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997713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我们“弘扬五四精神,传播法治理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禹州市为范围通过访问、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的调研。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 100 份、收回 72 份、有效 72 份,极高的有效回收率表明了公民对其自身的法律意识的普遍关注,对其自身及周围人的法律意识程度讨论态度是积极的。42%16-2930-3940-4950 以上本次调研的对象性别差异不大,在回收有效调查问卷里男性 42 名,女性 30 名。这表明男性公民和女性公民对自身法律意识乐于讨论的程度基本一致。在年龄方面 1629 岁公民人数 40、3039 岁公民人数 16、4049 岁公民人

2、数 10、50 岁以上公民人数 6 人,不难看出 1629 岁公民所占比例高达 56%,说明三十岁以下的青年自身法律意识关注程度最高在文化程度方面,小学 9、初中 24、高中 18、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 21 人;政治面貌上,受访人员为党员 11 人共青团员 21 人群众 39 民主党派成员 1 人;受访公民职业上,在校学生 13 人、国家公务员 3 人、私企工作人员 2 人、科教文卫人员 3 人、自由职业 21 人、其他 20 人。3000 以上XX-30001001-XX1000 元以下05101520253035月收入情况为 1000 元以下 32 人、1001XX 元 21 人、XX30

3、00 元 9 人、3000 元以上 4 人。可见,公民的收入水平还是相对较低,收入在 3000 元以上的仅占%,公民收入有所增长,但收入水平不高。1.法律现状及作用在“法律与您工作、学习和生活关系”中有 39 人认为关系非常密切,23 人认为关系不大,6 人认为没关系,4 人认为说不清。也就是超过一般的人都认为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法律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中,有 31人选择了“非常重要” 、24 人选择了“比较重要” 、10人选择了“重要” 、7 人选择了“不清楚”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3%、33%、14%、10%。可见,公民对于法律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表现出一种肯定的态度

4、。通过“我国目前法律制度如何”的统计,有 5 人选择“已经很完善能够保证公民的权利” 、56 人选择“不够完善,很多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11 人选择“不太了解” 。我们可以了解到,公民对我国的法律现状还不满意,我国法律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在“法律在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问题中,受访者中 31 人认为“比较重要,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23 人认为“非常重要,有麻烦会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 、14 人认为“基本不会除非事情特别重大” ,4 人认为“没觉得有多大用。 ”以上数据表明法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起到很大作用。然而对于“与人发生纠纷”通过“和平协商解决”的占 67%、 “

5、向法院诉讼”占 14%、 “找中间人解决”占 18%,72 人中只有一人选择了“其他” 。这表明,人们虽然承认法律在生活中其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上还是不会直接选择“法律手段” ,这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2.公民对立法等工作的关注程度在“您是否会关注立法等法律热点”问题中,有 42 人表示“会关注” ,30 人表示“不会关注” 。这表明了乐于去关注立法热点的人还是多于不愿意关组立法热点的人,我国普法有了一定成效。而在“若法院公开审判,您是否愿意去旁听”的选项里,有 41 人“愿意旁听” 、20 人“不愿意旁听” 、11 觉得“与我无关” ,也表明人们乐于去接受普法教育。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6、,由于经济发展问题,人们必须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前提下才会估计法律等意识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与此同时保证普法工作和法律建设与此协调发展。3.对法律现象的认知在“生活中往往有人情大于国法的现象,您的看法” ,有 11 人表示赞同,22 人表示反对,39 人表示“不完全对,看情况而定”占到了接受调查的 54%。这也说明了公民对于“国法”的认同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也不排除个别情况下“人情”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让公民对“国法”的信任达到一个新高度。问题“您认为犯罪应不应该得到律师的充分辩护”问题中,40 人认为“应该,每个人都有得到充分辩护和公

7、正判决的权利” 、 21 人认为“应当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喝其他公民一样” 、 6 人认为“基本不应该,他们罪有应得” 、 5 人认为“绝对不应该,就是要严厉打击犯罪分子” 。其中认为绝对不应该的仅占 7%。我们不难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意识到罪犯也应享有的合法权益也应受到法律保护,更加的注重人权,认识到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一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公民们的法律观念还不是特别正确、完善,我们要不断加强普法工作来框正公民的法律思维。对于法律的态度有时会反映在对法律机关的态度上。此次调查中“对于公、检、法机关的态度”有 35 人比较信任,7 人充分信任,23 人除非不

8、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7 人表示对于这些机关“不信任” 。不信任的人仅不到 10%,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公众的这种心态“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 。由此看来法律机关应当树立好自己的亲民形象,为民谋福利,同时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将公众从几千年来的对法律工作者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4.关于对法律执行方面的看法公民对于影响我国法律执行的因素有自己的看法。有47 票选择了“执法机关执法不严” 、31 票选择了“法律条款本身存在缺陷” 、11 票选择“法律本身没有足够权威” 、33 票选择“司法机关公信力不够” 、46 票选择“公民法律意识不强” 、2 票选择了其他。通过对票数进行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在公众心中

9、影响法律执行的前三大因素分别为“执法机关执法不严” 、 “公民法律意识不强” 、 “司法机关公信力不够” 。可见要将法律执行问题妥善解决,不仅要完善我国的法律条文,加强法律执行机关的建设,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对“法律执行进行监督的有效性”比较中有56 票选择了“群众监督” ,是公众认为最有效的监督。我们应该从中看出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的觉醒,自觉地将自己加入到我国的法治化建设中去。同时 46 票选择应该进行报刊新闻广播等新闻舆论监督、23 票选择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行政机构监督、26 票选择执行机关自我监督、6 票选择说不清。公民意识到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公民

10、法律意识的不清晰,依然有人将行政单位与司法机关连在一起,普法工作很有必要。而关于“反” ,在受访者中有六成多的人认为应当加强法制严格执法、45 票选择应当严刑峻法狠治贪官、39 票选择应当加强教育提高道德水平,34 人肯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俩及勤政作用,18 票选择应加快改革,发展经济、1 票选择了“其他” 。反是提升司法机关公信力的途径之一,要切实做好防工作,将我国的法治化建设落到实处。4.对于法治建设的期望和意见通过此次调查得知公民认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法制建设问题在于“很多人不知法、不懂法,缺乏守法执法意识” 。可见,普法工作依然需要持续开展。对此公民们也给出了他们的意见大多数人认为应当“组织观看法律知识视频” 、部分人认为应“以海报、小册子等形式宣传”和“定期定点法律服务” ,有的人认为要“定期开设法律讲座” ,还人觉得有“其他”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