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第31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鲁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0984029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第31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鲁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第31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鲁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第31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鲁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第31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鲁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第31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鲁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第31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鲁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第31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鲁科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3131 讲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课时作业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 BC D答案:B2(2017广东潮州二模)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 。其方法与分离下列物质的实验方法原理上相同的是( )A甲苯和水 B硝酸钾和氯化钠C乙酸乙酯和乙酸 D食盐水和泥沙解析:工艺中的“蒸烧”指的是加热蒸馏,即利用蒸馏法将乙醇分离出来。甲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液法分离;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应用重结晶法;食盐水和泥沙是固液混合物,要用过滤法分离,所以

2、A、B、D 均不正确,乙酸乙酯和乙酸是互溶液体,应使用蒸馏法分离,符合题意,故选 C。答案:C3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B4下列装置所示的分离提纯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2解析:蒸馏与物质的沸点有关,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A 正确;洗气与气体的溶解性有关,B 错误;晶体的析出与物质的溶解性有关,C 错误;萃取与物质的溶解性有关,D 错误。答案:A5(2017贵州贵阳检测)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催化剂条件下通入 H2B乙醇中含有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CFeCl3溶液中含有 CuCl2杂质: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CO2中含有

3、 HCl 杂质: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洗气解析:通入氢气过少无法除净乙烯,通入氢气过量会引入杂质氢气,A 项错误;乙醇和乙酸钠都溶于水,不能分层,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B 项错误;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FeCu2=Fe2Cu,2Fe3Fe=3Fe2,C 项错误;碳酸氢钠与 HCl 反应放出 CO2,而CO2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 项正确。答案:D6(2017江西南昌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方法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饱和碳酸洗气3钠溶液B苯苯酚氢氧化钠溶液分液C氯化钠溶液碘化钠氯水、酒精萃取、分液DBaSO4BaCO3水过滤解析:二氧化碳和

4、二氧化硫均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无法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CO2中的 SO2,A 项错误;苯酚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溶于水,与苯分层,通过分液可分离,B 项正确;氯水虽与碘化钠反应,但酒精与水互溶,无法萃取生成的碘,C 项错误;BaSO4、BaCO3均难溶于水,无法过滤分离,D 项错误。答案:B7下列实验中,对于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目标物质与杂质检验方法除杂方法AFeCl2(FeCl3)滴入 KSCN 溶液通入过量氯气BCl2(HCl)通入 AgNO3溶液中通入饱和 NaCl 溶液中CKNO3(NaCl)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重结

5、晶DNaCl(NH4Cl)在试管中加热加热解析:检验方法正确,除杂方法中氧化的是目标物质,A 项错误;氯气溶于水也能生成Cl,检验方法错误,除杂方法正确,B 项错误;检验 Na 元素不需要蓝色钴玻璃,C 项错误;在试管中加热,氯化铵分解,在试管口重新化合,可以观察到试管口有白色物质,也可以使二者分离,D 项正确。答案:D8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解析:A 项,步骤(1),由于得到不溶性物质和滤液,所以应采取过滤的方法,正确。B 项,步

6、骤(2),由于得到有机层和水层,所以应用分液漏斗分离,正确。C 项,从水溶液中获得固体,应采取蒸发结晶或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应用蒸发皿,错误。D 项,从有机层中获得甲苯,根据沸点不同,应采用蒸馏装置,正确。答案:C49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起始滤液的 pH7B试剂为 Ba(NO3)2溶液C步骤中加入试剂的目的是除去 Ba2D图示步骤中的 2 次过滤操作不可以合并解析:结合流程图可知,实验过程中先将样品溶于水,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试剂(BaCl2溶液),

7、使 SO、CO生成 BaSO4、BaCO3沉淀,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试剂2423(K2CO3溶液),以除去引入的 Ba2,过滤掉生成的 BaCO3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盐酸,以除去引入的 CO,最后加热蒸干 Q 可得纯净的 KCl 晶体。起始时滤液中含有 K2CO3,由于23CO水解而使滤液显碱性,A 项错误;试剂不能为 Ba(NO3)2溶液,否则会引入难以除23去的 NO,B 项错误;图示中的 2 次过滤操作可以合并为 1 次,D 项错误。 3答案:C10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 X 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 1 和方案 2 指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可以选用方案 1 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

8、氯化铵B方案 1 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C方案 2 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 X 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方案 2 中加入 NaOH 溶液可以分离出 SiO2和 Fe2O3混合物中的 Fe2O3解析:碳酸氢钠加热分解,A 错误;加热后留下的残留物一定是固体或难挥发的液体,B 错误;加入的试剂可以是水且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C 错误;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硅酸钠,进而分离出氧化铁,D 正确。答案:D11某废催化剂含 58.2%的 SiO2、21.0%的 ZnO、4.5%的 ZnS 和 12.8%的 CuS。某同学用15.0 g 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其中的锌和铜。采用

9、的实验方案如下:5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列装置中,第一次浸出必须用_,第二次浸出应选用_。(填标号)(2)第二次浸出时,向盛有滤渣 1 的反应器中先加入稀硫酸,后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顺序相反,会造成_。滤渣 2 的主要成分是_。(3)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_。答案:(1)D A(2)H2O2与固体颗粒接触分解 SiO2(SiO2和 S)(3)蒸发皿12工业上生产高氯酸(沸点:90 )时还同时生产了亚氯酸钠,其工艺流程如下:(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的常用玻璃仪器有_。(2)反应器中的温度最宜选择_(填序号);操作的名称为_。A0 B20 C80 D120 (3)反应器中发生反应

10、的离子方程式为_。(4)加快反应器中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写出一种措施即可)等。6从反应器中获得 NaClO2粗品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填序号,下同),进一步提纯的操作名称为_。A过滤 B重结晶C蒸馏 D蒸发浓缩E蒸干灼烧 F冷却结晶G萃取分液(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_,副产品除 NaClO2、NaHSO4外还有_(填化学式)。答案:(1)(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2)C 蒸馏(3)2ClO2SO24OH=2ClOSO2H2O 224(4)适当升高温度增大 NaOH 溶液的浓度、增大气体(SO2、ClO2)和 NaOH 溶液的接触面积等 DFA B(5)硫酸 Na2SO413海洋植物如

11、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图如下:(已知:Cl22I=2ClI2)(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_,_,_。(2)操作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A旋开活塞,用烧杯盛接溶液B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C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口的小孔D静置,分层E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F把 50 mL 碘水和 15 mL 苯加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G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H倒转分液漏斗,振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G_ED_B。()能选用苯做萃取剂的原因是_。7()上述(C)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3)从流程图中,将操作后的_层液体(填“上”或“下”)用图中仪器进行操作,写出仪器的名称:X_、Y_。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_。答案:(1)过滤 萃取 分液(2)()F H C A ()苯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发生化学反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保持分液漏斗内外压强相等,使液体易于流下(3)上 蒸馏烧瓶 冷凝管 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以下(本文来自微传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