响植株当年的生长以及产量。除了疏通水沟之外,还进行了台湾大青枣的深耕改土和清理果园垃圾。深耕改土主要是对栽培土进行改良,使得植株更合适的生长,主要使用了有机

3、肥。4 月 3 号-5 号五一劳动节放假。4 月 6 号对台湾大青枣进行施肥。主要是施放石灰、p肥和复合肥。施放石灰主要是为了中和土壤的 ph 值。p 肥和复合肥为植株提供营养。4 月 7 号-08 号早上进行采接穗,接穗的长度为两个芽眼为适,以当年生枝条为佳。下午对大青枣进行嫁接换种,砧木高度以 2030cm 为适,用小锯割断,伤口必须平滑;对接穗进行三刀处理法销好,用水泡住,避免水分的丢失。进行嫁接要掌握好快、准、平、稳、齐五个技术要点。形成层对准后进行薄膜包扎。由于青枣树干比较大,包扎好后还要对其进行套袋处理,此项工作的意义在于防水保湿,也是为了防止 5 月份的梅雨季节。4 月 9 号、

4、12 号对果园的水沟进行疏通工作。4 月 13 号服从上级调遣,到教学花圃工作。上午:对菊花进行施肥和除草。菊花施肥的主要肥料是磷酸二氢钾和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钾以浓度为%为适,而硫酸亚铁也是一样的浓度进行淋土。下午:对三角梅进行修剪,特别是徒长枝。4 月 14 号对果园的水沟进行疏通工作。以及对葡萄大棚的葡萄进行摘除卷须和绑蔓。摘除卷须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树体养份的浪费,节约养份,为次年结果提供巨大的养料。4 月 15-16 号服从上级调遣,到农科院 12 亩葡萄园工作。主要进行剪附梢和树叶。主要是为了减少养份的浪费以及养份集中运往果实。而树叶是为了果实更好的接触光照。4 月 19 号在葡萄大棚内

5、对葡萄进行 v 字型整枝和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对纹夜蛾和白粉病进行防治,用药为乐果15ml、百菌清 1000 倍、洗衣粉 20g。4 月 20 号服从上级调遣,到教学花圃工作。主要工作为:上午:修剪三角梅造型,以鳞片状为主,并摘除所有植株的病、老黄叶。下午:修剪三角梅造型、去除盆栽植株的杂草,以及对所有花卉品种进行拍照做统计。4 月 21 服从上级调遣,在教学花圃对盆栽花卉进行换盆、除杂草以及加泥土。换盆所用营养土配方为泥炭土:过磷酸钙:田园土=3:2:5。4 月 22 号早上在教学花圃对盆栽植株进行施肥,配方如 13 号工作一致。下午则到葡萄大棚对葡萄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用药为甲维盐 15ml、唑效醇 15ml。4 月 23 号服从上级调遣,去农干校工作。对草坪进行除杂草并辅助该小区的工作人员进行铺放草坪。4 月 26 号早上:在葡萄大棚进行对病虫害防治,主要对象是斜纹夜蛾。使用的农药是高效菊酯 200 倍、柴油510ml、洗洁精 510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