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呼吸系统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005406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呼吸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呼吸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呼吸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呼吸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呼吸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呼吸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呼吸系统(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系统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刘秀敏刘秀敏概述概述鼻鼻咽咽 上呼吸道上呼吸道呼吸道呼吸道 喉喉呼吸呼吸 气管气管系统系统 主支气管主支气管 下呼吸道下呼吸道组成组成 肺肺 各级支气管分支各级支气管分支肺泡肺泡功能功能: :进行气体交换进行气体交换, ,吸入氧吸入氧, ,排出二氧化碳。排出二氧化碳。第一节 呼吸道鼻(一)外鼻(一)外鼻 (二)鼻腔(二)鼻腔 (三)鼻旁窦(三)鼻旁窦第一节 呼吸道鼻(二)鼻腔:(二)鼻腔:以骨和软骨为基础,内衬粘膜或皮肤,以骨和软骨为基础,内衬粘膜或皮肤, 被鼻中隔分为左、右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鼻腔。 1 1、鼻前庭:鼻翼内面的宽大部分。内

2、衬皮、鼻前庭:鼻翼内面的宽大部分。内衬皮 肤,生有鼻毛,有过滤尘埃、净化空气的肤,生有鼻毛,有过滤尘埃、净化空气的 作用。作用。 2 2、固有鼻腔:外侧壁有三个鼻甲和三个鼻、固有鼻腔:外侧壁有三个鼻甲和三个鼻 道。上鼻甲的后上方有蝶筛隐窝道。上鼻甲的后上方有蝶筛隐窝 。 第一节 呼吸道鼻3 3、鼻腔粘膜:嗅区位于上鼻甲平面以上的鼻、鼻腔粘膜:嗅区位于上鼻甲平面以上的鼻 腔粘膜,活体呈苍白或淡黄色,有嗅觉功腔粘膜,活体呈苍白或淡黄色,有嗅觉功 能。呼吸区是除嗅区以外的鼻腔粘膜部分能。呼吸区是除嗅区以外的鼻腔粘膜部分 ,活体呈粉红色,因黏膜富含血管和粘液,活体呈粉红色,因黏膜富含血管和粘液 腺,有

3、加温、湿润和净化空气的作用。鼻腺,有加温、湿润和净化空气的作用。鼻 中隔前下部的粘膜较薄,血管丰富而表浅中隔前下部的粘膜较薄,血管丰富而表浅 ,为易出血区,为易出血区第一节 呼吸道鼻(三)鼻旁窦(三)鼻旁窦 :额窦:额窦: 开口中鼻道开口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中鼻道。其窦口高于窦底,发其窦口高于窦底,发 炎化脓时引流不畅,易致积脓。炎化脓时引流不畅,易致积脓。筛窦:前、中群开口中鼻道筛窦:前、中群开口中鼻道后群开口上鼻道后群开口上鼻道蝶窦:蝶窦: 开口于蝶筛隐窝开口于蝶筛隐窝第一节 呼吸道喉 (一)位置:(一)位置: 位于颈部正中,位置表浅位于颈部正中,位置表浅 上:上:C4C

4、4、C5C5之间 之间 下:平下:平C6C6椎体下缘 椎体下缘 前:皮肤、筋膜、肌肉前:皮肤、筋膜、肌肉 后:喉咽 后:喉咽 两侧:有颈部的大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两侧:有颈部的大血管、神经和甲状腺第一节 呼吸道喉(二)喉的结构(二)喉的结构 1 1、喉软骨、喉软骨: : 甲状软骨甲状软骨: :由两个四边形的软骨板汇合而成。汇合处由两个四边形的软骨板汇合而成。汇合处 称前角,有喉结,成年男性特别突出。称前角,有喉结,成年男性特别突出。 环状软骨环状软骨: :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形似戒指,前部为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形似戒指,前部为 环状软骨弓,后部为环状软骨板。环状软骨弓是颈环状软骨弓,后部为环状软

5、骨板。环状软骨弓是颈 前重要的标志,其高度约平第前重要的标志,其高度约平第6 6颈椎。颈椎。 会厌软骨会厌软骨: :呈三棱锥体形,底有声带突和肌突。 杓状软骨杓状软骨: :呈舌状呈舌状, ,以一细蒂连于甲状软骨中线后面以一细蒂连于甲状软骨中线后面 。第一节 呼吸道喉 2 2、喉软骨的连结、喉软骨的连结 环甲关节:环甲关节: 环杓关节:环杓关节: 弹性圆锥:是由甲状软骨前角后面连于环状软骨弓弹性圆锥:是由甲状软骨前角后面连于环状软骨弓 上缘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膜性结构。位于两侧上缘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膜性结构。位于两侧 声带突和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之间的上缘游离,称为声带突和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之间

6、的上缘游离,称为 声韧带声韧带弹性圆锥前份增厚,张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弹性圆锥前份增厚,张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 骨弓上缘之间,称环甲正中韧带。骨弓上缘之间,称环甲正中韧带。第一节 呼吸道喉 3 3、喉肌、喉肌喉肌可分为喉内肌和喉外肌。其功能是通过作喉肌可分为喉内肌和喉外肌。其功能是通过作 用于环甲关节和环杓关节,使声带紧张或松弛,用于环甲关节和环杓关节,使声带紧张或松弛, 声门裂开大或缩小。声门裂开大或缩小。第一节 呼吸道喉 4 4、喉腔、喉腔 喉腔是由喉软骨为支架围成的腔隙,上经喉口喉腔是由喉软骨为支架围成的腔隙,上经喉口 与喉咽部相通,下达环状软骨下缘与气管相续。与喉咽部相通,下达环状

7、软骨下缘与气管相续。 喉腔中部的侧壁,有上下两对黏膜皱襞,喉腔中部的侧壁,有上下两对黏膜皱襞, 前庭襞和声襞。其间的裂隙分别称前庭裂前庭襞和声襞。其间的裂隙分别称前庭裂 和声门裂。和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喉腔借前庭裂和声门裂分为喉腔借前庭裂和声门裂分为喉前庭、喉中喉前庭、喉中 间腔和声门下腔。间腔和声门下腔。声门下腔粘膜下组织疏声门下腔粘膜下组织疏 松,炎症时易引起水肿。松,炎症时易引起水肿。 第一节 呼吸道气管与主支气管(一)气管(一)气管气管上起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气管上起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 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

8、气管杈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气管杈 内面有半月形的气管隆嵴。气管由内面有半月形的气管隆嵴。气管由1414个个1717个气管个气管 软骨环构成。根据行程分颈、胸两段。颈部软骨环构成。根据行程分颈、胸两段。颈部在第在第 2424气管软骨环前方有甲状腺峡部横过。气管软骨环前方有甲状腺峡部横过。 (二)主支气管(二)主支气管左主支气管细、长较横平。右主支气管短、粗左主支气管细、长较横平。右主支气管短、粗 较陡直。较陡直。第二节 肺 1 1、位置: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位置: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 2 2、形态:肺近似半个圆锥形,具有一尖一底、两、形态:肺近似半个圆锥形,具有

9、一尖一底、两 面和三缘。面和三缘。 肺尖:经胸廓上口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肺尖:经胸廓上口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1/3 上方上方2cm 2cm 3cm3cm。 肺底:又称膈面。肺底:又称膈面。 两面:肋面和纵隔面(内侧面),内侧面中央有两面:肋面和纵隔面(内侧面),内侧面中央有肺肺 门和肺根。门和肺根。 三缘:前缘、下缘和后缘,三缘:前缘、下缘和后缘,左肺前缘下部有心切迹左肺前缘下部有心切迹 。第二节 肺 3 3、分叶:左肺分两叶,右肺分三叶。、分叶:左肺分两叶,右肺分三叶。 4 4、肺叶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肺叶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左、右主支气管左、右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肺叶支气管

10、肺段支气肺段支气 管管- - - - -肺泡。肺泡。 每一肺段支气管每一肺段支气管- - - - -肺泡形成的锥形结肺泡形成的锥形结 构,称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构,称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第二节 肺 5 5、肺的体表投影:、肺的体表投影: 两肺前界自肺尖开始,斜向内下,经胸锁关两肺前界自肺尖开始,斜向内下,经胸锁关 节后方至第节后方至第2 2胸肋关节平面,左右靠拢,垂直胸肋关节平面,左右靠拢,垂直 下降,右侧至第下降,右侧至第6 6胸肋关节处移行为下界;左胸肋关节处移行为下界;左 侧降至第侧降至第4 4胸肋关节处斜向外下,至第胸肋关节处斜向外下,至第6 6肋软肋软 骨中点移行为下界。骨中点移

11、行为下界。 两肺下界在锁骨中线与第两肺下界在锁骨中线与第6 6肋相交,在腋中线肋相交,在腋中线 与第与第8 8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010肋相交,在脊肋相交,在脊 柱旁平对第柱旁平对第1010胸椎棘突。胸椎棘突。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一)概念(一)概念 1 1、胸膜:是一层半透明浆膜、胸膜:是一层半透明浆膜 。衬贴在胸壁。衬贴在胸壁 内面、膈的上面和纵隔两侧的为壁胸膜,内面、膈的上面和纵隔两侧的为壁胸膜, 被覆于肺的表面的为脏胸膜。被覆于肺的表面的为脏胸膜。 2 2、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 移行形成的潜在性密闭腔隙。左右各一

12、,移行形成的潜在性密闭腔隙。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互不相通。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二)壁胸膜的分部(二)壁胸膜的分部 膈胸膜、肋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膈胸膜、肋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 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处形成的半环形凹陷称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处形成的半环形凹陷称肋膈肋膈 隐窝,它是胸膜腔的最底位。隐窝,它是胸膜腔的最底位。 (三)胸膜的体表投影(三)胸膜的体表投影 胸膜前界的体表投影与肺前界大致相似,胸膜下胸膜前界的体表投影与肺前界大致相似,胸膜下 界比肺的下界约低界比肺的下界约低2 2个肋骨。在锁骨中线与第个肋骨。在锁骨中线与第8 8肋肋 相交,在腋中线与第相交,在腋中线与第1010肋相交

13、,在肩胛线与第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111 肋相交,在脊柱旁平对第肋相交,在脊柱旁平对第1212胸椎棘突高度胸椎棘突高度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组织和器官的总称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组织和器官的总称 。 以胸骨角平面为界,将纵膈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以胸骨角平面为界,将纵膈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 后纵隔。后纵隔。复习思考题1.鼻旁窦有哪几对?各开口于何处? 2. 一 3岁幼童吃花生豆时,不慎花生豆坠入 气管,请问异物易坠入哪侧主支气管?为 什么? 3.喉软骨的组成? 4.气管切开的部位? 5.肺尖的体表投影? 6.胸膜的分部及各部位置? 7.何谓胸膜腔?肋膈隐窝的位置及意义。 8.胸膜与肺下界体表投影位置?嗅区Little 区声带突声门裂弹性圆锥声韧带甲状软骨前角后面肺尖肺底左肺小舌前缘前缘后缘内侧面心切迹肺门支气管肺A肺V N 淋巴管出入复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